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哥倫比亞大學薩賓氣候變化法律中心主任 麥可.傑拉德

2021-02-15 哥大全球中心



麥可.傑拉德(Michael B. Gerrard)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應用專業安德魯.薩賓講席教授,教授環境法、氣候變化法以及能源監管等課程。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薩賓氣候變化法律中心主任與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1979-2008年期間,傑拉德教授在紐約進行法律實踐工作,最近的職位是Arnold & Porter LLP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主管紐約辦公室的各項事宜。教授的實踐經驗豐富,曾負責過聯邦法院、州法院和行政法院的案件審理與上訴工作,還處理過大量交易與發展項目中與環境有關的事務,並向私營和公共部門的許多客戶提供過合規性建議。

Michael B. Gerrard, Andrew Sabin Professor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t Columbia Law School, teaches courses on environmental law, climate change law, and energy regulation, and is director of the Sabin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Law. He is also Chair of the Faculty of Columbia University’s Earth Institute. From 1979 through 2008 he practiced environmental law in New York, most recently as partner in charge of the New York office of Arnold& Porter LLP. His practice involved trying numerous cases and arguing many appeals in federal and state courts and administrative tribunals, handling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numerous transactions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providing regulatory compliance advice to a wide variety of clients in the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Named the leading environmental lawyerin New York, or tied for first, by Chambers USA

註:該獎項反映了律師在過去12個月內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包括出色的工作,顯著的戰略增長和卓越的客戶服務。

Note: The awards reflect notable achievements over the past 12 months including outstanding work, impressive strategic growth and excellence in client service.

After 9/11, as an environmental guide hired by Silverstein Properties to help rebuild the towers 

As a Lawyer helped stop the building of a Donald Trump luxury golf course where pesticides threatened to contaminate nearby drinking water

As an author or editor of seven books, includ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U.S. Law, hisbooks were named 「Best Law Book of the Year」 by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Environmental Law Practice Guide: State and Federal Law (General Editor), Matthew Bender & Co., 1992,twelve volumes; supplemented three times per year (named best law book of 1992 by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關於哥倫比亞大學薩賓氣候變化法律中心

Sabin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Law


使命宣言 Mission Statement

薩賓(Sabin)中心的核心使命是發展和傳播法律技術以應對氣候變化,並培養下一代的業內領軍律師。

The core mission of the Sabin Center is to develop and promulgate legal techniqu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and to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awyers who willbe leaders in the field.


研究領域 Area of Research監測並參與監管過程 Regulatory Tracking and Participation薩賓(Sabin)中心在下列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系統性地追蹤監測監管過程,確認這一過程中的政策選擇,警告可能受到影響的群體,並直接參與部分監管過程。The Sabin Cen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ystematically tracking all of these regulatory processes, identifying the policy choices inherent in them, alerting groups that could be affected, and directly participating in some of the processes.
示範法和最優方案的發展 Development of Model Laws and Best Practices薩賓中心還致力於編制示範法並尋求最優方案以解決問題,如擬訂示範條例強制來推行高能效(的措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The Sabin Center prepares model laws and best practices to address problems, such as preparing model ordinances formandat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在線法律資源中心 Online Legal Resource CenterThe Sabin Center is working to create a web site that organizes and links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s in a searchable format, such as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pleadings, legislative histories, and regional agreements, to name a few.薩賓(Sabin)中心正致力於建設一個可供搜索的網站,網站中將匯集豐富的資料,如司法和行政決定,訴狀,法制史和區域協定。
薩賓(Sabin)中心致力於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法律學者、政府官員和從業人員,從而共享法律和監管技術知識以應對氣候變化。The Sabin Center strives to find ways to bring together legal scholar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practitioner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knowledge of legal and regulatory technique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由中心主麥可.傑拉德教授的課程Courses Taught by Center Director Michael B. Gerrard


氣候變化法 Climate Change Law高階氣候變化法 Advanced Climate Change Law能源法 Energy Law環境法 Environmental Law

編譯:赫曦

責編:慎之

Please follow our WeChat account and official website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an overview of Columbia Global Centers and updates of our events and programs, including descriptions of loc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programming and projects, center interests, priorities and thematic focus, and center personnel and space. 

了解更多關於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的信息,包括其所在城市、區域和全球範圍的合作夥伴、核心項目,中心重點關注領域、工作人員及辦公地點,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在今後,我們將持續發布關於各類活動及項目的更新信息、受資助項目的規劃內容及最新進展等,歡迎關注和聯繫合作。

