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無意中再次翻看到了張震嶽在演唱會上唱《思念是一種病》。
他強忍著痛苦,哽咽著說,「獻給我們愛過的人」。
愛過,就是已經不再擁有。
(一)
《思念是一種病》收錄在張震嶽2007年同名專輯中,翻唱自齊秦的同名歌曲。
這首歌由張震嶽和蔡健雅合作,不過蔡健雅的聲音只有在副歌的和聲中才有出現。
相比於齊秦版本的舒緩纏綿,張震嶽的版本則輕簡直接。伴著張震嶽的rap,一個和弦一直在背景音樂中循環,用他獨特的嗓音,訴說著心中的思念。
(二)
張震嶽與蔡健雅
張震嶽創作這首歌,是為了紀念他自殺的前女友陳芸凡。
倆人交往半年,時間不長,但卻足夠刻骨銘心。
名人的戀愛,總是有著太多利益與思考。
陳芸凡一直體諒張震嶽的名人身份,事事為他著想,用她瘦弱的肩膀保護著她愛的男人。
只是,張震嶽太過忙碌,讓她感覺不到自己女友身份的存在。
她感覺自己不適合這個社會,最終抑鬱選擇上吊自殺。
「為何總是在犯錯之後,才肯相信錯的是自己」
之後張震嶽創作了這首歌,來紀念這個愛過的女孩。
(三)
歌曲的前奏,悠揚而深沉。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高中的某個早晨。
我喜歡在起床時打開桌上的收音機 ,那天正好聽到了這首歌,然後就被這個前奏俘虜了。
那會聽的是旋律,而現在去聽,則是聽著自己的青春與故事。
(四)
「當你在穿山越嶺的另一邊,我在孤獨的路上沒有盡頭」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即使曾經多麼相愛的人,終究還是分道揚鑣。
一個人的路最難走,而孤獨這條路,真的會漫長而沒有盡頭。
越孤獨,越思念。
(五)
「一輩子有多少的來不及,發現已經失去最重要的東西,恍然大悟早已遠去」
我們一直以為擁有就會長久,卻不知道任何東西終是有期限的。
「汲汲營營忘記身邊的人需要愛和關心」
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比如父母的愛,比如對象的愛,因為總是取之不盡,就以為用之不竭。
然後我們會無視,會揮霍,直到哪天沒有了,才發現這才是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他們說這就是人生」
失去後,才會痛徹心扉。
(六)
「藉口總是拉遠了距離,不知不覺無聲無息 」
藉口,常常會是感情的裂縫,將本是在一起的感情,撕裂分離。
「我們總是在抱怨事與願違,卻不願意回頭看看自己
想想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蠢事情」
終究,我們喜歡找別人的過錯,而不願自檢。
於是當失去變成現實時,終究只能,
「只是會想念過去的一切,那些人事物會離我遠去,而我們終究也會遠離變成回憶」
(七)
思念確實是一種病,但我們不能久病其中。
「別讓不開心的事 停下了腳步」
「就怕你不說 就怕你不做」
「別讓遺憾繼續 一切都來得及」
(八)
一個人的夜裡,躺在床上,戴上耳機,閉上眼睛,靜靜聆聽。
故事越多的人,會越鍾愛這首歌。
只是希望,別讓遺憾繼續,一切都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