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發布,近日,深圳市兩名計程車司機因電量不足而拒載,結果被執法人員罰款1000元。
兩位的哥滿腹委屈,有乘客自然求之不得,拒載也是無奈之舉,只是因為所駕駛的電動計程車的剩餘電量不足,不得已才讓乘客選乘其他車輛。
兩名的哥申請了行政複議,要求撤銷深圳市交通局對他們的行政處罰。
今日,廣州日報持續跟蹤報導,「電動計程車拒載遭罰」已聽證。
深圳市司法局行政複議處處長:對於計程車剩餘電量確實無法滿足到達目的地,或者到達目的地後無法充電返程等情形,要實事求是,不宜一罰了之。
執法人員代表:不得以計程車電量不夠等理由拒載。
計程車行業代表:建議執法人員查拒載要考慮電量問題。
汽車製造商代表:深圳充電設備能滿足「藍的」充電需求。
這根本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近年來汽車行業電動化是熱搜詞,燃油車銷量大跌,新能源汽車順勢而行,今年仍然保持著良好勢頭。
從環保方面,用電能代替傳統的汽油和天然氣,可以有效減少大氣汙染,對於環境保護而言好處是不言而喻。
目前汽油價格再次高漲,油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相比之下電的價格更低。
雖然存在優勢,但相比之下,其實是弊大於利。
當今電動汽車面臨的最大問題無疑是行駛裡程,計程車司機的收入與行駛裡程有密切相關。
且更車價格更高,計程車作為營運車輛,選擇價格較高的新能源電動車型顯然不太實際。
使用新能源計程車,出車前就得把電充滿,為了保證最大裡程,駕駛時還不能使用空調,只敢跑中短途,距離稍微長一點就很可能會沒電,要是拒載,影響乘客出行,萬一遇上脾氣不好的暴戾乘客,不是又要被人身攻擊,還要被高額罰款。
還有充電難的問題,在充電樁數量不夠的情況下,充電不是得排隊。
電動汽車一旦更換電池則需要一筆高額的開銷,廢舊電池中還含有汞和重金屬鉛,洩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汙染,損害人體健康。
這到底是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還是在加劇資源的浪費和枯竭?
還有安全的問題,尤其是酷暑的盛夏,經常有電動汽車發生自燃的事故。
電動汽車還有輻射,長期使用會對計程車司機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如果行駛在高速路上突然電量不足,車輛只能慢速前行,將會發生什麼樣嚴重的後果?
那些被罰款的的哥,真是冤大頭,他們又做錯了什麼?
那些執法人員只會等乘客舉報計程車司機拒載,然後堂而皇之的罰款,你要是委屈抱怨是因為電量不足,他們就會搬出相關條例,不得以這個理由而拒載。
拒載一次就要罰1000,一個月下來,別說賺個養家餬口的錢,連罰款都不夠交。
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血汗錢被強制收進了執法部門的口袋裡,被他們瓜分在豪華包房裡縱情享樂。
計程車司機們在烈日風雨下奔走,就是為了餵飽那群野狼嗎?
環境保護問題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但是把傳統計程車更換成新能源電動計程車,根本就是變著花樣榨取勞動人民的辛苦錢。
別高舉「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旗幟,裝大愛的羊羔,其實背後在貪婪的數著人民幣,吮吸著計程車司機們的鮮血,且永不滿足。
給我們的計程車司機留一條活路吧,舉頭三尺有神明啊!
長按二維碼
永遠不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