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8 諾貝爾獎,癌症免疫治療實至名歸

2021-02-13 科研論文時間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於中國時間 2018 年 10 月 1 日下午 17 時許公布獲獎結果,由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P. Allison 和日本科學家 Tasuku Honjo 共同獲得 2018 年度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免疫癌症治療上的傑出貢獻。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NobelPrize

James P. Allison 出生於 1948 年,現任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系教授。其發現了一種名為 CTLA-4 的蛋白質,通過抑制 CTLA-4 分子,能使 T 細胞大量增殖,從而攻破腫瘤細胞。該研究為癌症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日本醫學家 Tasuku Honjo 於 1992 年首次發現 T 細胞抑制受體 PD-1,這一發現對 PD-1 用於腫瘤治療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後 PD-1 成為腫瘤治療領域最熱的靶點,為癌症免疫治療作出巨大貢獻。

萬眾矚目的 PD-1 使免疫治療在近幾年成為癌症治療的熱門。兩位科學家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面的巨大貢獻,獲得本次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也是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PNAS:從糖分子入手,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方法
    導讀: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在PNA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去除乳腺癌細胞周圍的某些糖分子可以啟動固有免疫系統(通常由自然殺傷細胞、吞噬細胞等免疫細胞介導)。這種方法大大提升了培養皿中乳腺癌藥物的有效性,為對抗癌症提供了新的途徑。
  • JAMA子刊:晚期皮膚癌的免疫治療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Feng Xie博士表示:「這是第一次比較BRAF突變的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我們的結果將幫助患者和醫生選擇療法。」近年來,市場上湧現出大量的免疫治療化合物,它們都聲稱能夠明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儘管許多患者受益於這些藥物,但對於另外一些患者,免疫治療的作用很少或沒有。這些個體的遺傳背景可能與治療化合物不相容。
  • 重磅:治療癌症神藥Venetoclax終於上市!
    名癌症患者。所得到的的實驗結果是:這款新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9%患有慢性淋巴癌的病人對新藥Venetoclax都出現了積極的反映,小部分人甚至在參與試驗後痊癒,另外有20%既往接受過治療但失效的患者,在參加試驗後體內竟然完全沒有癌細胞的蹤影了!!
  • 陸凱祖:免疫治療抗PD-1藥物有助晚期肺癌治療
    2015年11月7日, 香港專科醫護基金在廣州進行新聞發布會,香港內科腫瘤科專家陸凱祖醫生介紹免疫治療肺癌醫學突破,抗PD-1藥物成效研究有新進展,有助於晚期肺癌的治療。陸凱祖醫生解釋道,過往接受Taxotere化療的肺癌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僅為5.7個月,副作用較多,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015年4月在線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免疫治療抗PD-1藥物(pembrolizumab)的中位總生存期為12個月,效果理想。
  • Mol Cancer:無需活檢,抽血即可檢測,採用免疫治療的胃癌患者的福音!
    胃癌是全球的第五常見惡性腫瘤,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原因。
  • 基因解碼:量身訂做癌症治療
    癌症長年高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然而現在即使是晚期癌症,隨著致癌途徑的基因不斷被解碼,腫瘤科專家指出,未來每個癌症患者可以找到更符合自己的標靶藥,讓癌症治療朝向量身訂做。不過,目前沒有其他癌症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般,只用1種標靶藥就可以控制得這麼好。鄭安理說,這顯示癌症往往不只1種基因突變在主導,必須嘗試不同的治療組合;且愈來愈多與癌症相關的生物標記被發現,有助於把患者量身分類,對應到更合適的藥物,而不是亂槍打鳥。
  • 免疫治療:膀胱癌治療的曙光
    KEYNOTE-025是第一個將免疫治療藥物pembrolizumab作為一線治療的研究。該研究納入了無法耐受或不適合進行順鉑治療的轉移性或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當患者無法進行順鉑治療而採取其他化療手段時,他們的中位生存期僅僅為9-10個月。
  • 老老實實地說:發現癌症後不治療,會不會活得更久?
    發現癌症不進行治療的後果是什麼樣的?癌症的危害程度較高,而且通常發展比較迅速,在癌變的過程中會引發多種不良症狀。很多人認為癌症通過治療反而會縮短壽命,特別是經過化療、放療的病人,出現身體極度虛弱、加速了癌變的發展,導致患者壽命提前結束。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本身化療和放療也是輔助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
