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前沿 | 新型寨卡病毒疫苗問世

2021-02-28 預防界

  戳藍色字「預防界」關注我們喲

2019年9月2日,《自然—免疫學》在線發表了英國牛津大學Gavin R. Screaton和Juthathip Mongkolsapaya等研究人員的成果。

他們研發出一種保護性寨卡病毒疫苗。

據研究人員介紹,登革病毒(DENV)和寨卡病毒(ZIKV)感染可誘導交叉反應的抗體響應。

兩個免疫顯性表位(前體膜蛋白以及包膜(E)蛋白上的融合環表位)能夠被交叉反應抗體識別,不僅中和不良,還可以通過Fcγ受體介導的髓樣細胞感染的促進病毒複製和疾病嚴重程度,這一過程被稱為抗體依賴性增強(ADE)。

ADE是ZIKV和DENV疫苗的重要關注點,因為誘導不良中和的交叉反應抗體可能會引起個體對自然感染的ADE。

研究人員開發了共價穩定的ZIKV E二聚體的設計和生產,其缺乏前體膜蛋白並且不暴露免疫顯性融合環表位。

用ZIKV E二聚體免疫小鼠誘導二聚體特異性抗體,其在妊娠期間預防ZIKV攻擊。重要的是,ZIKV E二聚體誘導的反應不與DENV交叉反應或引起DENV感染的ADE。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protective Zika virus E-dimer-based subunit vaccine engineered to abrogate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of dengue infection

Author: Jose Luis Slon-Campos, Wanwisa Dejnirattisai, Brett W. Jagger, Csar Lpez-Camacho, Wiyada Wongwiwat, Lorellin A. Durnell, Emma S. Winkler, Rita E. Chen, Arturo Reyes-Sandoval, Felix A. Rey, Michael S. Diamond, Juthathip Mongkolsapaya, Gavin R. Screaton

Issue&Volume: 2019-09-02

Abstract: Infections with dengue virus (DENV) and Zika virus (ZIKV) can induce cross-reactive antibody responses. 

Two immunodominant epitopesone to precursor membrane protein and one to the fusion loop epitope on envelope (E) proteinare recognized by cross-reactive antibodies13 that are not only poorly neutralizing, but can also promote increased viral replication and disease severity via Fc receptor-mediated infection of myeloid cellsa process termed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1,4,5. 

ADE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for both ZIKV and DENV vaccines as the induction of poorly neutralizing cross-reactive antibodies may prime an individual for ADE on natural infection.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ovalently stabilized ZIKV E dimers, which lack precursor membrane protein and do not expose the immunodominant fusion loop epitope.

Immunization of mice with ZIKV E dimers induces dimer-specific antibodies, which protect against ZIKV challenge during pregnancy. 

Importantly, the ZIKV E-dimer-induced response does not cross-react with DENV or induce ADE of DENV infection.

DOI: 10.1038/s41590-019-0477-z

Sourc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19-0477-z

期刊信息Nature Immunology:《自然—免疫學》,創刊於2000年。隸屬於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最新IF:23.53


來源:科學網


本公眾號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歡迎留言、討論、轉發,同時,我們也向業內人士長期徵稿,點擊主菜單下方「聯繫我們」,獲取方式!

