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閱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2021-02-13 樂享數學世界

內容:四年級上冊第17頁「你知道嗎」---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教學目標:了解阿拉伯數字的由來;通過數學史料學習,學生對於數學的歷史更加感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我們把計算數字1、2、3、4、5、6、7、8、9、0叫做「阿拉伯數字」。

實際上,這些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創造出來的,它源於印度。那麼,為什麼又把它叫做「阿拉伯數字」呢?

 公元7世紀,團結在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徵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經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主都獎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非常繁榮,特別繁榮的是東都——巴格達。西來的希臘文化和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匯集到這裡來了,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消化,從而創造了獨自的阿拉伯文化。在公元750年後的一年,有一位印度的天文學家拜訪了巴格達王宮。他帶來了印度製作的天文表,並把它獻給了當時的國王。印度數字1、2、3、4……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算法)也正是這個時候介紹給阿拉伯人的。

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它的優點遠遠超過其他的計數法,所以很快由阿拉伯人廣泛傳播到歐洲各國。在印度產生的數字被稱做「阿拉伯數字」的原因就在於此。 

古代印度人創造了阿拉伯數字後,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出了《算盤書》,在這本書裡,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詳細的介紹。後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只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所以便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以後,這些數字又從歐洲傳到世界各國。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本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現在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相關焦點

