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專題】張梓太、席悅: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糾紛處理機制探析

2021-02-14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

訴訟類型可分為私益訴訟和公益訴訟兩類。從以上要求來看,應當構建私益訴訟為主體、公益訴訟為補充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私益訴訟,以憲法和物權法規定的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為權源,將生態環境損害界定為功能毀損,適用侵權責任法的核心規則,具有合法性;私益訴訟機制能夠消解行政手段帶來的對結果偏頗的懷疑,並與正在探索建立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形成適應性的制度合力,具有合理性。當然,由於生態環境損害會不可避免地觸動公益,因此,應當允許公益訴訟以監督的立場進行補充。

首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應以私益訴訟為主要訴訟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原因行為,應當包括汙染環境行為和破壞生態行為,這有利於構建更為周延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救濟框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宜要求違法性要件,這一要求源自對國家與公眾之間信賴保護的要求,有利於維護法秩序的穩定,激勵對環境法律規範的遵守,釋放引導綠色生產的制度信號,對生態環境損害有一定的預防效果。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宜採無過錯歸責原則,這既能保持環境責任的歸責原則在法律體系內部的自洽,又能促使受損生態環境獲得足額修復資金或替代性賠償,有利於實現修復生態環境的制度目標,符合國家實行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的頂層設計總廓。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之所以應當以私益訴訟為主要訴訟機制,一方面,取決於物權法中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的私法性質,另一方面,是因為公益訴訟立法體系尚不成熟。與此同時,在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救濟的效果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私益訴訟和公益訴訟路徑,並無本質差別,二者都能形成法律理論與規則體系的邏輯自洽,具有正當化依據。而私益訴訟機制在實體法律適用和訴訟程序應用方面,具有更加具體、成熟和系統化的優勢。因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應當以私益訴訟為主要訴訟機制,這是效率更高的路徑選擇。

其次,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應以公益訴訟為補充機制。雖然,建立在私法物權基礎上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私益訴訟,應當排斥其他主體的幹預,但是,從規範層面來看,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除了是物權法規定的私法性權利,同時也是憲法規定的憲法性權利,因此,生態環境損害與傳統意義上的私益損害不完全相同;從自然層面來看,生態環境損害除了是自然資源的物上功能損害,同時也因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影響,而不可避免地觸動公益。

因此,當適格主體怠於起訴時,可以允許公益訴訟機制為補充,一方面,發動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廣泛救濟,另一方面,加強對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的社會監督,保障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長期、穩定、全面落實。由此,構成以私益訴訟為主體、以公益訴訟為補充的「梯隊分明,監督有力」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機制。

