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 Insight :長胖真的不怪你!新研究揭示:「肥胖基因」或許才是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的「元兇」

2021-02-22 MedSci梅斯


肥胖症是一組常見的代謝症群。儘管普遍認為熱量攝入和能量消耗之間的失衡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但是多年來積累的數據表明,造成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加肥胖的原因沒有這麼簡單。

最近,《JCI Insight》發布的一篇文章為揭開部分人更加肥胖以及如何改善肥胖開闢了思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尤尼斯甘迺迪施賴弗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展研究所(NICHD)的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大腦中一種被稱為Prkar2a的基因或許是控制肥胖的關鍵,該基因可以調節小鼠對脂肪和含糖食物的渴望以及對運動的渴望。

cAMP依賴性蛋白激酶(PKA)信號轉導是介導交感神經信號分子和激素調節能量代謝的主要途徑之一,這種由四個亞基組成的四聚體在細胞中具有包括調節糖原、糖和脂質的代謝等多種功能。

Prkar2a編碼PKA調節亞基IIα(RIIα)。在先前的研究中,NICHD的研究人員發現,與正常小鼠相比,不表達Prkar2a的小鼠即使接受高脂肪飲食飼養也相對不容易肥胖。於是,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其中的機制進行了探索。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Prkar2a在韁核(Hb)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後者是位於丘腦背側的一個體積較小的雙側核團,含多種不同類型的神經元。近年來積累的證據表明,該部位參與對疼痛、壓力、焦慮、睡眠和獎勵的反應。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Prkar2a幾乎僅在內側韁核(MHb)中表達,並且該基因是 MHb內細胞亞群中唯一高表達且差異表達的PKA調節亞單位。

敲除(KO)了小鼠的RIIα基因使之不表達Prkar2a後,小鼠PKA酶活性顯著降低,基礎活性趨於減弱。進一步分析表明,Prkar2a缺失誘導的PKA信號失調會導致韁核以及腳間核(IPN,MHb的主要傳出物)的乙醯膽鹼(一種神經遞質)釋放減少,同時造成IPN的穀氨酸水平下降。

為了確定不表達Prkar2a的小鼠是否在自由進食的情況下改變了飲食習慣,研究人員對RIIα KO和野生型小鼠進行了高脂飲食(HFD)、高糖飲料以及運動偏好。

與野生小鼠相比,不表達Prkar2a的小鼠無論是在食物充足還是禁食的情況下,都表現出進食更少的食物,食用更少的含糖飲料,並且運動量是野生小鼠的2-3倍。另外,不表達Prkar2a雌性小鼠會比雄性小鼠消耗更少高脂肪食物,而後者會比前者攝入更少的糖分。

不表達Prkar2a的小鼠禁食更少的食物,食用更少的含糖飲料

總之,這項研究揭示了PKA-RIIα在MHb中的獨特作用,為今後人們探索如何預防肥胖症及其伴隨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提供了重要參考。

原始出處:

Edra London, Jason C Wester, Michelle S Bloyd,et al.Loss of habenular Prkar2a reduces hedonic eating and increases exercise motivation.JCI Insight. 2020 Nov 3;141670. doi: 10.1172/jci.insight.141670.