  • 數字用法:用英文單詞還是用阿拉伯數字?
    點上方藍色「簡潔的原理」直接關注看到《中國日報》上這段文字的數字開頭,就順便講講英文裡數字的最基本用法。
  • 阿拉伯數字和印度數字,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一、「阿拉伯數字」和「印度數字」提起阿拉伯數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0、1、2、3、4、5、6、7、8、9」,有讀者知道,阿拉伯數字最早是古印度人發明的
  • 史料閱讀:時區的劃分
    ——時區的劃分教學目標:介紹時區的由來,並了解時區劃分圖,明白北京時間的由來。    時區劃分    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不便。
  • 大徵服:阿拉伯帝國的崛起
    破譯阿拉伯帝國迅速崛起、席捲近中東的歷史密碼挖掘埋藏在劍與火之下的深層原因
  • 22個阿拉伯國家首都名稱的由來【漲知識】
    阿拉伯國家共有22個,分別是:亞洲敘利亞~大馬士革、黎巴嫩~貝魯特、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約旦~安曼、伊拉克~巴格達、沙特~利雅得、巴林~麥納麥、科威特~科威特城、卡達~多哈、阿聯~阿布達比、阿曼~馬斯喀特、葉門~薩那非洲埃及~開羅、利比亞~的黎波裡、
  • 公文寫作:公文中數字的使用規範
    而在這其中,關於公文寫作的數字是使用漢字還是阿拉伯數字是一個比較難以區分的重要知識點。下面我將把這一部分的相關知識點給大家梳理一下,以便大家熟練掌握、準確備考。一、一般原則現代公文一般要求準確、簡明、樸實、莊重,而其中一般出於數字精準需要,我們會使用阿拉伯數字;但是,有些歷史文法習慣以及出於典雅的需要,我們習慣使用漢字表數字。
  • 日常生活實用工具:數字/人民幣大寫轉換查詢
    一、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到「元」為止的,在「元」之後,應寫「整」(或「正」)字,在「角」之後,可以不寫「整」(或「正」)字。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後面不寫「整」(或「正」)字。二、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後面不寫"整"(或"正")字。
  • 史料講述外交舞臺背後(1)日本投降書籤字有空白欄
    還有史料詳細記下了佩裡乘坐「黑船」到來之際的路線和時間。可以看出德川幕府的強烈興趣。   日本外務省1976年啟動了外交文件的公開。原則上公開擬定後過去30年的文件。還可以閱覽標有「極秘」的會談記錄和外交當局間的溝通。通過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的主頁,也能閱覽很多史料。   在外交談判中,本國和對手國都需要作出讓步。
  • 國慶節的由來
    每年10月1日是國慶節,是祖國的生日,大家知道國慶節的由來及意義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國慶節的由來及意義,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國慶節的由來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 神秘的阿拉伯女人
    男人身著拖地白長袍,女人天天是黑長袍,面紗將女人臉部裹得嚴嚴實實,只留下一 雙明眸大眼睛。 在公共場合裡,女人決不輕易與外人講話,她們似乎與五彩繽紛的現代女性社會離得很遠,所以,阿拉伯女人既很漂亮、又顯得異常神秘。
  • 人教版:九上歷史第12課《阿拉伯帝國》精品課賞析
    學習目標:1.認識阿拉伯半島所處的地理位置,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過程;2.了解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過程
  • 北二外阿拉伯部成功舉辦2016阿拉伯語英語展示大賽
    قد تمّ النّجاح في إقامة مسابقة عرض المواهب باللغتين العربية و الإنجليزية لكلّيّتنا عام2016為加強學生們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及更進一步提高阿拉伯語
  • 名人勵志故事:難民營走出「阿拉伯偶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事故集」,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
  • 市民捐贈1933年版圓明園遺址實測圖,將存入圓明園數字檔案館
    圓明園管理處副主任李向陽表示,這張實測圖是了解民國時期圓明園地形地貌的珍貴史料,圖中所繪山形水系、橋涵位置等分布格局最接近原狀,且第一次轉繪了樣式雷的建築平面圖,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李向陽表示,下一步管理處會將該實測圖進行數位化處理,存放於圓明園數字檔案館,可供圓明園研究者共享信息。圓明園管理處希望社會各界提供更多圓明園流散文物及史料的線索,積極促進文物、史料的回歸。聯繫電話010-62543673。
  • 數字中的友情:親和數
    於是他就向畢達哥拉斯提出了疑問:「既然說『數為物源』,那麼世界上所有的事就都是數字決定的嗎?那我結交朋友時,數字又起了什麼作用呢?」畢達哥拉斯作出了近乎完美的回答,捍衛了他一生所深信不疑的信條,他回答說:「朋友是你靈魂的倩影,就像220和284一樣親密。」這就是有關親和數名稱的由來。後來,畢氏學派宣傳說:人之間講友誼,數之間也有「相親相愛」,就是出於這個典故。
  • 有一種甜蜜叫中東椰棗,有一種溫暖叫阿拉伯秋褲~
    關於阿拉伯國家,你都知道些什麼?石油?沙漠?炮火?大袍?好吃的、好玩的呢?
  • 在杜拜,已經很難找到阿拉伯咖啡了
    除了他們身上的阿拉伯傳統服飾,這群喝著美式咖啡的中東人,看起來和坐在露天咖啡館的歐美男女,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跟一百年前的阿拉伯祖先相比,可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葉門是咖啡的推手 身為世界上最早接觸咖啡的地區之一,中東人喝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5世紀。
  • 經濟學人 | 「阿拉伯之春」的十年寒冬
    他們對專制領導人和腐敗國家的憤怒隨著「阿拉伯之春」的到來而爆發。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和葉門的民眾發動起義推翻了四個獨裁政權。在那一瞬間,阿拉伯世界似乎終於迎來了民主。A decade later, though, no celebrations are planned.
  • 通知公告 | 第六屆「長三角」美國史論壇:史料開掘、視角更新與方法轉向
    第六屆「長三角」美國史論壇:史料開掘、視角更新與方法轉向尊敬的各位學界同仁、學友:2014年,首屆「長三角」美國史論壇在上海啟幕,迄今已有五屆論壇接續在滬浙皖等地舉辦,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美國史學同仁構築了一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推動美國史研究在史料開掘、視角更新與方法轉向等諸多方面實現突破
  • 美國「自由女神像」 本尊竟是名阿拉伯農婦
    美國National Park Service 近日研究發現,象徵自由與民主的紐約自由女神像的本尊,竟然是埃及的一名阿拉伯農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