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永定土樓的鄉間山野開始推廣種植一種花是果果是花的經濟作物——玫瑰茄,又名洛神花,因它的花和莖呈玫紅色,土樓人俗稱「紅玫瑰」。
紅玫瑰花開美麗,嬌豔欲滴,然而始終含苞不放,卻如羞澀少女。它的花色紅得發紫,暖陽映照之下,猶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紫紅瑪瑙。紅玫瑰亦很野,生性耐旱,四五月份在山地栽種時,只需澆水點根,然後任其自由生長,到秋末冬初便可採收了。
還記得小時候上山幫忙採摘紅玫瑰的日子嗎?那時,玫瑰樹比人頭還高,一手抓著紅玫瑰,一手握著剪刀,咔嚓咔嚓地剪下紅玫瑰,像投籃球似的將它扔到籮筐裡,滿了再隨大人挑回家。晚上,一家人聚在昏黃的燈光下捅紅玫瑰,樓裡的堂親們也會主動搬小凳子來幫忙,大夥一邊捅紅玫瑰一邊說笑,土樓裡頓時溫暖熱鬧了起來。
然而捅紅玫瑰是個苦差使,需用勁地捅,才能把果肉(皮)和果核脫離出來。捅的時間久了,拇指和食指就算不起泡吧,也會火辣火辣地生疼,令人冷汗直冒,戴上手套也不管用。想著家裡一年除了豬煙收入,紅玫瑰還能賣出好價錢,明春讀書交學費也許就指靠它了,只得咬著牙齒硬著頭皮幹下去。第二天,手指紅腫得厲害,吃飯時握筷子的手指還疼得瑟瑟發抖,但仍然無怨無悔。
後來,聰明的土樓人發明了新方法,用子彈殼來捅紅玫瑰,手指是不那麼疼了,但是子彈殼畢竟是稀罕物,要往哪裡去找呢?能夠擁有的人家太少了,這方法不實用。於是土樓人經過總結摸索,又創造出了一種切實可行的剝核方法:把紅玫瑰先晾曬半天,曬得微軟了,紅玫瑰的核就可輕鬆捅出來了。此後手指解放了,免遭皮肉之苦。
按土樓人的說法,採收紅玫瑰花工費時,勞而少獲,是「老虎打蚊家」。去了核的果肉至少需在陽光下曬三天,每曬一次,大量縮水一次。今天滿曬一竹笪,明天只曬半竹笪,後天成了一簸箕,直到把脆生生的紅玫瑰曬成皺巴巴的黑玫瑰,捏在手心裡,硬而響朗,就算幹到入骨,可以用塑料內袋來包裝收藏了。現在種植紅玫瑰的人家越來越少了,而且種植數量也不多,因此採收也改換了方式,不用剪刀剪花果,而直接連葉帶莖把整株砍下,用畚箕挑回家,再戴上手套整串整串地擼下來。
紅玫瑰素有「植物紅寶石」的美譽,用來泡茶飲用,據說可以清肝火,抗癌,還能降三高(血脂、血壓、血糖)。而那時候的小孩子卻喜歡摘一朵新鮮的紅玫瑰,剔核,往花瓣裡塞入一粒冰糖,弄個小碗衝開水浸泡,待冰糖融化了,尖起小嘴呷一口,味道酸酸甜甜的,提神帶勁,真是十足的可口可樂!自號曰:土樓洛神茶。
圖文: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