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以來,安徽各地先後發生強降雨,已陸續造成各地不同程度受災。隨著洪澇災害的發生,長江內河、鄰近池塘、河溝裡野生小龍蝦也隨之增多,導致因食用野生小龍蝦而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風險增大。
哈夫病指患者食用水產品24小時內出現的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症候群。● 世界上首例哈夫病發生在1924年夏秋季節波羅的海哈夫海濱,在此後9年的每年夏秋季,先後發現了約1000例哈夫病患者,這些病人均與食用淡水魚有關。
● 1984~1997年,美國報導與食用水牛魚相關的12例哈夫病病例。
● 2000年後,我國部分地區和巴西也相繼報導了由食用水產品導致的哈夫病病例。
● 2016~2017年,江蘇、湖北和安徽等地共報告了1千多例由食用小龍蝦導致的哈夫病病例。
● 2016年我國安徽、江蘇、湖北、江西等省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導致哈夫病病例明顯多於往年。
典型症狀為肌肉痛、乏力、腫脹、呼吸困難,
噁心嘔吐,棕色尿等。
實驗室檢查為
不同程度的血漿肌酸激酶和肌紅蛋白增高。
如果及時治療一般很快就可以恢復
個別病例病情較重
可引起腎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
目前關於因進食淡水水產品
所致哈夫病的發病機制尚未確定
(具體和淡水水產品體內的哪種成分有關尚不清楚)
有研究表明大量飲酒、過量運動、中暑、
藥物(如他汀類)等
和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有一定的相關性。
我國2016年~2017年共報告哈夫病
確診病例一千多例
其中97%以上和小龍蝦相關。
病例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
主要發生在夏季
20~49歲人群為高危人群
女性患者比例高於男性
2.選擇新鮮的小龍蝦。新鮮的小龍蝦鮮亮飽滿,肉質緊,而且有一定的彈性和嚼勁,燒熟後身體是彎曲的。
3.烹飪時應燒熟煮透。由於小龍蝦在自然環境生長,其體內可能存在細菌和寄生蟲,且龍蝦外殼較硬,不容易蒸煮,所以烹飪時應蒸煮時間長一些,以有效殺滅細菌或寄生蟲。
4.進食龍蝦量要有度。一次大量進食小龍蝦可能存在誘發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風險。因為肝臟和蝦鰓等組織都位於蝦的頭部,因此建議不吃蝦頭,同時抽掉尾部蝦線(腸道)後進食。
5.凡進食水產品後24小時內出現不適,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並說明進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