相關焦點

  • JCI Insight:新研究表明開發出一種功能性HIV治癒方法有戲!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追蹤了兩個男性HIV感染者。在常規的血液測試中,這兩個男性HIV感染者具有無法檢測到的HIV水平,其中的一個人是所謂的精英控制者(elite controller),在他的免疫細胞表面上攜帶著的基因標誌物HLA-B*57能夠讓人體在不接受治療的情形下天然地保持較低的血液HIV水平;另一個人是所謂的治療後控制者(post-treatment controller),在將近20年前感染上HIV,接受了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幾年後,停止了這種治療
  • 何潔,從156斤瘦到100斤,管不住嘴,邁不開腿,就換一種方式
    但是,最近一年多,再看何潔,雖然依舊不算是娛樂圈中好身材的代表,但是至少瘦了50斤的樣子,而且瘦下來之後,保持了很久都沒有再反彈。一、管不住嘴就藉助外力何潔之所以胖,最大的原因就是喜歡吃,尤其是甜食、零食和飲料,吃的多,自然就胖了!
  • 小孩憋不住尿,大人管不住嘴
    同意的觀點稱「商場廁所總是排大隊,孩子憋不住」、 「家長有時候沒有來得及準備應急裝備」、「尿到垃圾桶裡至少沒有汙染公共場所。」;反對的觀點主要包括「孩子的生殖器外露」、、「給清潔工製造麻煩」以及「讓過來過去的路人忍受尿騷味甚至大便味。」
  • 科普 最新研究:巴金森氏症的真正元兇不在腦部,而在你的腸胃
    【關注】點擊標題下方「大醫道」關注我們【分享】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來源:休斯頓麥迪康醫學諮詢巴金森氏症的真正元兇可能不在腦部
  • 腿腿劉潔被醉漢刺死,作為一個媽媽,我想對孩子說這些......
    28歲的姑娘劉潔(腿腿),帶未婚夫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外婆。在住院部樓下遇到一名醉漢,只因不小心碰了一下,醉漢對其罵罵咧咧態度極其惡劣,隨即這對情侶便和醉漢理論起來。遇害的姑娘劉潔(腿腿)結果醉漢二話不說,突然抽出刀子,衝著女孩連捅兩刀,一刀心臟、一刀脾臟……但醉漢仍不罷休,追著劉潔未婚夫一路砍殺,導致其未婚夫在逃命中腿部被砍三刀……
  • 2020年湖南省預防醫學會肥胖防治專業委員會肥胖診療新進展學習班暨肥胖防治聯盟會議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內分泌科、湖南省肥胖及代謝併發症工程研究中心、湘雅醫院肥胖防治專科聯盟承辦的2020年湖南省預防醫學會肥胖防治專業委員會肥胖診療新進展學習班在長沙舉辦,同期舉辦了肥胖防治聯盟會議,來自省內外各級醫院的150餘名醫護人員出席了大會。
  • 美國最新突破性研究:巴金森氏症的真正元兇不在腦部,而在你的腸胃!
    但新一期《細胞》雜誌指出,帕金森氏症可能與腸道裡的微生物變化有關。這一突破性發現可能帶來全新的帕金森氏症治療策略。研究人員隨後餵食由腸道菌分解食物纖維時產生的短鏈脂肪酸給無菌實驗鼠,並為另一部分無菌實驗鼠移植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糞便中獲得的腸道菌群,結果這些實驗鼠都出現帕金森氏症症狀。
  • 都說過年胖三斤,老虎竟然也不例外…
    有不少網友擔心,老虎胖成這樣就變成了「病貓」。@新周刊: 關在籠子裡,老虎也變成橘貓啦.@白西瓜de夏天:過冬不穿厚一點~~凍死了餵~~@SpiritualOpium- : 東北虎!所以人在東北胖點正常不然咋過冬
  • 研究發現:貓比25年前胖了!肥胖可致癌
    可你知道嗎,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國家已經是我們中國了。肥胖不只會毀了美感,還會毀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更能胖出癌症!醫學大數據顯示全球54萬人死於超重的癌症。除了人類在面臨的肥胖危害外,貓咪也開始進入肥胖重災區。近日,一項針對貓咪的研究證實,貓也比25年前更胖了,貓咪的肥胖率也在不斷增加。
  • J Agric Food Chem:紫檀芪或可作為治療肥胖的潛在療法
    ,其或許可以降低諸如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紫檀芪(Pterostilbene)是同白藜蘆醇同屬於一個家族的酚類化合物,其在多種食物中都存在但含量非常少;近日來自巴斯克地區大學(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紫檀芪可以減少小鼠模型機體脂肪的堆積,其或許可以降低諸如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你贊成放開人類胚胎基因研究的限制嗎?
    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6日消息,北京時間10月6日,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員與九位國際知名學者聯合發表了關於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新論述
  • 張惠妹長胖的真正原因,竟是她的調酒師男友
    以前的張惠妹身材非常的苗條,還記得在十幾年前的春節晚會上,張惠妹穿著高跟鞋,腿細細的。
  • 諾貝爾醫學獎證明:熬夜真的會變胖變醜變傻!
    其實翻譯過來就是三人的工作揭示了我們熟悉卻又虛無縹緲的生物鐘的秘密,解釋了植物、動物和人類是如何適應這種生物節律,並同時與地球的自轉保持同步。舉個慄子,我們晚上在明亮的燈光下工作學習加班到深更半夜時,會犯困,這時候機體就是在提醒我們:快點去睡覺吧,再不睡覺,鬼就來了!
  • 當你說「肥胖稅「是奇葩,這些國家就笑了
    「肥胖稅」要來了英國癌症研究會今年年初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趨勢增長,到2035年,英國將近四分之三的成年人都會存在超重或肥胖問題。這樣的懲罰措施只針對消費者購買某一類別的商品進行,但是他們吃蛋糕、餅乾中攝入的糖和熱量也在增多,這非常不公平。有健康專家也表示,英國人整體飲食結構的熱量和含糖量都比較高,僅僅靠向含糖飲料徵稅這一項政策來對抗肥胖問題恐怕難以奏效。那麼這個稅收,實際上能帶來的是什麼呢?當然是錢啦!
  • 研究證明:熬夜會丟失你的抑癌基因,促癌蛋白c-myc產生
    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目前發現了或許可以解釋此風險增加的關聯。 在人類和大多數其他生物體中,由光支配的生物鐘,通過控制細胞活動來調節人體生理的關鍵方面,這些細胞活動包括新陳代謝和細胞分裂。在小鼠研究中,MIT的研究小組發現在控制細胞生物戒律的基因中,有兩個基因也具有作為腫瘤抑制子的作用。
  • Nature:胰腺癌研究重大發現!基因複製或能解釋胰腺癌的侵襲性和轉移性
    ,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癌症進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特異性地基因擴增或許就能夠解釋胰腺癌的這些特性,相關研究獲能幫助研究人員理解胰腺癌發生的基本原理。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小鼠機體KRAS基因的一個拷貝進行了突變,該基因在細胞增殖過程中扮演重要作用,而且其在90%的人類胰腺癌中都處於活性狀態,這種基因常常被稱之為癌基因,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癌症的早期階段突變的基因仍然會發生複製,而且在沒有加倍複製突變KRAS的腫瘤中,研究人員發現其它癌症基因或許會進行複製。
  • 基因編輯嬰兒新進展:CCR5基因被敲除,女孩智商被刻意「安排」
    去年轟動全球的賀建奎基因編輯雙胞胎事件有了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