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跟小編有著同樣的困惑,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碩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切實提高高鐵配套服務質量的建議」,其中就包括站位票和座位票的票價建議!
郭代表認為:
高鐵的定價考慮國內實際情況,考慮到乘客的承受能力,站票和座票的價格依然相同,就顯得不太合理。更多地發揮服務本質,讓利於民。
這一建議提出後,迅速竄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一開始,評論區還呈現出支持的場面:
但緊接著,就有不少網友站出來「反對」:
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捋清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有「站票」?
在鐵路運輸旺季時,為了解決運能不足而折中的辦法就是:在保證列車安全的前提下加售無座票,把儘可能多的旅客及時送回家,因而有了站票。
「因為鐵路運輸是有淡旺季之分的,要是遇到了淡季,設立站票,而且價格還便宜,那麼對於很多短途的人們來說,肯定大部分都選擇站票了,那麼坐票就多出來很多,二等座就會空出來,而有很多人就會抱著僥倖心態,以站票的價格享受坐票的待遇,這是對於鐵路運輸方面的一個損失。」,一位鐵路工作人員如是說。
我們都知道,很多短途的高鐵票還是比較便宜的,但是因為長期運行,列車和軌道還有其他設施是肯定需要精心維護的,所以現在導致鐵路經濟方面是虧損狀態。要是撞上了高峰期,貨運對客運避讓,對這一部分收益有影響,要是還把站票價格定得低一些,那麼必然會影響鐵路局的整體營收。
總的來說,站票和二等座票是一個價格,這也是本身的需求所決定的,一方面是乘客的需求,一方面是鐵路交通運輸的經濟來源要求。
有人說的這樣一句話,小編覺得很形象:鐵路出售的是運輸服務,座位是送完為止的獎品。這樣就可以理解了。
還有一位網友的評論,他說:我寧願座票和站票價格一樣,否則,我老爹過年回家就永遠不會坐著了。
莫名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