相關焦點

  • 可持續金融學院與世界銀行、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項目:《養老金的氣候風險:案例分析》正式對外發布!
    > 日前,可持續金融學院(SFI)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 【中美關係】專訪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
    Szonyi)接替歐立德(Mark Elliott)成為中心新任主任。我大概介紹下中心正在進行的一些工作。  第一項是「數字人文社會科學」,它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們的興趣。目前關於中國研究的數字項目有「中國地理信息系統(GIS)」,「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可以說哈佛大學在利用「大數據」方面已經算是處於領先地位,但是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進一步考察這些技術在研究議題設置、方法論等方面是否能提供新的視角。
  • 哈佛研究: 大部分菲人認為氣候變化影響生活
    哈佛大學人道主義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儘管被調查者對氣候變化了解較少,但仍有七成菲人表示擔心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哈佛人道主義研究所(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於本月20日發布的研究表明,有71%的菲人認為他們至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約46%的人擔心自己會因氣候變化而受損、受傷或生病,有22%的人認為會遭受收入損失。
  • 哈佛研究: 大部分菲律賓人覺得氣候變化影響生活
    哈佛大學人道主義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儘管被調查者對氣候變化了解較少,但仍有七成菲人表示擔心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哈佛人道主義研究所(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於本月20日發布的研究表明,有71%的菲人認為他們至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約46%的人擔心自己會因氣候變化而受損、受傷或生病,有22%的人認為會遭受收入損失。
  • 外交部:中方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設立自然保護區相關目標
    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日前接受採訪,表示近年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進步,認為中方通過出臺環保法律等方式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安諾生還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多邊合作,共同建設一個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我們注意到聯合國有關官員的表態。
  • 誰是下一位氣候難民?
    氣候難民成為國際問題       美國緬因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教授布拉德菲爾德·裡昂告訴《國家地理》雜誌,自1990年開始,非洲的旱災愈發頻繁,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周期發生異動,氣候變化加劇了這種影響,讓溫度繼續升高、土地更加乾涸。
  • 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拒繳學費,要求減免學費
    據美媒NBC報導,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費抗議愈演愈烈,哥倫比亞大學本應於
  • 盤點最盛產美國總統的大學!哪位大人物與你是校友?
    有5位總統畢業於 耶魯大學第27任總統William Taft,任期:1909-1913年,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後在辛辛那提大學完成LLB;第38任總統福特 Gerald Ford,任期:1974-1977年,本科就讀於密西根大學大學,後在Yale University學習法律博士(JD);
  • 南美洲交通要塞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是地球上最具生物多樣性的國家之一,不僅擁有數量眾多的美麗的野生動物而且因為其多山的地形使得該國的氣候也變化莫測。眾所周知,世界上大約10%的物種分布在熱帶雨林、草原、熱帶草原和山區。哥倫比亞有著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安第斯山脈、太平洋海岸、加勒比海岸、東部的大草原和南部的亞馬遜雨林,將哥倫比亞分成了五個區域。而且它還是南美洲唯一能同時進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國家。同時它靠近赤道,天氣的季節性變化相當小。
  •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寶武應對氣候變化
    11月6日,必和必拓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籤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計劃投資3500萬美元,共享互通低碳減排技術知識,旨在共同應對全球鋼鐵產業所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韓慕睿說,「作為必和必拓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一部分,我們將投資開發低碳技術、承擔必和必拓作為原材料供應商的產品延伸責任、與我們的業務夥伴共同推動全球市場和政策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去年10月份,中國寶武宣布組建「低碳冶金創新中心」,並籌建「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
  • 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峰會展望 ——前途多舛(1)
    那我們如何看待國際社會持續不斷的努力嘗試達成一個有關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強制性協議呢?今年12月將是全球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峰會(COP15)五周年的日子。全球許多偉大和重要的人物曾齊聚一堂,試圖籤署有關氣候變化的生死契約。新晉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當時表示他的就職正好在「全球海平面上升開始放緩和我們的星球開始療傷的關鍵時刻」。
  • 江時學:賀臺灣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作者系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我與臺灣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拉美經貿中心)的學術關係由來已久
  • 熱點時評帶你揭秘麥可·喬丹起訴喬丹體育背後的法律問題!
    在「喬丹」商標被喬丹體育公司在中國使用了10多年後,美國「飛人」麥可·喬丹突然來到中國主張其姓名權了。那麼,喬丹體育是否侵犯了麥可·喬丹的姓名權呢?根據《民法典》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禁止他人盜用、假冒,關於公民的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藍天保衛戰中國民間力量亮劍,C平方計劃協同應對氣候變化
    「C平方」計劃發起的背景是中國在藍天保衛中有可能實現巨大的協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效益。作為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空氣汙染防治自2013年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過去五年,中國城市顆粒物濃度平均下降超過20%,重點區域如京津冀細顆粒物濃度下降近40%。
  • 『BBC英語』氣候焦慮:兒童在環境中失眠氣候引起的擔憂:兒童因擔心氣候變化和環境而失眠
    2019年,數百萬來自澳洲、歐洲和非洲的兒童參加了大規模的氣候問題抗議活動。深陷爭議漩渦的瑞典青年氣候主義者格蕾塔·桑伯格成為全球青年反氣候變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不到四成的人認為,成年人和世界各國的領導人會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成年人不僅面臨著要聽取年輕人對氣候變化的擔憂,他們顯然還面臨另一場戰鬥,那就是需要說服充滿疑慮和擔憂的下一代他們有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 MA視角 | 風波過後,中美再度攜手應對氣候問題
    肯•亞歷克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律中心項目氣候主任說: 「當然,我們都知道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差別顯著這個問題,由於我們在氣候變化這個問題上需要共同努力,當中的一些差別理應是要放到一邊的。」在新政府宣布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之後,克裡發表了該評論。
  • 巴西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
    氣候和種植模式落後於農業生產的增加,這使得有可能將生產移到不易發生乾旱的地區。同時也有可能擴展到未開發的土地,雖然基礎設施和土地所有權問題是一個限制因素。同時,由於開發商喜歡巴西有充足的降雨和土地資源優勢,多年後巴西可能成為一個農業大國。
  • 柬埔寨應對氣候變化 承諾2030年減碳18%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洪森總理在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國家都經歷了氣候變化的衝擊,例如柬埔寨不久前遭受的大洪澇。他說,雖然柬埔寨釋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量很小比例,惟柬埔寨承諾將在力所能及和有限資源內,對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 西班牙接盤 | 智利總統宣布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馬德裡舉行
    △智利總統皮涅拉智利總統皮涅拉31號在總統府宣布,應西班牙政府提議,原定在智利聖地牙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聯合國安理會就氣候變化問題舉行高級別會議
    #聯合國安理會#今天在輪值主席國、英國首相詹森的主持下,就#氣候變化#與和平和安全問題舉行了高級別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