綜上,磋商、仲裁、訴訟3種糾紛處理機制各有優勢,相互補充,可結合個案,組合運用,探索形成立體化、可選擇、兼具規範性和效率性的糾紛處理機制體系,保障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湖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最高公益訴訟案宣判!
    近日,湖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最高的公益訴訟案件宣判了!侵權賠償總額達5498萬元!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彭正明等涉惡犯罪集團非法採礦、尋釁滋事、重大責任事故、生態環境損害一案作出二審判決,維持原判,31名被告人共同承擔侵權賠償總額5498萬元。
  • 醫療糾紛處理途徑及損害賠償
    區別:在法律適用、醫療鑑定、賠償項目、計算方法和賠償數額上存在很大不同。第一,在法律適用方面。審理一般醫療損害賠償案件要適用《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而審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則要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配套的的法規文件。
  • 【惟民動態】我所提供全程法律服務的江西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在九江開庭審理
    2017年10月30日,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對上述違法行為立案調查,並於2018年2月5日將該案移送九江市公安局刑事偵查,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此前已作出相關刑事判決,各被告均以汙染環境罪被判處相應有期徒刑。2018年12月,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委託江西省生態損害鑑定中心對各被告非法傾倒汙泥對環境造成的損害程度及修復費用等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為本案被汙染土地修復工程總費用1446.288萬元。
  • 「中國船舶油汙損害賠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研討會在滬舉行
    央廣網上海11月1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通訊員潘潔灃顧潔芬)為推動完善我國船舶汙染損害賠償機制,「中國船舶油汙損害賠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專題研討會今天在上海舉行
  • 非法傾倒95餘噸廢渣造成環境汙染,賠償保證金400萬
    400萬元生態環境損害修復保證金,為被汙染的土壤、水體得以修復提供了資金保障。為減少處理成本,在明知可能汙染環境的情況下,將淨水劑生產過程中的95餘噸廢渣非法傾倒在該公司廠區西側平房北側河邊。經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檢驗鑑定,該公司傾倒的廢渣屬危險廢物,對周邊環境生態系統造成了損害。  經省檢察院批准,2018年7月1日起,南通市域範圍內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的審查起訴由如皋市檢察院統一管轄,該案被移送至如皋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 嚴密法規標準體系 為天津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法治保障
    ,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制修訂並發布實施了一批適合天津市工作實際的法規和標準,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天津提供了有力保障。
  • 民法典: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三十條  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條  兩個以上侵權人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汙染物的種類、濃度、排放量,破壞生態的方式、範圍、程度,以及行為對損害後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確定。
  • 嚴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實施意見》要求落實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將「嚴」的基調貫徹到長江保護法適用的全過程、各方面,嚴懲重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長江保護法將於3月1日起正式施行。《實施意見》要求人民法院正確適用長江保護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推進長江流域綠色發展。
  • 【微普法】一鍵應對環境汙染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規定,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三十條規定,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
  • 交通事故賠償之十:精神損害撫慰金
    交通事故產生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以承擔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形式實現,其法律依據最早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20條中公民對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四項具體人格權遭侵害後責任承擔的規定,現今具體的法律規定見於我國《侵權責任法》22條即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一男子破壞生態環境被信宜檢察公益訴訟索賠近百萬
    路途遙遠,環境險惡,這樣的惡劣條件給勘查現場、調查取證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調查取證 儘管如此,該案承辦檢察官容慧輝檢察長仍帶領幹警,頂著烈日上山,冒著狂風暴雨下山,夜宿鎮上簡陋旅館,克服困難先後三次上到山頂進行現場勘查,多次到山場向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了解情況。同時,茂名市人民檢察院大力支持,多次到現場進行實地指導。
  • 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標準版)
    甲方(受害人或者其親屬):乙方(駕駛人或者其親屬):丙方(車輛掛靠單位名稱):年 月 日 時 分許,乙方 駕駛 車牌號為的 車 行駛至 縣 路 居民區附近時,不慎與甲方的 發生交通事故,致 當場出現人身損害
  •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例評析
    本案是作者承辦的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中代理患者家屬維權成功的典型案例。下面就醫療糾紛案件請求權的選擇、代理思路等方面作如下分析:醫療糾紛請求權的選擇及舉證責任。醫療糾紛案根據性質可分為醫療侵權、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兩大類。醫療侵權即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案由規定,分為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糾紛、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 歸納: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精神損害撫慰金是人身損害案件中一個酌定的項目內容,根據《侵權責任法》第22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 觀點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生態環境民生福祉是在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改善中實現的,是環境優美與經濟富強的辯證統一。其主要路徑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傳統的現代化建立在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人的生態環境權益被剝奪的基礎上,其主要弊端是重經濟增長輕人的發展、重物質生產力輕生態環境承載力、重財富積累輕環境保護以及先汙染後治理等,導致出現了黑色的GDP,並且製造了少數人富裕與多數人貧困、代內人的價值實現與代際人的價值失落等對立。
  • 市生態環境局舉辦全市環保系統專題培訓班
    12月9日至11日,由中共郴州市委組織部、郴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舉辦的「郴州市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專題培訓班」在郴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 生態環境部通報陝西省神木市汙水處理廠環境違法的案件
    2020年5月,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和陝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現場調查發現陝西環保集團水環境(神木)有限公司運營的神木市汙水處理廠使用一種
  • 案例 | 遭遇醫療糾紛如何依法維權?醫療事故賠償糾紛法律適用指南
    近年來,醫患關係緊張是不爭的事實,當遭遇醫療糾紛時,我們應當依法維權。
  • 生態環境誰破壞誰修復
    1月4日,修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同時也是全國首例創新生態修複方式、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管理和監督,使用生態環境修復費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