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社恐,到底是一些人說的那樣,源於讀不懂社交規則;還是像朋友說的那樣,因為太了解,反而處處謹小慎微?
有人說,春節回家過年,是我這一年中最無法偽裝和隱藏的時刻;
有人說,過年回家,其實就是一場全體傻逼的狂歡;
有人說,我們帶著各色各樣的焦慮:情感問題、工作收入、面子裡子等踏上回家的列車;
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常見的恐懼症亞型包括廣場恐懼、社交恐懼和特殊恐懼症三種。
1.行為療法是治療恐懼症的首選方法。系統脫敏療法、暴露衝擊療法對社交恐懼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則一是消除恐懼對象與焦慮恐懼反應的條件性聯繫;二是對抗迴避反應。許多患者在疾病過程中已經學會如何迴避令他們產生恐懼的對象和場景而不影響自己的日常社會功能 [3] 。
2.系統脫敏治療應用較多,它可以分為實景脫敏和想像脫敏。第一個階段,是進行放鬆訓練。第二個階段,請患者按引起恐懼反應的嚴重程度,依次列出相關誘發社交恐懼的情境的清單,然後從引起最弱的恐懼反應的情境開始,逐一讓病人身處其中,或由其想像身處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驟做到病人適應,感到徹底放鬆為止,然後再接著做下一個較令人緊張的情境,直至最強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懼為止。
藥物治療藥物不能單純的消除患者的恐懼情緒,但可用苯二氮卓藥物和普萘洛爾等藥物可以緩解恐懼帶來的軀體焦慮反應,降低植物神經反應。SSRI類如帕羅西汀、舍曲林等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有效,三環類抗抑鬱劑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嗎氯貝胺對恐懼症也有療效,但藥物的不良反應限制了應用。
其它治療鬆弛療法、冥想、氣功等對患者也有幫助。
編輯:網絡部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心理志願者協會
文本編輯:張彥鑫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