相關焦點

  • 美國已經確認小頭症由寨卡病毒引起
    這意味著,女性在懷孕期間感染了寨卡病毒的話,會增加生出有缺陷孩子的風險,尤其是小頭症。寨卡病毒是一種通過蚊蟲進行傳播的蟲媒病毒,性接觸也可傳播,最早在1947年一種野生猴子中發現,隨後1952年就已經在烏幹達和坦尚尼亞人群中發現這種病毒的傳播了。到了2013年-2014年,在大洋洲的法屬玻里尼西亞,爆發感染了約32000人。
  • 厄瓜多出現「皮膚紅疹」的新型病毒,可能會轉發為寨卡病毒
    衛生部第八區協調員Julio Lopez表示,要密切關注此新型病毒是否會轉化為寨卡病毒。然而,Roberto Gilberto醫院的兒童科流行病專家 Joyce Andrede表示,跟患有寨卡,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的患者,進行了血液測試,結果為陰性,因此他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感染性病毒,在全國範圍內循環傳播。
  • 動物模型首證寨卡病毒致嬰兒小頭症
    他們分別成功建立了寨卡病毒感染的小鼠動物模型,研究表明,寨卡病毒與嬰兒出生小頭症存在確定關係。2015年年中以來,寨卡病毒在南美洲肆虐,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目前,約五億人面臨感染寨卡病毒的危險。目前,國際衛生組織(WHO)已於2月初將寨卡病毒感染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寨卡病毒是一種通過伊蚊傳播的病毒,屬於黃病毒屬。
  • 認識寨卡病毒: 發熱 皮疹 小頭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25日警告說,隨著北半球即將入夏、蚊蟲繁殖加快,一些地區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有「顯著增加」的潛在風險。科學家本月18日證實,傳播寨卡病毒的伊蚊近60年來首次在智利本土出現。智利先前與加拿大同為美洲僅有兩個本土沒有發現伊蚊的國家。季節交替加上寨卡病毒可通過性接觸傳播,「全球感染寨卡病毒並出現相關併發症的人數可能顯著增加」。
  • 「夢魘」病毒寨卡憑什麼上「頭條」?
    WHO的統計顯示,自2015年起,美洲、西太平洋、非洲及亞洲累計32個國家和地區報告出現寨卡病毒的傳播。去年夏天,寨卡病毒還看似其貌不揚,如今這種蚊媒病毒快速地在南半球傳播。寨卡病毒的兩種寄主主要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伊蚊作為傳播媒介使得寨卡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
  • 寨卡病毒蔓延至澳洲!病毒可致新生兒頭部畸形!澳洲有人被確診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昨天召開緊急會議:寨卡病毒被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病毒蔓延至澳洲,並會導致新生兒頭部畸形!疫情的傳播途徑有可能是因為蚊子的叮咬!!世衛組織於本月1日召開緊急會議,發布通告,將寨卡病毒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並呼籲各國聯手應對此次疫情。有關當局承認寨卡病毒有可能通過託雷斯海峽(Torres Strait)蔓延至澳洲。
  • 休斯頓哪裡可以免費打破傷風疫苗?哪裡是致病蚊子的重災區?
    魅力休斯頓網Cumin報導  颶風哈維過後,大休斯頓區域的少數地方已經可以免費接種破傷風疫苗了。有三個聯邦緊急醫療護理中心(FastMed Urgent Care)設立了免費接種破傷風疫苗的門診,開放時間為本周四和周五的早9點至晚9點,周六和周日的早9點至晚6點。
  • 輝瑞宣布針對英國變異病毒的疫苗6周可得;英國10月底已知病毒變異;美國加州超過3800人住進ICU;福奇博士接種疫苗
    4條最新消息: 輝瑞宣布針對英國變異病毒的疫苗6周可得 英國10月底已知病毒變異 美國加州超過3800
  • 美國開發出新型愛滋病疫苗證實有效,但中國網友卻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近日,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愛滋病疫苗,猴子實驗證實有效,此消息登上微博熱搜。但有網友說,還有一個新聞更應該上熱搜.話題#美國新型愛滋病疫苗證實有效#上了微博熱搜
  • 衛生局長:紐約市確診三個寨卡病例警惕埃及斑蚊子
    寨卡病毒在南美洲大面積擴散的同時,也在紐約市出現。
  • 名人帶頭注射疫苗:「貓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的佳話
    預計到年中,任何16或18歲以上的美國人只要願意都可以接種疫苗。到時候,如果美國人有80%以上接種了疫苗,新冠病毒引起的這場世紀瘟疫,將在美國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問題在於:儘管政府買單,但是否有那麼多人願意接種疫苗呢?
  • 新冠疫苗今日抵塞;疫苗接種卡原來長這樣!
    賽普勒斯衛生部12月25日發布了新冠疫苗接種的注意事項,同時還公開了疫苗接種卡的照片。衛生部表示,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感染Covid-19的風險,但即使接種了疫苗,人們也應該繼續遵循防疫措施,如經常洗手、保持社會距離和佩戴口罩等。
  • 香港常見的白紋伊蚊可傳播寨卡病毒
    衛計委日前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內地尚未發現寨卡病例。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本港存在出現外地傳入個案的二度傳播風險。寨卡熱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蚊媒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寨卡病毒除了令感染人體出現輕微發熱、皮疹和結膜炎等溫和症狀,病毒有可能令懷孕母親產下小頭症畸形胎兒,令嬰兒出現發育障礙或致死。
  • 「小頭症」的元兇是殺蟲劑而並非寨卡病毒?
    目前,網際網路上的一篇報導稱,小頭症的爆發並非是由於寨卡病毒,而是由於殺蟲劑。
  • 牛痘疫苗:古老的神秘配方,是否可以服務於現代醫學
    【挖掘天花病毒的秘密】天花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幾個世紀以來,天花帶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疫苗!沒錯,蛋生疫苗!
    這是一款供應北半球的流感疫苗,製備大量滅活流感疫苗首先需要繁殖大量的流感病毒流感疫苗生產的主要原材料是雞胚將病毒接種在十日齡孵化過程中的雞胚尿囊腔裡進行病毒繁殖↑ 在流感疫苗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將流感病毒毒種接種到雞胚中。從雞胚變成疫苗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首先,工作人員會仔細檢查外觀剔除破損的雞胚
  • 英國疫苗出大問題,南非直接宣布停用,鍾南山果然預判對了
    自歐美疫苗問世以來,關於它們的爭議就一直沒停過。而在最近,南非傳來的一則消息,讓本就處於尷尬位置的歐美疫苗再次站上了風口浪尖。
  • 伊波拉病毒疫苗獲批,相關概念爆發在即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董子暢)記者20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悉,總局日前批准了「重組伊波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載體)
  • 寨卡怎麼防?
    該備忘錄提出了重點加強高致病性傳染病(如伊波拉、寨卡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和禽流感等)的防控、傳染病監測、研究與健康促進、公共衛生應急反應技術支持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合作擬促進兩機構在以上所述領域的人力資源開發、能力建設,信息交流,經驗、知識據外媒報導近日,據外媒報導,新加坡確診的寨卡病例至8月31日猛增超過百人,寨卡又重回人們的視線。
  • 揭秘:新冠疫苗的製造過程
    工作人員展示新型冠狀病毒模型。新華社發(楊勁奕 攝) 科學家們夜以繼日緊急攻關在實驗室裡對我展開密集研究將我放在Vero細胞裡培養並從中選出一株適合製備疫苗的毒株——CZ株從此  工作人員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受從浙江運抵的疫苗生產用新冠病毒毒株。新華社發(劉沛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