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分子時鐘:預測癌症更近一步

2021-02-13 解碼醫學


 


 

日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基因組生物學》雜誌上合作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導致的DNA分子變異積累可被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組織細胞的分裂速度與該組織的癌症發生風險高度相關。研究人員利用計算建模方法設計了一個「分子時鐘」,並利用它對個體特定組織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的次數進行估算。他們同時針對一種只在DNA特定序列上發生的修飾,即DNA甲基化修飾,設計出變異的「有絲分裂時鐘」運行節律。

 

研究表明,基因組特定位點的DNA甲基化會隨著個體生理年齡的增加而積累,這一發現表明可利用這一「分子時鐘」對個體年齡進行精確預測。然而,同一個體中不同器官組織雖然具有相同的生理年齡,但卻具有不同的癌症發生風險,因此該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時鐘」無法用於癌症發生的風險預測。

 

由計算生物學所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Andrew Teschendorff領導的研究組,構建了一種新「分子時鐘」用於預測組織幹細胞的分裂次數。

 

研究發現,癌症細胞的有絲分裂節律明顯加速,該現象同樣發生於包括乳腺及肺等多種組織癌前病變過程中,提示基於這種新的「分子時鐘」研究可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專家認為,這一發現揭示了對相應細胞類型DNA甲基化水平進行檢查可用於癌症的風險預測及相關早期檢測方法的開發。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踴躍點讚吧!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

