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大家:新發現:薑黃素可以有效抑制癌症轉移

2021-02-23 軍霖天下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中藥抗癌案例數不勝數,前有「植物黃金」紅豆杉,後有「補氣之王」黃芪,現在研究家還發現,薑黃素也具備一定的抗癌功效。

                                                                            

薑黃是姜科、薑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藥,稱為薑黃。目前從這些薑黃屬植物中分離並鑑定出的化合物多達190多種,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薑黃素。

日本人熱衷薑黃保健品

在日本,薑黃的應用十分廣泛,被用於製作薑黃茶、薑黃衝劑,甚至有人用薑黃來製作美容粉。薑黃飲料在日本已經流行了40多年。對於日本人來說,薑黃具有解酒、止痛的作用。

另外,日本人吃飯的時候,也會用到薑黃。他們喜歡把薑黃磨成粉狀,直接撒在做好的飯菜當中。

薑黃素真的能抗癌嗎?

薑黃被認為有抗癌作用,主要起作用的是薑黃素。目前來說,一些實驗研究的確顯示薑黃素具有抗癌作用。                       

                                                                            

比如:有一項研究便顯示薑黃素能阻斷結腸癌蛋白質——皮層蛋白。這是一種癌細胞運動的必需蛋白質,且經常在癌症中過度表達,從而促使癌細胞轉移到身體的其他器官裡。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也在實驗室裡把一種抗噁心的藥物「沙利度胺」與常用的香料薑黃混合,創建一些新的分子結構形態。這些新的分子化合物可以很有效地殺死多發性骨髓瘤細胞。

PLoSOne雜誌上刊登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了薑黃素可以抑制STAT3的表達,從而抑制小細胞肺癌細胞的增殖、影響腫瘤細胞的周期,降低癌細胞的轉移、侵襲和血管生成。

來自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研究者則發現,薑黃素可以有效抑制癌症轉移灶的形成。

不過,儘管不少實驗室和動物研究都表明,薑黃素有著可以預防癌症,減緩癌症的擴散,使化學療法更加有效並保護健康細胞免受放射療法的損害等作用,但是人們對薑黃素的研究仍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

目前,也有人正在進行薑黃素治療癌症的臨床試驗,以研究薑黃素是否能預防癌症,或作為癌症的一種治療方法,或是能起到減輕由癌症治療引起的症狀。

但是,薑黃素應該怎麼用,用多少,可以跟什麼藥物合用,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還未弄清楚,所以我們還無法將之用以治療癌症。最後它是否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抗癌藥,也很難說。

吃薑黃防病抗癌,可行嗎?

雖然我們還不能把薑黃素作為治療癌症的藥物,但不少試驗仍然說明薑黃素是具有一定的抗癌能力。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像日本人那樣把薑黃當做保健品,用於預防癌症,或者起其他作用呢?

其實,薑黃素的很多作用都被誇大,像抗氧化、消炎,甚至抗癌等。目前來看實驗中是有效的,但距離臨床應用仍很遠。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生物工程副教授Dipanjan Pan指出,薑黃素是醫藥科學裡的反常例子。它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有效性卻由於它不溶於水,而無法完全發揮。

這使得薑黃素很難被進一步應用,因為這樣,我們便沒辦法通過血液來運送它了。

或者有人還是認為,儘管效果不太好,但既然有這麼多作用,多吃一點應該還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在這裡要提醒的是,過量和長期攝取薑黃,容易引起過敏和消化問題。尤其是肝臟不好的人吃太多薑黃,還會導致肝硬化、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

既然薑黃這麼好,那怎麼才能吃到它呢?直接買中藥吃是有風險的,不妨直接購買【薑黃粉】,烹飪時加入,可增加食物風味,還具有養生價值。但一定要注意,一次不能加太多哦~

保持健康有很多靠譜的方法,而且一般都是多種方法的綜合,比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等。當我們聊薑黃的時候,不如忘掉這些功用療效,多想想它用來做薑黃飯、咖喱時帶來的美味吧。

