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一直在從事一些相當重要的項目——建造我的車庫半導體工廠。我想休息一下,做一些可以和他人分享的趣事,最好不像雷射幹涉儀那麼複雜,還需要向別人解釋。於是我決定製造一臺數位相機,解析度比智慧型手機的要低,但有趣多了。
弄到一臺老式拍立得很簡單,eBay上有很多。不過我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找到一個外殼幾乎完好的拍立得(花費了15美元)。我打開相機外殼,設法取出內部現有的硬體,同時保留足夠的內部結構以支持新電子器件。不得不說,它的原始設計非常棒,建議有老式拍立得相機的人也拆開看看。相機中一個螺絲也沒有,所有零部件都是嵌合組裝在一起的。不過,我很快發現相機外殼內的可用空間遠遠少於預期,它的形狀很奇怪,是三角形的,但是我打算裝入的新電路板都是長方形的。因此這個項目2/3的工作是用Dremel工具切磨塑料,希望我沒有切得太多。
控制器方面,我用帶Wi-Fi的樹莓派Zero W連接一個樹莓派兼容的標準相機模塊和熱敏印表機驅動板。我用一根黃銅棒做捲軸,用來卷列印紙,在車床上加工銅棒的兩端並安裝磁鐵。然後,再將對應的磁鐵粘在相機內。這樣,換列印紙的時候,我可將黃銅棒快速卡到位。一卷列印紙可以列印大約150張照片。電子設備由兩塊3000毫安小時的鋰聚合(LiPo)電池供電,這兩塊電池以串聯的方式連接,提供印表機驅動板所需的7到8伏電源。一個降壓電壓轉換器提供樹莓派所需的5.1伏電源,一般情況需要充電12小時。
最後我成功地把所有的電子設備都裝進了相機外殼中,蓋上外殼,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正常的拍立得相機:還是可以用取景器取景,還是原先的快門按鈕,還是在原來的位置。不過我的目標是製作一臺數位相機,它不僅要與原來的相機在外表上看起來一樣,功能也要一樣,按下快門咔嚓一聲,照片就拍出來了。我發現,我不是第一個改造拍立得列印熱敏照片的人,不過在以往的類似項目中,由按下快門按鈕到實際吐出照片之間有幾秒鐘的延遲。造成這種延遲的原因是樹莓派拍攝靜止照片的方式,每次拍攝照片都是通過調用標準應用程式來實現的。應用程式在按下快門按鈕後啟動,從頭開始調整亮度和對比度,這個過程比較慢。我查看了應用程式的代碼之後,發現有一個預覽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可以連續調整亮度和對比度,這樣就消除了延遲。(一般情況下,這種模式將相機模塊視野中的內容連續地傳送到連接的HDMI監視器。)我打開相機後,將應用程式作為後臺進程啟用,大多數時候忽略其輸出。當用戶按下快門時,我會發送一個信號到該進程,它立即就會拍攝照片。隨後我在後臺重新啟動應用程式,準備下次拍攝。這樣,高解析度的圖像被保存了下來,低解析度的黑白圖像送到了熱敏印表機。此外,為了提升拍立得的體驗,我還做了兩方面的改進。拍攝照片時,我通過一個2.5釐米的揚聲器播放快門聲響。藉助一個Python圖像處理庫,我在已保存的彩色圖像角落處添加了一個黃色的七段式日期戳。通過Wi-Fi連接,我可以無線方式傳輸文件用於後期高質量列印。同時,即時照片也被列印出來,可以與他人分享當下的美好。通常情況下,DIY項目中都會有一些怪異之處,用戶友好性遠遠不如現成商品。不過,通過這次改裝,我可以把它帶到別處並交給他人。不需要任何解釋,人們就可本能地把它當成相機使用,用它取景並拍照。如今,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不得不保持社交距離,我準備等好時光回來時,就用它捕捉和分享美好記憶。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