  • 咱們臺灣的「唐獎」,早把諾貝爾獎甩出幾條街了!
    昨天(10月1日)傍晚,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兩位科學家: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
  • 癌症:A2V 助力 T 細胞消滅癌症,治療效果顯著提高
    歐洲科學家們通過阻隔兩種調節腫瘤血管生長的蛋白質,改善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
  • Nature:癌細胞與免疫系統玩躲貓貓遊戲
    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癌症免疫療法旨在開發讓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技術。有多種可能的原因能夠阻止T細胞識別癌細胞。
  • 日本醫界良心近藤誠: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療!你相信嗎?
    如《患者啊,不要與癌症鬥爭》《癌症別急著開刀》等,我們再來盤點歸納一下他在著作裡對人們的一些告誡:1.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癌症的治療,有些原本很精神的人,為什麼得了癌症後卻撐不了多久?因為接受了癌痛的治療。2.真性癌早發現也沒有用,要看10年的生存率,才能判斷有沒有治好。3.手術很可能激發癌症,手術留下的傷口,破壞了正常細胞的壁壘,血液中的癌細胞會乘虛而入。4.化療藥物的毒性很強,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能否延長生命還有待證明,抽菸的時間長,化療的毒性就體現的越明顯。5.90%的癌症,治與不治,生存時間都一樣。
  • 全球哪些地方治療癌症最厲害?中國最佳腫瘤醫院排名出爐
    全球哪些醫院治療癌症最厲害?肺癌應該去哪家醫院看?結腸癌手術哪家醫院做的好?國內醫生說我的病沒有治療的價值了,美國醫院還有好的辦法?腦瘤能去日本治麼?一個人患癌,全家人都會感到崩潰,最令人頭痛的是哪裡治療癌症比較好!
  • 精準預測免疫治療效果:TMB徹底火了!
    對於難治的小細胞肺癌,腫瘤突變負荷(TMB)可以精準預測免疫治療的效果,TMB高的患者生存期22個月,而TMB低的患者只有3.4個月。
  • 免疫治療:晚期肺癌腫瘤明顯縮小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前沿醫訊 除了傳統的手術、放化療,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擊敗」腫瘤君?通過藥物「喚醒」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陸凱祖說,腫瘤生長的基礎就是免疫功能存在缺陷。腫瘤細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導致人體的免疫細胞識別或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低下,從而給了腫瘤細胞越來越大的生存空間。 「免疫治療的原理就是通過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捕捉、識別腫瘤細胞,進而攻擊、殺傷腫瘤細胞。」
  • T細胞:癌症剋星
    通過增強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抗擊癌症等疾病正在成為醫學研究的新熱點。
  • 建議大家:查出癌症後,不進行治療,只靠心態好,真能扛過去嗎?醫生說實話
    有些人在生病的時候,不斷地進行治療;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更好,可以自己進行,不接受治療。通常感冒只是而已,現在還得找出癌症後還要自己進行治療。把治癒癌症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這樣的概率問題上,不會令人難過。絕大多數癌症很難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消除,良好的精神狀態但並不是少數癌症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但仍然死亡。
  • Cancer Res:很多癌症靶向治療藥物抑制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在臨床試驗中,科學家們非常注重於探究靶向療法對腫瘤細胞的影響,但是卻沒有充分地研究它對免疫系統的影響。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威斯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證實幾十種這樣的靶向治療藥物抑制可能事實上協助對抗腫瘤的T細胞的活性。
  • 用於治療肝癌的溶瘤免疫藥品 Pexa-Vec 的 3 期臨床試驗即將啟動
    經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批准文號:2017L04441),用於治療晚期肝癌的溶瘤免疫藥品
  • 12月須知:得了癌症,如果不做任何治療,會怎麼樣?很多人都搞錯了答案
    癌症的常規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化療, 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等等。癌症的治療是比較昂貴的,如果沒有醫保或者家裡面經濟條件較差,就很可能負擔不起治療的費用;還有一部分患者,高齡,身體比較弱,發現癌症的時候,已經無法耐受手術和放化療。對於這些患者,如果選擇放棄治療,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從早期發展到晚期,甚至是死亡,需要多長時間?有沒有自愈的可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