杧果?啥?錯別字!
你才錯別字!
實話告訴你
你不認識我那是正常
但是我的小名——芒果
你總該認識吧?
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
杧果!才是我的大名!
不信你看
在《現代漢語詞典》裡,「杧果」才是首選詞。
而「杧」是專門為「杧果」(mango)造的一個字,是為說明「杧果」是木本植物。
又稱馬蒙、抹猛果、莽果、望果、蜜望、蜜望子、莽果、芒果等。
產自熱帶,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四川、福建、臺灣等地。
杧果為熱帶良好的庭園和行道樹種,其果實為著名熱帶水果。
高大喬木,高10-20米;樹冠球形,常綠,鬱閉度大。
樹皮灰褐色,小枝光滑無毛。
葉薄革質,常集生枝頂,葉形通常為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
圓錐花序,多花密集,花小,黃色或淡黃色,花盤膨大,肉質。
核果大,腎形;成熟時黃色,中果皮肉質,肥厚,鮮黃色,味甜,果核堅硬。
作為著名熱帶水果,杧果果實汁多味美,還可制罐頭和果醬或鹽漬供調味,亦可釀酒果皮入藥,為利尿峻下劑,"凡渡海者食之不嘔浪"
果核還可疏風止咳。
1、樹幹挺拔、樹形端正、分枝點較高、冠幅較大、枝葉繁茂、蔽蔭度好
2、為常綠樹種,形態優雅
3、環境適應性高抗逆性強,不易風折且長壽
4、易栽植、易萌生、易管理
杧果屬於嶺南鄉土樹種,是該地區常見的園林樹種,在園林用途上有以下幾種:
然而,作為一種果樹,杧果在行道樹的應用方面也存在問題。其在結果成熟期間不僅影響道路環境,還有可能引發路人採摘擾亂交通秩序或造成安全問題。
近年來,路人在道路邊私摘杧果發生意外的案例在珠三角各市頻發。
「行道樹果實與一般果園的果實品質不同,是經過改良的品種,生長旺盛,但果實味道酸澀,味道較差。」一位園林部門的林業專家提醒道。且行道樹常常受到汽車尾氣汙染,果實難以保證安全性。另外,杧果樹結果時,樹幹會變得更加脆弱,樹枝難以承受成年人的體重,強行採摘易發生意外。
為防止意外事件的出現,近年來,多地的城市園林處採用噴灑特殊藥物的方法,使芒果樹「節育」,令其只開花不結果。
杧果因其適應性高,生長速度快,對區域環境改善能力強,也常被作為風景林木類樹種,廣泛地配置種植於建築物、公園、草地周圍。
杧果壽命可長達數百年,100-200年生樹仍能開花結果,我國海南、雲南都有100-200年的杧果古樹。
在雲南保山隆陽區,當地彝族傣族的村民還將杧果古樹視為「守護神」,世世代代相伴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