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晉祠和蘭村泉水複流!山西省實施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

2021-02-21 太原日報

  1月29日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實施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於3月1日起實施。

  《決定》所稱七河流域,是指汾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七河幹流及其支流匯水面積內的水域和陸域。

  在七河流域範圍內,我省將實施以下工程:

  一是實施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工程,到2025年,灌溉水利用係數提高到0.58,設區的市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率達到91%以上,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二是依法劃定源頭保護區,建設水源涵養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到2025年,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25%以上。

  三是推進水網工程建設,到2025年,七河幹流非汛期生態水量不小於多年平均水量的10%,汛期不小於20%。

  四是加強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在地表水源工程覆蓋的地下水超採區採取水源置換、關井壓採等措施,到2025年,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

  五是採取泉組整治、清淤防護、生態補水等措施,修復泉域生態環境,推進晉祠、蘭村、古堆等巖溶大泉複流。

  六是採取清淤、還湖等有效措施,加強七河流域的湖泊生態保護與修復,到2025年,實現晉陽湖、漳澤湖、雲竹湖、鹽湖和伍姓湖水質提升,生態系統改善。

相關焦點

  • 嚴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的實施意見》。
  • 《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 (SL/T 800—2020)水利行業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9月25日,水利部發布2020年第15號公告,批准發布了我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牽頭主編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水利行業標準,標準將於2020年12月25日起實施。在生態水工學理論方法和河湖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等方面多年的研究探索與實踐應用基礎上,我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聯合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及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等單位,經過三年多的共同努力編制完成了本標準。
  • 「黃河出山口」打響生態司法保護第一槍,全省首個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基地成立
    黃河流域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正式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示,3月27日上午,在黃河左堤0公裡處的孟州市,河南省第一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和巡迴法庭正式建立。
  • 大堵麻西乾渠水管所在灌區河湖保護中展現水利擔當
    自開展河道治理和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以來,大堵麻西乾渠水管所秉承系統治理的發展理念,深入對照「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奮鬥目標,把工作思路和重點工作轉變為保護河道、修復河道、切實把河湖保護作為灌區帶動水利工作的重點,在深入推進河湖長制、紮實做好大堵麻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的同時,狠抓超常規措施,採取超常規力度,力爭取得超常規成效。
  • 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
    深入實施重點流域汙染防治規劃,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嚴格控制汙染物限排總量,完成5處「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編制工作,每年投入安排河道保潔專項資金近200萬元,聘請專業的河道保潔公司對水面漂浮物進行打撈,完成河道清淤29.8萬立方米,疏通河道5.63公裡,實現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三無」目標。
  • 【河庫管護】我縣河長制工作實施「八大行動」!
    其中縣級河長9人(縣總河長2名),鄉鎮級河長163人,村級河長433人。並實現「一河一長」,明確了全縣河庫管護主體,確保了全縣河庫管理力量全覆蓋。2018年,要求縣、鄉、村三級河長切實擔負起河長責任,履行好河長職責,積極組織開展日常巡河,切實使用好、發揮好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APP,做好巡河記錄,助力河庫管理,加大河庫管護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河庫管理突出問題,切實管護好轄區範圍內的水域生態。逐步建立完善河長帶動、上下互動、部門聯動、全民行動的河長治理體系。同時,要求縣級部門牽頭實施好八大行動。
  • 【案例分享】蜂巢格室柔性生態擋牆護坡技術在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中的應用
    在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中的應用省道S103線西寧至甘禪口公路病害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項目(以下簡稱「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接帶。2003年建成的西甘公路是青海省重要的幹線公路和旅遊公路。由於修建期間生態環保理念淡薄,加上氣候、地質條件複雜等因素,大部分公路邊坡呈裸露狀態,出現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和坡面垮塌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公路沿線的路域環境。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邊坡高陡、地質情況複雜、海拔高、植物生長季短和水熱條件差等特點,為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帶來很大的困難。
