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下尿路感染逆行累及腎臟所致,依病程和病理變化不同而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腎盂腎炎:表現為間質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及微小膿腫形成。慢性腎盂腎炎:病理特點為腎臟體積變小並不規則疤痕形成而於表面出現多發深淺不同的凹陷,嚴重者雙腎萎縮。急性腎盂腎炎:平掃大多數表現正常,少數可見腎臟增大;增強掃描早期由於腎血管分支痙攣,表現多個楔形低密度區。慢性腎盂腎炎:平掃可見腎體積變小,腎實質變薄,腎表面有多發深淺不等切跡,不宜增強掃描。
圖 1 急性腎盂腎炎
圖 2 慢性腎盂腎炎
腎膿腫的 CT 表現因病情而異。
圖 3 腎膿腫
佔腎臟感染 0.6%~1.4%,是一種罕見的、嚴重的慢性腎臟炎症,可產生瀰漫性腎實質破壞,中年女性好發,單側腎臟受累多見。臨床表現大多為腎區疼痛及反覆發作的尿路感染、發熱、不適等。常合併有尿路結石。CT 表現分瀰漫型和局灶型:
1. 瀰漫型:腎臟體積增大,輪廓不規整;集合系統可見結石影;腎實質內多發囊性佔位,多以腎盂、腎盞為中心;腎周受累。2. 局灶型:局限性囊狀病灶(壞死、出血),增強掃描可見膿腫壁強化,可有結石,常伴腎周受累(此型需要與腎腫瘤、腎結核、腎膿腫鑑別)。
圖 4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
患者免疫力低,結核桿菌量大,經過腎小球過濾到達腎髓質引起結節增生和組織破壞。結核結節互相融合,中心壞死形成乾酪樣病變。乾酪樣物質液化腎盞腎盂形成空洞,與之想通的腎盞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形。CT 表現依病變發展階段不同而異:
1. 早期:腎實質內低密度影,邊緣不整,增強掃描其壁呈環狀強化,並可有對比劑進入(結核性空洞)。2. 進展期:破壞的腎盞腎盂狹窄,部分腎盞乃至全部腎盞、腎盂擴張,呈多個囊狀低密度影,CT 值略高於水,腎盂壁增厚。
圖 5 腎結核
圖 6 腎自截
編輯:於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