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是一位哺乳期的媽媽。為了催奶,她從菜場買回了兩條小黃魚。
回家之後,她發現這兩條魚的身上特別黃。用手指撓一下,指甲都被染黃了,她用棉球擦了一下魚身,嘿!這顏色掉的更明顯了!
吳女士買魚的農貿市場,多家攤位都有這種魚售賣,按個頭大小,從13元到18元一斤不等。吳女士說,當時自己買的是18元一斤的這種。
商販撩起一條昂刺魚(小黃魚),魚肚上果然是金黃色的。商販說,這種黃色的魚更好。
記者一再追問魚身為什麼會這麼黃?商販又改了口:這個不黃的!
商家遮遮掩掩的背後藏著什麼的秘密?
根據線索,記者來到了昂刺魚(小黃魚)的產地之一,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鎮。
當著記者的面,養殖戶徐師傅從一個蛇皮袋裡倒出來一桶飼料。往魚塘裡一倒,不出幾分鐘,就聚集了很多昂刺魚。
雖然只是昂刺魚的魚苗,但是這些小魚苗的外皮上已經顯現出很清晰的黃色黏膜了,和吳女士買到的昂刺魚掉下來的顏色一樣。
為什麼徐師傅飼養的昂刺魚顏色會特別黃?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鎮養殖戶 徐師傅:
加黃料,有一種料的,你不能吃另外的飼料的,吃了另外的飼料顏色要變的。
隨後,記者在當地找到了魚飼料銷售點,說起徐師傅提到的黃料,銷售點的老闆說,其實就是黃色素。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鎮某飼料銷售點老闆:
它(魚身體)本身裡面是不含黃色素的,(吃飼料)有了黃色素就不一樣。野生環境下昂刺魚自然生長,它是有點黃,這麼吃下來,這個(人工餵養的)昂刺魚跟野生的一樣。
那麼,這些掉色的黃色昂刺魚可以放心食用嗎?記者諮詢了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病害防治研究室主任薛暉。
「昂刺魚的皮色,與其食性相關。」薛暉首先解釋,「現在大部分昂刺魚是人工養殖的,由於飼料比較清淡,所以魚體色淡,呈青黑色。但野生的昂刺魚是雜食的,比如玉米吃得多了,體色就會發黃。」不少商家認為,黃色的昂刺魚更好賣。
「現實中,養殖戶會在飼料中添加玉米粉,這樣養出來的魚體色鮮亮,更加好看。」薛暉認為,如果添加玉米粉,對人體無害。
「我們也聽說過,有些養殖戶會在飼料裡添加食品級色素。」薛暉表示,既然是食品級的,對人體也不會有危害,「現在都是大型養殖,還沒聽說有養殖戶鋌而走險添加工業色素。」
那麼,黃色的昂刺魚掉色正常嗎?
薛暉表示,從生物學上來說,皮膚掉色是不正常的,「但昂刺魚的黏液也是黃的。簡單的測試,並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薛暉建議,市民購買昂刺魚時可挑些顏色淡,個頭小的,如果實在擔心,可以將其送往理化測試中心,得到最權威的檢測結果。
專家表示,一般昂刺魚的黃色素是附著在淺表層皮膚上的,不太可能被擦掉。因此,吳女士所購買的昂刺魚很可能就是色素餵養的。
色素如果在體內積累的太多,就會對人的臟器造成一定的負擔,會影響兒童的 智力發育,還可能造成多動症。
所以挑選昂刺魚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尤其是哺乳期的媽媽們,不要挑顏色特別黃的,個太大的也儘量不要購買。
來源:江蘇新聞、金陵晚報、網絡
小編:王瑞 校對:田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