歡迎訪問:www.jmdna.com

或撥打:400-997-5889

相關焦點

  • 美國研發出癌症新療法:用近紅外線激活免疫細胞
    據日媒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研究員小林久隆等人在本月17日發行的美國醫學雜誌《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研究成果稱,開發出了通過近紅外線照射激活攻擊癌細胞的免疫細胞淋巴球來消滅癌細胞的療法
  • 癌症基因檢測:為何火熱?
    吸菸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一小部分人得肺癌?相同部位的腫瘤採用相同的化療方案,為什麼有的人明顯好轉,有些人卻毫不見效?為什麼有的人體內腫瘤很大,做完手術就沒事了,有的人腫瘤很小卻快速發生轉移……癌症的發病機制是什麼,耐藥機制是什麼,轉移機制又是什麼,在分子生物學對它開始研究之前,似乎沒人說得清楚,如今,專家們一致認為:基因檢測對於癌症預防、個體化治療及轉移預測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今天,就讓我們在市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主任馮玉梅教授的帶領下,來深度了解熱門的「癌症基因檢測」。
  • 紫薇家書|家期漸進,幸福更近一步
    我們深知您對家的期許,絲毫不敢懈怠,將品質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每一步都以最嚴謹的態度臻心匠造,家的模樣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一切都在朝著美滿的方向生長,離幸福更近一步!新年新面貌,暖暖家書情。在此提筆敬上紫薇家書,向您傳遞最新工程進度,邀您共鑑幸福「家」速度!
  • 重大發現:癌症為什麼會轉移?
    當我們得知身邊的人被診斷為癌症,經常會問:情況怎麼了,轉移了嗎?道理已經被很多人知道,癌症不可怕,轉移才可怕。腫瘤細胞是否會轉移,一直是區分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關鍵指標,同時也是預測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 T細胞:癌症剋星
    通過增強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抗擊癌症等疾病正在成為醫學研究的新熱點。
  • 治癒癌症大突破:癌細胞被逆轉成健康細胞
    美國梅約診所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成功將癌症細胞逆轉成為健康的人體細胞,完全消除了其危害性。癌症慈善機構將這項研究譽為在對抗這種致命疾病中的關鍵性進步。
  • 美國 | 驚現「川普死亡時鐘」!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上出現了一塊56英尺高的廣告牌,名為「川普死亡時鐘」。「死亡時鐘」的設計者表示,這可以歸因於總統的不作為。
  • 提醒大家:新發現:薑黃素可以有效抑制癌症轉移
    這是一種癌細胞運動的必需蛋白質,且經常在癌症中過度表達,從而促使癌細胞轉移到身體的其他器官裡。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也在實驗室裡把一種抗噁心的藥物「沙利度胺」與常用的香料薑黃混合,創建一些新的分子結構形態。這些新的分子化合物可以很有效地殺死多發性骨髓瘤細胞。
  • 川普給美國慶生,「川普死亡時鐘」在華盛頓街頭遊蕩
    名為「川普死亡時鐘」的卡車 圖源:《國會山報》據報導,這輛卡車將在車輛的三個不同側面顯示美國新冠相關統計數據,並將配備一個實時的死亡數字追蹤系統,還將通過揚聲器大聲讀出新冠死者的姓名。《國會山報》稱,「川普死亡時鐘」的聯合發起人「公共市民」(Public Citizen)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川普及其政府早在1月就被告知『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以阻止新冠蔓延』,但他直到3月中旬才採取行動,造成估計約有7.6萬人的不必要的死亡,佔新冠病毒死亡總數的60%。」
  • 癌症時鐘再撥快:每5分6秒一人罹癌!
    你需要做哪一類的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之後怎麼理解、採取什麼措施……所有環節都應有醫生專業的評估與解讀貫穿始終,每一步都應有專業的醫療建議。    基因探命,預知未來!愛爾麗·瑞佛國際基因檢測,給你比摸水晶球、抽籤卜卦、算塔羅牌更精準的生命之書。這是一種令普通健康體檢望塵莫及的醫學手段,對於篩查、預防、治療癌症等致命疾病具有非同尋常的革命性意義。
  • Cell 子刊:生物鐘紊亂和癌症發展密切相關
    有關癌症危險因素的大型研究發現,夜班工作的人會增加患癌機率。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已經發現解釋這種高風險的可能原因。
  • 癌症基因檢測:你了解嗎?
    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臨床醫生在腫瘤治療中發現,人體腫瘤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部位的腫瘤,治療效果和方法也應因人而異,這種因人、因病而採取的不同疾病治療方法稱為「個體化治療」。因此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只有同病異治,因人而異,實施個體化治療,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選擇合適他們的藥物。
  • 癌症有救了?外媒:科學家找到癌細胞轉移擴散原因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 外媒稱,紐約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員在西班牙腫瘤學家霍安·馬斯奎的領導下,發現癌症的轉移能力取決於其能否獲得人體傷口自然癒合的能力,這或將為癌症治療開闢新的途徑。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月15日報導,這項科學突破發表在《自然研究報告——癌症》雜誌上,它為思考癌症轉移及其治療方法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框架。報導稱,轉移是癌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90%癌症所導致的死亡是因為轉移造成的。但是,關於造成癌細胞繁殖的原因知之甚少。
  • ASCO 2016: 抽血檢查可發現近9成的癌症
    作者:張晟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關於通過抽血檢測癌症的相關設想和研究存在已久,近日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2016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ASCO)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者們公布了關於抽血檢測癌症的最新數據
  • 「川普死亡時鐘觸目驚心!
    「川普死亡時鐘!」紐約時報廣場上紅色數字觸目驚心.據美國《野獸日報》等媒體報導,紐約市時報廣場上近日出現了一塊56英尺高的廣告牌,名為「川普死亡時鐘」。據介紹,該時鐘顯示的數字是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在疫情期間不作為造成的「本可不必死的死亡人數」。
  • 新冠肺炎超過癌症,成美國第二大死因!研究稱明年1月,美國新冠死亡病例或超…
    而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4日發布報告指出,新冠肺炎已躍升為美國第二大致死原因。8月中旬時,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死因。而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4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新冠肺炎病亡率高於多個國家,從死亡病例數據來看,新冠肺炎已超越癌症,成為美國第二大死因,排名僅次於心臟病,排在癌症、事故、損傷、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其他許多死因之前。
  • 英國近900萬人打完疫苗,衛生部長預測將迎來「一個快樂自由的夏天」
    早些時候,衛生大臣預測英國將迎來「一個快樂自由的夏天」,但同時警告說,由於英國各地繼續實施封鎖政策,在接種疫苗期間,「接下來的幾個月將非常艱難」。但上周,湯姆·摩爾的家人發推表示,老人因為新冠住院了。他沒有在重症監護室,但一直在接受治療。他生病的消息得到了英國大眾的祝福,包括首相鮑裡斯。
  • 2018 諾貝爾獎,癌症免疫治療實至名歸
    Allison 和日本科學家 Tasuku Honjo 共同獲得 2018 年度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免疫癌症治療上的傑出貢獻。「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Nobel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