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廈門,咖啡館還沒有像現在一樣湧入大街小巷,那時的咖啡館幾乎只是一種複合式、商務式的存在:上島咖啡、名典咖啡、我家咖啡、左岸咖啡……這些店名似乎就是我們對咖啡的全部了解。
羅小a因為在光合作用的咖啡館工作了三年,又受到了「啟蒙店」黑糖的影響,對「自己要開一間咖啡館」的想法越發明確了起來,從廈大畢業後,就在這些「商務咖啡館」聚集的地方開了一間僅有30平米的咖啡蟲。
「當時很流行『網蟲』『書蟲』『XX蟲』這樣的稱呼,形容對一件事很入迷。另外,蟲子是很小的動物,而我的店和旁邊這些大咖啡館比起來,不管是面積還是名聲,就是一個像『小蟲』一樣的小店,所以就起了這個名字。」
因為咖啡蟲的風格和調性,在當時很少有廈門本地人會進到這樣一間咖啡館消費。「常常聽客人說,雖然在這條路上來來往往好幾年,但卻一直不知道這裡有家這樣的小咖啡館。」
羅小a說,最開始因為店鋪面積太小,就把門開在了側邊,所以很多人會對這家沒有門的店一頭霧水。「後來我的店擴大了一點,朋友就建議我把門換個位置,但我反而又不太想了,我突然覺得讓大家來找門也還挺有趣的。」可能在羅小a心裡,這也算是她對客人的考驗,找到了這扇門,踏入了這扇門,你和咖啡蟲的故事才能開始。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照片和留言,都是客人留下的
說到和客人的故事,那真的太多了。用羅小a的話說,如果沒有遇到這麼多好客人,咖啡蟲也不能堅持15年。尤其是現在店裡的部分甜品、餐點還都是來自客人的獨家配方!
「很多客人常常在我這坐一整天,但最初我的店裡只有咖啡,其他東西我也不會做,所以他們要是肚子餓了就很不方便。」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客人們紛紛想招兒「解救自己」,於是把自己喜歡吃的餐點教給羅小a。
黑椒意面
比如店裡的黑胡椒雞排飯,是一位臺灣客人帶來的,他不但教給羅小a要怎麼炸出好吃的雞腿排,還仔細地把臺灣的黑胡椒醬還原,甚至親自從臺灣帶來食材。
店內的招牌:咖啡凍,用8個小時萃取而成的冰滴咖啡,加入天海菜粉做成凍,吃起來冰爽嫩滑
還有一位義大利客人覺得這裡的咖啡很棒,但遺憾的是缺少一些甜品搭配,於是就想起了自己家裡做的提拉米蘇。要知道在義大利,每個家庭都有一套自己的甜品法典,這位義大利客人特地把七十歲的外婆從義大利帶到廈門,只為了讓外婆親手教羅小a怎麼做提拉米蘇。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提拉米蘇也早就成為了咖啡蟲的招牌,但羅小a說起這件事依然還是很興奮,這些客人帶給她的驚喜實在太多。
提拉米蘇看起來雖然沒那麼精緻,那是因為在配方上沒有使用塑形劑,放置久了還會化掉,真的就像是自己家裡做出來的一樣健康美味
當然,一間咖啡館裡少不了的精品必是咖啡。咖啡蟲主打虹吸壺煮製咖啡,這雖然是比較老派的手法,但實際上要比手衝咖啡更考驗咖啡師。
15年來,店裡的菜單都用著手繪的版本
提起咖啡,就像提起了羅小a的初心,店裡的每一杯咖啡都必然是用心出品,裡面除了對品質的追求,也還包含著羅小a自己對每一款咖啡的理解和翻譯。
「曼特寧是賣的最多的,所以它和我的店息息相關,昨天我自己煮了一壺,可能是我比較久沒有自己煮了,喝完一口就瞬間覺得想到了很多客人,甚至很早以前在店裡發生的事都湧現在我腦海中,這種感覺太美好了,所以我覺得我昨天喝了一杯非常棒的曼特寧。還有這款愛爾蘭,因為以前看過痞子蔡的《愛爾蘭咖啡》,裡面說愛爾蘭咖啡裡要加一滴眼淚,所以我就覺得它非常浪漫。也有客人問我們家的愛爾蘭咖啡有沒有眼淚,我說眼淚是沒有,給你加點鹽巴倒是可以,哈哈哈。」
在和羅小a聊天的過程中,她一直都保持著溫柔的笑容,滔滔不絕地講著和這家店有關的故事,我們坐在格子窗邊,陽光正好透著窗邊的綠蘿藤蔓照進來。客人們都會主動和她打招呼,像是相熟很久的老朋友。
她會指給我看店裡的哪個物件是什麼客人送的,有從巴西狂歡節帶回來的面具、有義大利背回來的咖啡壺、有各色照片和小紙條,甚至有客人送的已經乾枯了的花。羅小a坐在其間,說著自己可能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因為她畢業15年來就只擁有過這間小咖啡館。但其實我想說,她的富足,我在踏入這間咖啡蟲的時候,就看到了。
ADD__
蓮嶽路1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