原創丨全面解讀《GB2761-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2021-02-13 食典報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761-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於2017年03月17日正式發布,2017年09月17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實施後將替代《GB2761-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2017版(新版)與2011版(舊版)的食品中真菌黴素限量到底有哪些變化,讓食典報帶大家一起來解讀一下。

  一   修改了原標準中的應用原則。2011版(舊版)中的「3.5 幹制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以相應食品原料脫水率或濃縮率折算。脫水率或濃縮率可通過對食品的分析、生產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可獲得的數據信息等確認。」不再適用於此標準。

    增加了葡萄酒和咖啡中赭麴黴毒素A的限量要求。

    黃麴黴素B1 和 黃麴黴素M1 增加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輔食營養補充品、運動營養食品、孕婦及乳母營養補充食品中的限量要求。

  四   更新了檢測方法標準號。

  一   黃麴黴素B1

  二   黃麴黴素M1

  三   展青黴素

  四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五   赭麴黴毒素A

  六   玉米赤黴烯酮


一鍵查詢各國限量指標對比

請登錄食典通官網

www.sdtdata.com


GB 2763-2016  GB 2762-2017   

  食鹽標準解讀    GB 5009.3-2016 

GB 5009.227-2016  GB 2707-2016  GB 17399-2016

 GB 5416-2000  農藥殘留限量 汙染物限量

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糖果  鮮凍畜、禽產品

內容/食典通

編輯/食典報

相關焦點

  • 標準解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7年04月14日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等2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公告(2017年第4號)。以下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標準進行解析:1.  實施時間:2017年09月17日。2.  被代替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3.
  • GB 2761-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標準解讀!
    食品類別(名稱)說明(附錄A)用於界定汙染物限量的適用範圍,借鑑了CAC《食品和飼料中汙染物和毒素通用標準》中的食品分類系統,並參考了我國現有食品分類,結合我國食品中汙染物的汙染狀況制定。附錄A涉及22大類食品,每大類下分為若干亞類,依次分為次亞類、小類等。此次標準修訂分別對GB2761附錄A做了如下修訂:(一)調整GB2761附錄A中堅果及籽類分類。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徵求意見稿)
    5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擬訂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煉乳》等2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數據檢索平臺
    第二十六條 食品安全標準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範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籤
  • 食用油安全危機來襲 拿什麼捍衛你的餐桌?
    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品質指標等13個指標,共抽檢551家企業的1056批次樣品。快來圍觀這些品牌的產品,避免一不小心流入你的餐桌!黃麴黴毒素,特別容易汙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是黴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類健康危害極為突出的一類黴菌毒素。黃麴黴素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黃疸、肝區疼痛、胃腸大出血,在食用油製品進料環節、浸出油環節,都有可能造成汙染。種植管理優勢面對食用油安全危機再度來襲,老百姓拿什麼捍衛餐桌安全?
  • 在使用食品安全標準時,如何確定食品的分類?
    不能確定食品分類時,要多聽取行業協會的意見,必要時諮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比如,食品添加劑標準的分類系統用於界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只適用於食品添加劑標準;汙染物標準的分類系統只適用於汙染物限量;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分類系統只適用於農藥;生產許可證的分類系統只適用於生產許可。
  • 明確了,農藥殘留標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做好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中農藥、獸藥殘留標準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與農業農村部就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標準相關機制和工作程序協商如下:  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設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專業委員會負責食品中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限量、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的審查。
  • 科普 |明確了,農藥殘留標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標準管理問題協商意見   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做好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中農藥、獸藥殘留標準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與農業農村部就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標準相關機制和工作程序協商如下:  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設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專業委員會負責食品中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限量、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的審查。
  • 關於徵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 總則》等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我委組織擬訂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 總則》等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請於2017年8月12日前登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信息系統(http://bz.cfsa.net.cn/cfsa_aiguo)在線提交反饋意見。       附件: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 總則》(徵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      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乙醯磺氨酸鉀的測定》(徵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      3.
  • 關於召開2017年黃桃罐頭產季交流分析會暨國家標準GB 895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罐頭食品生產衛生規範》宣貫會通知
    各桃罐頭加工及有關單位:2017年桃罐頭加工即將開始,為促進我國黃桃罐頭加工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力爭今年產季平穩有序,同時為進一步了解即將於今年
  • 如何區分GB 2760-2014中的食品分類系統與其他的食品分類系統?
    當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食品分類系統與其他的食品分類系統不一致時,在實際操作中應該如何處理
  • 真菌毒素檢測中的那支「柱」
    北京納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迅科技)成立於2010年9月,註冊資本6790萬元,擁有1000平米的研發及潔淨生產車間,是一家專注於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的生物科技公司。納迅科技於2015年3月被認定為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於2017年5月獲得《關於生產臨床檢驗分析儀器、體外診斷試劑和食品安全檢測產品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覆。     納迅科技專注於食品安全檢測和動物疫病領域以及傳染病、惡性腫瘤、慢性病等體外診斷領域產品的研發。
  • GB5413.4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測定》解析
    核苷酸是一種存在於母乳中且含量豐富,對嬰兒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營養素,目前在很多國家均被添加於嬰兒配方奶粉中。添加的主要形式有5種:胞嘧啶核苷酸(CMP)、尿嘧啶核苷酸(UMP)、腺嘌呤核苷酸(AMP)、鳥嘌呤核苷酸(GMP),次黃嘌呤核苷酸(IMP)。
  • 又一款網紅食品被曝光,黴菌超標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黴菌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分布廣泛,幾乎無處不在,它們是絲狀體比較發達的小型真菌。有些黴菌能引起農作物的病害和食物黴變,有些黴菌會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黴菌毒素,常見的如黃麴黴毒素、玉米赤黴烯酮、伏馬菌素、赫麴黴毒素等。
  • 制定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是否接地氣(一)
    近期,國家衛人委正在修訂GB 5009.24 -2014《食品中黃麴黴毒素M1和B1的測定》國家標準並開始徵求修改意見,擬將GB/T 5009.22-2003《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的測定》、GB/T 5009.23-2006《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B2、G1、G2的測定》、GB 5009.24-2010《食品中黃麴黴毒素M1和B1的測定》等統一整合。
  • 筆記丨認識食品安全,這些概念先劃重點
    作為一個科學過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意在估計和判斷人群暴露於食品中某種危害因素後造成的健康風險。 當基於科學判斷管理已知風險時,如通過食品安全風險標準來禁止或者限量使用某一危害健康的物質,風險管理者同樣需要考慮的是管理本身的成本和成效問題。
  • 每日一問 | 營養素檢出量與標示的不一致,是否違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要求?
    終產品中營養素檢出量與標示的不一致,是否違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
  • 【標準】餅乾國家標準GB 7100-2015
    本標準與GB 7100—2003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標準名稱修改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餅乾」 ——修改了範圍;——修改了術語和定義;——修改了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標;——修改了微生物指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餅乾1  範圍本標準適用於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