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的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家人和朋友就需要!謝謝!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全部轉載,內容未經核實,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研究證明:薑黃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效抑制病毒活性
    已經有3萬多篇研究證實,薑黃所含的薑黃素等成份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發炎、抗癌、修復神經細胞、提升免疫力、抗氧化、穩定血糖等等活性(Hewlings and Douglas, 2017)。其中抗病毒活性近日來備受重視,因為病毒所造成的傳染病,往往具有強大傷害力,例如西班牙大流感即造成五千萬人死亡。
  • 重大發現:癌症為什麼會轉移?
    癌細胞一旦隨著血液或淋巴進行擴散、轉移,就會像種子一樣在身體其它部位「生根發芽」,並迅速茁壯生長,這個時候治療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而且目前並沒有專門的藥物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在大多時候下,一個人如果已經接受了對原始腫瘤的手術治療,癌症還是可能會復發、擴散,而且目前也沒有可靠的方法來預防癌症是否會發生轉移。
  • 提醒大家:癌症術後轉移復發之謎終被解開!不是沒切乾淨,而是手術傷口炎症
    醫生看了一會檢查報告,皺著眉頭說:「你的情況不太好呀,轉移了,現在只能安排化療。」李叔一聽急了,「手術後一直在家休養,藥也都是按時吃,怎麼會轉移?」醫生解釋說,癌症復發性轉移有很多原因,這也是至今癌症無法根治的主要原因。        但這個問題,最近有學者找到了新答案。為何癌症術後會復發?
  • 日本學者:「薑黃」能抑制癌細胞 毫不遜色於抗癌藥物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 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隊伍近日總結的一項研究成果稱, 以咖喱香辛料——薑黃粉的形象廣為人知的「薑黃」中含有能夠抑制癌症惡化的成分
  • Lab Invest: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發展
    ,每日服用一定的劑量的阿司匹林或可有效阻斷乳腺癌的生長,此前研究顯示阿司匹林或許對結腸癌、胃腸道癌、前列腺癌等其它癌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anerjee教授說道,在癌症治療前期階段一旦盡力去治療患者,一般腫瘤都會有希望被有效遏制住,但由於癌症幹細胞的存在,其往往會對化療或其他癌症療法產生耐受性,從而在機體深入開始休眠,一旦機體條件合適癌症幹細胞就會死灰復燃,因此當癌症幹細胞重新被激活增殖時,癌症就會變得難以對付。
  • 意想不到的發現:癌細胞轉移的最新觀點
    這個發現可以幫助在未來找到轉移和繼發性腫瘤的防治方法。  癌細胞轉移是癌症治療最大的挑戰。通常不是最開始的腫瘤致命,而是繼發性腫瘤。癌細胞衝出了原來的位置,擴散至全身,並形成了新的腫瘤。  癌症研究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癌細胞如何能夠從一個腫瘤轉移至身體其它位置並存活下來。附著在其它腫瘤細胞和周圍環境中時細胞會受到保護,但當它們分離時會變得更加脆弱,因而導致細胞死亡。
  • PNAS:從糖分子入手,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方法
    導讀: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在PNA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去除乳腺癌細胞周圍的某些糖分子可以啟動固有免疫系統(通常由自然殺傷細胞、吞噬細胞等免疫細胞介導)。這種方法大大提升了培養皿中乳腺癌藥物的有效性,為對抗癌症提供了新的途徑。
  • 癌症有救了?外媒:科學家找到癌細胞轉移擴散原因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月15日報導,這項科學突破發表在《自然研究報告——癌症》雜誌上,它為思考癌症轉移及其治療方法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框架。報導稱,轉移是癌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90%癌症所導致的死亡是因為轉移造成的。但是,關於造成癌細胞繁殖的原因知之甚少。
  • 癌症最怕:癌細胞的幾個「剋星」,經常吃一點,增強免疫力,癌症不來擾!
    很多人都是談癌色變,因為癌症在現在越來越普遍,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疾病了,其實癌細胞的發生與我們的飲食也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因此防癌抗癌可以從飲食先入手
  • 奉勸癌友:不想癌症復發轉移,儘量少做3件事!
