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雖然為應急搶險工程,工期緊但未降低建設標準和品質,任務重但未放鬆質量和安全管控,建設中採用了BIM技術、四新技術、綠色施工、異地樣板引路等管理手段引領施工。項目採用了多種手段確保工程建設質量,高品質地完成了建設任務。
深化設計,構築易建快拆體系。面對複雜的圖紙和極高的工期要求,技術團隊立即轉變思路,採用EPC模式主動介入設計,設計易建快拆體系:統一截面、統一布局,優化層高,原設計C30混凝土提高至C40,並添加早強劑,達到3天拆模條件。整個建設過程完成5次設計優化、12次圖紙會審、60餘張深化設計節點,目的只有一個:最大化為現場創造便利施工條件。
千方百計,確保負壓要求。傳染性病房通過負壓實現病區潔淨度,不同功能房間不小於5帕氣壓差,保證空氣的有序流動,防止交叉汙染,保證門、窗、牆「不漏氣」是重中之重。通過混凝土原光收面、採用醫用6級氣密窗、隔牆內層外層雙封閉等措施,確保病房空氣不外溢,同時採用高效過濾負壓排風,在滿足規範的基礎上預留20%風量,總共安裝240個壓差計,確保負壓條件達標。
因勢利導,強化廢氣排放。傳染性病房內被汙染的空氣如何排放非常關鍵。本項目巧妙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屋面聳立80個外排風管直向高空,高度達6米,將經消毒的汙染空氣排入高空,有效避免了排出的空氣進入到新風系統。
因地制宜,加強防風抗震。作為臨海院區,防颱風能力必不可少。本工程1274平米外窗全部採用系統門窗,可抗15級颱風。結構抗震烈度按7度設防,管道支架進行抗震加固,確保院區安全運行。
質量為本,堅持高標準不放鬆。考慮長期使用需求,病房開間寬度相對箱房增加了0.6米,層高4.4米,空間布局靈活、舒適感較好。相對箱房應急醫院增加了消防噴淋、智能建築、永久電梯、節能、防颱風等內容,選用綠色環保、隔音材料,如無機預塗板、機制玻鎂複合彩鋼板吊頂、 6級醫用氣密窗,氣密性得到有效保障,整個建設標準極高。嚴格按照正式建築施工進行質量管控,各方質量監督、過程驗收、試驗檢驗同步實施,確保應急工程高質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