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急性破壞和溶解,釋放大量肌紅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細胞內容物,進入外周血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突發的肌肉疼痛、肌無力、尿呈醬油色。它最大的危害是,如果釋放入血的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
一般來說,橫紋肌溶解症主要是由於擠壓、外傷、劇烈運動等因素造成的肌肉損傷引起的,此外,一些對肌肉產生損害的病毒、降脂藥、β2受體激動劑、苯丙胺等藥物及毒品也會使肌肉溶解。近年來我國也發現由於進食小龍蝦引發的橫紋肌溶解症的事件,小龍蝦和橫紋肌溶解症可能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還沒有足夠證據確定小龍蝦或「洗蝦粉」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病極快,病例潛伏期最短為5小時,最長為13小時,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因此,如果吃完小龍蝦的24小時內,出現全身酸痛乏力的現象,一定要及時就診。
專家提醒,安全吃小龍蝦,鮮活清潔最重要,需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1.在外就餐吃小龍蝦時,應選擇持有有效期內《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消費;網絡訂購小龍蝦時,也要確認供餐單位的有效資質。不購買無證經營單位的小龍蝦,不要在街頭流動攤點購買小龍蝦;不要自行到江邊或河溝捕撈野生龍蝦進食。
2.可反覆用清水換洗。烹飪前需先將小龍蝦洗淨。可將買來的小龍蝦放在乾淨水體中養殖,不斷換洗,直到水體較為清澈。
3.確保完全熟透。千萬不要生吃或食用未熟的小龍蝦,需確保其完全熟透。可先用油炸再清炒,水煮也應保證10分鐘以上,達到高溫消毒效果。
4.不吃頭部,不吃死蝦。烹調後的小龍蝦如有濃烈腥味、蝦體散開發直、肉體鬆軟無彈性、顏色變暗且殼身有較多的黏性物質,很可能是死蝦。
5.進食有度。一次大量進食小龍蝦可能存在誘發橫紋肌溶解綜合症的風險,小龍蝦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豐富的嘌呤核苷酸,多吃會誘發痛風,如果再搭配啤酒更會導致尿酸增高更快。過敏體質的人儘量不要吃小龍蝦。
在「食安香洲」公眾號頁面點擊「微互動」,選擇「微調查」可參與《您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調查,感謝您對我區食品藥品監管和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的支持!編輯:食安香洲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後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
如果覺得小編寫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