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修復 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2021-02-24 陝視新聞

在加快礦山生態修復的基礎上,近年來,我省各地還先後出臺一系列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措施。今年7月,新修訂的《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鄠邑區率先啟動三級保護站分級管理體系,成立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站,統領下轄的5個鎮(街)站、50個分站,為守護秦嶺搭建起體系全面、要求嚴格、保障有力的生態保護體系框架。

同時,還創新實行「紅黃綠三色」分類管理,對涉及水源保護地、生態脆弱區域、礦山恢復治理和暫不適宜休閒旅遊的峪口峪道,嚴禁遊客及與工作無關人員出入;對無旅遊景區但有少量遊客出入或尚未實施移民搬遷村莊的峪口峪道,對出入人員、車輛等實施登記,控制進出人員數量;對包含大型旅遊景區和沿線有村民長期居住的峪口峪道,遊人、車輛可正常進入。

西安市鄠邑區秦保局林木管護站 站長 景耀文
護林員堅持每日巡山,對管轄區域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每天填寫巡查日誌通過成立秦嶺生態保護站、對秦嶺保護區實行「三色管理」紅黃綠,最終要達到秦嶺保護區山青、水淨、坡綠的目標

一項項有力措施的落地實施,讓秦嶺更加生機勃勃。近日,在生態環境部組織對秦嶺區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進行評估中,我省境內的周至、太白山、長青、牛背梁、佛坪、平河梁6個自然保護區被評估為「優」。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也讓當地群眾享受到了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效益。在距離慄峪不遠的澇峪,通過集中整治,這裡的農家樂全部完成了生態改造,油煙淨化、汙水處理,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也提升了遊客親近自然、享受山水的體驗感。

