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發布

2021-02-15 生態環境監測

前 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保護地下水環境,防止地下水汙染,保障人體健康,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地下水環境監測點布設、環境監測井建設與管理、樣品採集與保存、監測項目和分析方法、監測數據處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以及資料整編等方面的要求。 本標準是對《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HJ/T 164 -2004)的修訂。 本標準首次發布於 2004 年,原標準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本次為第一次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增加了飲用水源保護區和補給區、汙染源及周邊等區域的地下水監測點的布設; ——取消了地下水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指標等相關內容的規範性附錄; ——補充完善了環境監測井的建設與管理、樣品採集、監測項目、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相關內容。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HJ/T 164 -2004)廢止。 本標準的附錄 A 為規範性附錄,附錄 B~附錄 F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 本標準生態環境部 2020 年 12 月 1 日批准。 

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部分文章內容收集於網絡,目的在於分享傳遞信息給關注者,如有侵犯原作者權利情形,煩請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支持!

轉載請註明:來自生態環境監測公眾號



專注於為全國30餘萬環境監測從業者服務

很多好資料等你來看

相關焦點

  • 關於發布《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發布《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 2021年3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標準 | (HJ 164-2020)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標準號:HJ 164-20202020-12-01 發布      2021-03-01 實施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保護地下水環境
  • 附《全文》|《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發布, 2021 年 3 月 1 日起實施
    前 言本標準規定了地下水環境監測點布設、環境監測井建設與管理、樣品採集與保存、監測項目和分析方法、監測數據處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以及資料整編等方面的要求。 本標準是對《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HJ/T 164 -2004)的修訂。 本標準首次發布於 2004 年,原標準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HJ 164-2020代替 HJ/T 164-200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標準號:HJ 164-2020代替 HJ/T 164-2004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 常見空氣和廢氣環境監測規範和標準
    本文主要匯總一些常見環境監測空氣和廢氣監測規範和標準,以便大家查閱。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跳轉百度網盤(fhx7)下載。1.
  • 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環境人要做好這些準備...
    監測事權上收的整體方向是國控點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負責,省控點由省級監測站負責,具體監測任務可引入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去完成。目前,已安裝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的地表水國控點基本是委託第三方運營商負責運維,但是採用手工監測的國控點該如何操作的方案還在討論階段。
  • 環境監測-空氣監測
    一個全面的環境監測計劃應當包括活性和非活性空氣微粒的常規監測。活性微粒通常是無菌產品生產環境最關注的,但是,非活性微粒也應作為環境控制系統功能的一項可靠指標進行監測。來自人的活性細菌通常與皮屑有關,所以更高的非活性粒子數可能表明增加的活性粒子數。
  • 水利部:八成淺層地下水不能飲用,你還拿身體做過濾器嗎?
    水利部最近公開的2016年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以下簡稱《月報》)顯示,全國地下水普遍「水質較差」。《月報》還顯示,主要汙染指標中「三氮」汙染情況較重,部分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汙染。本輪全國範圍內的監測,正是按照2011年公布的《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的部署,為摸清地下水汙染的「家底」,規劃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
  • 地下水的問題不止在平原
    地下水超採治理和汙染防治已成為近十年國家治水的重點之一。
  • 一圖 八成地下水不能喝?真相在此!
    這是媒體根據水利部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數據而做出的報導。今天下午水利部回應稱:報導引用數據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區淺層地下水的監測數據,並非當前地下水飲用水的主要水源。也就是說,目前地下水飲用水源主要取自深層地下水,而不是淺層地下水。那什麼是淺層地下水?
  • ICAS英格爾認證檢測集團專家解析生態環境部發布揮發酚新標準
    據悉,生態環境部在近期發布了2018年第72號公告,並印發了三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其中HJ 998-2018《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酚的測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規定了土壤和沉積物中揮發酚含量的檢測技術,且該標準將於2019年6月1日正式實施。
  • 地下車庫需要做環境監測嗎?_地下車庫環境監測系統
    打開APP 地下車庫需要做環境監測嗎? 為達到更好的地下停車場等特殊環境監測的複雜需求,建大仁科針對地下車庫設計了地下車庫環境監測系統,系統包括PM2.5/PM10傳感器、二氧化氮傳感器、硫化氫傳感器、臭氧傳感器、一氧化碳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等氣體傳感器以及LED
  • ISO 9001:2015新版標準正式發布!
    ISO9001:2015新版標準。9月23日,萬眾矚目的ISO 9001:2015新版標準正式發布!宣告著第三代管理標準(G3)時代如期應境而來。此次發布的新版標準較之前版本變化巨大。同時,ISO 9000 中所定義的對於理解 ISO 9001 至關重要的術語也已被修訂,且此標準於9月23日與ISO 9001同時發布。自2000年以來,我們開展業務的方式已經發生巨變。我們能夠即時訪問信息,對我們所供職的組織有更高期望,同時還不得不應對更複雜的供應鏈以及全球化充滿競爭的經濟環境。ISO 9001:2015 的改版充分考慮了上述因素。
  • 省環境監測中心推出「浙江空氣品質」APP 為全省手機空氣品質數據唯一官方發布渠道
    浙江空氣品質」APP平臺是由浙江省環保廳官方指定的全省城市空氣品質發布系統,是全省手機空氣品質唯一的官方發布渠道,數據由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提供,APP平臺將實現24小時實時動態更新。浙江環保新聞網2月2日訊(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邵甜)今天,記者從浙江省環保廳獲悉,我省環境監測中心首次推出一款名為「浙江空氣品質」的APP,該手機應用軟體是全省手機空氣品質數據唯一官方發布渠道。
  • 水質pH 值的測定新標準發布,與原來相比有哪些變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近日生態環境部批准《水質 pH值的測定
  • "常州外國語學校毒地事件"調查結果:校園環境是安全的
    3個多月的調查,26日經常州市政府向新華社發布調查結論:常州外國語學校的環境是安全的。為判斷常外校園環境是否受到原常隆等三家化工企業場地的影響,環保調查組對常外校園空氣、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現狀開展了監測評估。對揮發性有機物等4類90項指標監測結果表明,校園與清潔區對照點青楓公園空氣狀況無明顯差異。對245項土壤和283項地下水指標監測結果表明,均未檢出氯苯類、四氯化碳、農藥類等「常隆地塊」的主要特徵汙染物,表明未受到「常隆地塊」的汙染影響。
  • 保護環境 諾藍在行動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關愛自然,刻不容緩」是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
  • 徵求意見 |《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環境空氣臭氧傳遞標準逐級校準技術規範》
    本標準是對《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 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 653-2013)的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術語定義中增加了「動態加熱系統」、「揮發性補償系統」和「實際狀態」,並將 本標準性能檢測中顆粒物的濃度值由標準狀態下濃度值修改為實際狀態下濃度值;
  • 德潤達強勢助力中國環境監測總站PM1試點比對監測工作
    為更好地指導相關環境監測工作,為國家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技術支持,落實李幹傑部長調研總站時關於「儘快開展環境空氣PM1監測研究」的指示精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開展了環境空氣PM1試點監測工作。以期評價不同原理不同廠家PM1的數據可比性、不同地域PM1監測方法的差異性以及自動監測與手工採樣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建立環境空氣PM1自動監測技術標準和規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