    近幾年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在我們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的患者數量高達429萬左右。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有一些癌症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治療的話,也會有治癒的可能,但是癌症治療之後那麼在術後恢復期間,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這樣癌症才不會再復發,但是很多人由於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調養和呵護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可能就會容易使癌症出現復發或轉移的現象,這個時候如果再治療的話,可能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 Cancer Res:很多癌症靶向治療藥物抑制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在研究已獲得美國FDA批准的靶向治療藥物曲美替尼(trametinib)時,研究人員也發現將它與一種信號轉導蛋白「超級激動劑(superagonist)」聯合使用可激活T細胞活性,同時保持這種抗癌藥物的癌症阻斷效應。
  • PNAS:科學家發現新型的癌症開關——凝集素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癌細胞聚糖分子上的唾液酸能夠與免疫細胞發生作用來改變腫瘤細胞的遲發反應,即抑制或者促進腫瘤發展。研究者Ajit Varki說道,癌細胞表面的聚糖分子可以促進或者抑制腫瘤的發展,我們的研究揭開了癌症發生的複雜性,也為開發新型策略戰勝癌症提供了研究數據。
  • 臺灣小分子褐藻糖膠:抑制腫瘤生長,減輕化療副作用
    化療和放療無疑是目前國際上治療癌症病患的最多選擇,眾所周知,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和放療的過程中,雖然體內的癌細胞得到了有效的消滅和扼殺,但是與此同時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抑制癌症進展的新療法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保羅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索引模式,其能為癌症患者的預後提供相關信息,同時也能幫助指導癌症患者採用更加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並且鑑別出開發新藥的靶點。
  • "CCTV新聞:癌症、腫瘤將變成常態!「抗癌之王」你吃了嗎! "
    央視新聞報導:癌症、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重疾的年輕化,別以為離你很遠,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叫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叫事故!不到10秒就有一個人得癌症,這個數據告訴你,你該保健,提前預防了! 10年以後3大癌症將會困擾著每一個家庭,肝癌、肺癌、胃癌。
  • EFSA審查表明:薑黃素並不會致癌
    據來自EFSA的要求,其科學當局對食品添加劑和營養源添加到食品(ANS)再評估薑黃素(E100)安全性,當其作為食品色素使用時。  ANS當局還指出:薑黃素並沒有遺傳毒性,並建議了每日攝入量(ADI)為3mg/kg/day,這個數據以新型食品250—320 mg/kg/day為依據,這項依據來自一項來自不斷減少的體重的遺傳性毒理研究。
  • 你還在吃薑黃素保健品?專家:它就藏在這些食物裡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薑黃素存在於哪些食物,其實,我們生活中吃到的食物或調料都可以看到薑黃素的身影,如生薑、咖喱粉、芥末、辣椒、番茄等。那麼,這些含有薑黃素的食物究竟該如何吃呢?另外,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薑黃素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能降壓、抗菌、鎮痛、抗腫瘤、抗氧化以及輔助降血糖,並預防老年痴呆症,對於高脂血症、肥胖症、肝硬化、冠心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糖尿病等疾病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黃漢超表示,一般人群皆可食用薑黃素,尤其適合胸脅剌痛、閉經、風溼肩臂疼痛患者。但血虛而無氣滯血瘀者忌服。
  • 提醒大家:抽血查癌不靠譜?醫生告訴你,5種癌症可以通過抽血早期發現
    首先,我們採集血液進行癌症篩查,主要是為了檢測腫瘤標誌物。
  • 癌症:A2V 助力 T 細胞消滅癌症,治療效果顯著提高
    歐洲科學家們通過阻隔兩種調節腫瘤血管生長的蛋白質,改善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
  • 新靶點:癌症對絲氨酸上癮
    癌細胞好比生物合成工廠,「配置」有細胞生長和繁殖相關的多種代謝途徑。絲氨酸是繼葡萄糖和穀氨酸之後的第三大癌細胞代謝相關物質。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研究證明了癌細胞中絲氨酸的合成增加,這意味著該途徑與癌症的生長有關,但直到後來發現PHGDH基因在乳腺癌和黑素瘤中的表達增多後,該途徑才被聚焦在燈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