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視頻
周二中午,在紐約會議室裡已經持續兩天的閉門會談陷入僵局。
儘管董事長蘭伯特和他的對衝基金ESL已經答應為公司注資50億美元,甚至承諾將公司此前從ESL借的13億美元一筆勾銷。但律師和銀行家逐漸意識到,他們必須面對現實,西爾斯向法院提出了破產申請。然而負責此案的法官羅伯特·德恩卻不願就這麼接受讓這家126年的老店關門的命運。他願意給西爾斯和蘭伯特再寬限半天時間。如果能在午夜前找到拯救公司的方法,公司就可以挽救數萬人的工作機會。
西爾斯和ESL的律師團隊重新投入到拯救公司的努力中。午夜鐘聲敲響了。凌晨2點,雙方終於走出談判間。ESL追加了1.5億美元,以大約52億達成協議,西爾斯暫時避免破產清算命運。或許這無法改變傳統零售衰落的趨勢,但至少為西爾斯轉型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更保住了5萬員工的就業機會。
而這已經不是董事長埃迪·蘭伯特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局面。2004年,面對電商衝擊,時任零售巨頭凱馬特董事長的蘭伯特主導了凱馬特和西爾斯的併購,交易完成後的第一年,西爾斯銷售額上升。美國《商業周刊》當時甚至預測蘭伯特將成為下一個沃倫巴菲特。
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西爾斯曾是偉大的企業,是美國獨創性和想像力的象徵。但企業受制於商業周期,沒有哪家企業能夠保證永生,無論它曾多麼具有創新力或強大。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本文編輯:張爽
覺得好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