  • 生態環境誰破壞誰修復
    1月4日,修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同時也是全國首例創新生態修複方式、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管理和監督,使用生態環境修復費的案件。
  • 我是河小青,巡河護河我助力——保護母親河,希望之家在行動!
    「河小青」是廣大青少年參與治水護水力量的總稱,配合轄區內河庫長和「民間河長」開展大保護工作,負責區域內水環境保護宣傳動員
  • 【綠水青山一路走來】天祝縣旱泉溝小流域生態治理側記
    在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以前,這裡半山坡上還是農田,農牧民們靠天吃飯十年九旱,沒有多少收成,村民修房子做飯都要上山砍柴,加上過度放牧,山上的樹木和山草越來越少,村子附近的天然林遭到嚴重破壞,到處是黃土裸露的山頭,旱泉溝也因此而得名。通過治理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快來圍觀!
  • 環境新聞速覽|山西清理生態環保類法規 打出依法防治汙染「組合拳」
    趙晶  攝10日,記者從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常委會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中心議題,綜合運用立法、監督、決定三項職權,打了一套依法防治汙染「組合拳」。其中,對生態環保方面的八件地方性法規進行了集中清理,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
  • 洛寧檢察:打響三個月黃河流域整治第一槍
    為落實「河長+檢察長+警長」河湖治理聯動機制,發揮河道治理法治威力,按照洛寧縣檢察院黨組和付武超檢察長要求,4月22日,該院主管公益訴訟工作的副檢察長張海峰帶領檢察幹警到黃河支流洛河段兩岸進行調研巡查
  • 他山之石 | 浙江長興縣原陳灣石礦生態修復及開發利用經驗
    2002年起,湖州市開始探索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運作和資金籌措機制,長興縣針對原陳灣石礦,先後啟動了邊坡生態復綠、農村土地綜合開發項目、復墾耕地等工作,有效改善了礦坑周邊生態環境。2015年,上海長峰集團投資興建「太湖龍之夢樂園」,整個項目投資約251億元,總佔地面積11600畝。
  • 2020年12月全省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監測情況
    根據全省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的分類情況,分別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進行評價,12月份所測194個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中超標排汙口為22個,超標率為11.3%。其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超標排汙口均為18個,超標率均為9.3%;總磷超標排汙口12個,超標率為6.2%。忻州市監測排汙口10個,超標排汙口為1個,超標率為10.0%。其中氨氮超標排汙口1個,超標率為10.0%。超標排汙口分布在靜樂縣(1個)。太原市監測排汙口33個,超標排汙口為6個,超標率為18.2%。
  • 楊萬春帶隊赴叢臺區、經開區、永年區觀摩滏陽河生態修復工作
    ▲滏陽河叢臺區段生態修復現場在經開區,楊萬春一行沿河實地觀摩了經開區滏陽河西沿村至韓屯段生態修復情況,聽取整體工作介紹,並在南沿村鎮西王莊村查看了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西八閘之潤民閘使用情況。雙方圍繞清淤擴挖、拆違治亂、環境整治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 環保 | 陳為民率隊到播州區開展「四省三級兩長護河大巡察」活動
    實地察看河道整治狀況1月4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樂民河市級河長陳為民率隊到播州區開展「四省三級兩長護河大巡察」活動,實地察看樂民河流域水質狀況,了解樂民河流域水環境防治情況,聽取播州區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匯報
  • 河清 水暢 岸綠 景美——永修河湖長制呵護山清水秀良好生態
    為呵護好「一湖清水」,永修按照「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全面推行湖長制」要求,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責任,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助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該縣建立了覆蓋到縣、鄉、村三級河長、湖長組織體系,明確了三級河湖長工作職責,在主要河道岸邊顯著位置豎立公示牌,標明責任人職責、河道概況、監督電話等內容,建立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常年水位1平方公裡以上湖泊的河湖和小二型以上水庫河湖名錄,形成「一河(湖)一檔」。
  • 生態保護|我國最大紅樹林片區修復迎生機
    保護區沿雷州半島海岸線分布,被劃為37個保護小區,總面積達20278.8公頃,其中紅樹林有林面積7228公頃,佔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33%,是我國沿海紅樹林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紅樹林擁有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牢牢扎進淤泥形成穩定的「支架」,被稱為「海上衛士」,能夠抵禦颱風、海浪。  「我國沿海地區每年都會遭遇颱風、暴潮,紅樹林是非常有效的防風防潮防災的自然屏障。」
  • 阿別木巫主持召開高卓營河流域聯防聯控聯席會
    11月6日,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阿別木巫在高卓營鄉主持召開高卓營河流域聯防聯控聯席會,全面協調聯動推進高卓營鄉、永紅鄉、煙峰鎮三個鄉鎮的河長制工作
  • 【開啟新徵程 奮鬥新時代】聚力實施「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發展安全」三大戰略
    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下一步,我們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按照保護優先、發展優化、治汙有效的要求,為鞏固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作出石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