遊客:你看這山、這水、青山綠水確實不錯,我們經常來,以前也來,以前沒有現在環境好,現在都進行改善了。 

遊客:能看到河裡有魚,汙染情況比以前減少了,綠蔥蔥的。 

戳視頻↓↓↓↓


記者:張思思,王英淇

編輯:裴蕾

審核:周新麗 王冬

相關焦點

  • 我市全面推進「藍天、碧水、淨土、農村環保和青山工程」確保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我市將圍繞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和補齊我市生態環境短板,以提升環境質量和促進振興發展為主線,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推進資源環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全面推進「藍天、碧水、淨土、農村環保和青山工程」,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農村、青山五大環境汙染治理攻堅戰,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確保到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 野生動植物|秦嶺「四寶」種群和棲息地面積呈現雙增長
    近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目前,秦嶺已建成各類保護區33處,總面積850萬畝,佔陝西秦嶺總面積1/10,形成初具規模、集中連片的自然保護區群。 生態安全是一切生態空間治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近年來,陝西省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監管和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防止破壞森林資源「一管三防」體系,生態資源保護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軌道。
  • 嚴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實施意見》要求落實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將「嚴」的基調貫徹到長江保護法適用的全過程、各方面,嚴懲重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長江保護法將於3月1日起正式施行。《實施意見》要求人民法院正確適用長江保護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推進長江流域綠色發展。
  • 生態環境誰破壞誰修復
    1月4日,修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同時也是全國首例創新生態修複方式、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管理和監督,使用生態環境修復費的案件。
  • 植被混凝土AB菌技術: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途徑
    施工人員在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三福村的梅嶺生態修復治理區已經工作了幾個月。他們的任務是讓這片因開礦造成的裸露巖壁重新披上綠裝。河北鎮梅嶺治理區面積約6公頃,因為盛產石灰石,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每年20至40萬噸的開採量讓這座本來鬱鬱蔥蔥的青山變得千瘡百孔,遠遠望去,裸露的巖壁就像一個個巨大的傷疤。
  • 《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 (SL/T 800—2020)水利行業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9月25日,水利部發布2020年第15號公告,批准發布了我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牽頭主編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水利行業標準,標準將於2020年12月25日起實施。在生態水工學理論方法和河湖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等方面多年的研究探索與實踐應用基礎上,我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聯合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及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等單位,經過三年多的共同努力編制完成了本標準。
  • 趙學忠在肅南縣督查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時強調 加強常態監管 鞏固治理成果 全面提升全域生態文明水平
    12月11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學忠帶領市委政法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局負責人,深入肅南縣皇城鎮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情況進行督查
  • 山西省實施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
    1月29日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實施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於3月1日起實施。  《決定》所稱七河流域,是指汾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七河幹流及其支流匯水面積內的水域和陸域。
  • 乾貨丨礦山環境治理、生態修復PPT免費領取!!!
    轉發各個群或朋友圈可免費獲得2020年地質行業網絡直播培訓錄屏名額(13621229386加微信國土空間規劃、地下水治理、農田土壤修復
  • 科技 | 植被混凝土AB菌技術: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途徑
    施工人員在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三福村的梅嶺生態修復治理區已經工作了幾個月。他們的任務是讓這片因開礦造成的裸露巖壁重新披上綠裝。河北鎮梅嶺治理區面積約6公頃,因為盛產石灰石,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每年20至40萬噸的開採量讓這座本來鬱鬱蔥蔥的青山變得千瘡百孔,遠遠望去,裸露的巖壁就像一個個巨大的傷疤。
  • 中鋼集團成立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1日,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中鋼大廈成立並揭牌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圖左: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夏;圖右:中鋼冶金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勝君)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中鋼集團在國家環保戰略指導下
  • 秦嶺發現珍稀「雨蛙」
    最近,秦嶺深處的漢中佛坪縣下起連綿小雨,熊貓谷景區工作人員循著蛙鳴拍到了難得一見的雨蛙
  • 【環境】旗環境保護局積極謀劃「藍天、碧水、青山三大工程」
    2015年是環保工作形勢極其嚴峻和任務艱巨繁重的一年,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實施、人民群眾對環境改善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經濟的快速發展等,都使得我局要緊緊圍繞 「生態立旗」戰略,著力實施三大工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專題】張梓太、席悅: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糾紛處理機制探析
    從以上要求來看,應當構建私益訴訟為主體、公益訴訟為補充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私益訴訟,以憲法和物權法規定的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為權源,將生態環境損害界定為功能毀損,適用侵權責任法的核心規則,具有合法性;私益訴訟機制能夠消解行政手段帶來的對結果偏頗的懷疑,並與正在探索建立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形成適應性的制度合力,具有合理性。
  • 市生態環境局舉辦全市環保系統專題培訓班
    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五一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成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一華主持開班儀式。李五一強調,舉辦這次培訓班,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深入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有效途徑,更是研究探討解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相關問題的有效手段。
  • 太和水: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生物方式修復水環境前景廣闊
    淡水資源作為不可或缺的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但目前全球水汙染、水安全問題嚴重,人類面臨的水安全及水環境問題突出。也因此,近年來一些水環境生態治理企業日益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上海太和水是我國水環境生態治理行業內的領軍企業,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地區、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地區以及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地區四大核心區域,業務覆蓋全國十餘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 打造「會呼吸的生態景觀湖」 星湖公園啟動水生態系統構建與景觀...
    原來,這是相關單位正在對該湖進行系統構建與景觀提升。星湖公園是封閉式,平均水深1.2—1.5米。之前,經過前期的汕頭市四溝黑臭水體綜合整治,並通過一年多的維護管養,星湖公園的水質和景觀環境都有了明顯的改觀,水質指標達到了治理標準,成為市民休閒、觀光、健身的好去處。
  • 【惟民動態】我所提供全程法律服務的江西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在九江開庭審理
    2017年10月30日,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對上述違法行為立案調查,並於2018年2月5日將該案移送九江市公安局刑事偵查,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此前已作出相關刑事判決,各被告均以汙染環境罪被判處相應有期徒刑。2018年12月,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委託江西省生態損害鑑定中心對各被告非法傾倒汙泥對環境造成的損害程度及修復費用等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為本案被汙染土地修復工程總費用1446.28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