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香包車上花樣繁多的香包
端午到,粽子飄香香包俏。近日,西安街頭香包熱銷,有市民發現有的香包味道濃鬱,擔心是網傳的「香精包」 。為此,業內人士提醒,真正的香包散發淡淡的中草藥香味,且持續時間長。
昨日上午,雁塔路上的 「流動香包車」異常搶眼,只見自行車上掛滿五彩線、香囊、葫蘆以及各種動物造型的香包。「五彩線兩元一根,五元三根。葫蘆10元一個,香包7元……」不一會,「流動香包車」前就圍滿了人,現場十分熱鬧。
「今年香包樣式真多,太好看了。」一位正在挑選香包的女孩說著,順手拿起一個紅色香囊聞了聞,疑惑地說,這咋沒有從網上買的香包香。旁邊的一位阿姨說:「味道太香的,是不是網上說的『香精包』?這咋區別呢?」
賣了多年香包的李女士立即現場普及香包辨別方法,「那你們可要注意了,香氣濃鬱、刺鼻的香包就是網上說的『香精包』,對人體有危害。」現在的香包大多是在棉花上放有「草香」,也就是由艾草、雄黃等最少4種中草藥研磨的粉末。隨後,她拿出裝有「草香」的塑膠袋讓大家聞。「只要是正規的香包,就會有這種淡淡的中草藥藥香,而且味道可以持續兩三個月。」
李女士說:「香包的配方沒有統一標準。」 佩戴香包是為了闢邪驅瘟、防病健體。傳統的香包裡主要有硃砂、雄黃、菖蒲、艾草、佩蘭等植物,後來又加入藿香、薄荷、冰片、丁香、紫蘇、陳皮等中藥或香料。隨著原料價格上漲,加上很多人認為傳統香包藥味濃,所以現在的香包裡就變成簡化後的「草香」。但即便這樣,依然會有淡淡的藥香味,而且持續時間長。
「香包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王世傑說,因為香包內放置的中草藥偏溫躁,像有內火、溫熱、血壓不穩定的人儘量少佩戴。尤其是孕婦和過敏體質的兩類人群不要佩戴。而皮膚易過敏人群最好不要放在離自己皮膚太近的位置,哮喘患者也最好不要用香包。
此外,王世傑提醒自己動手做香包的市民要注意,縫製香包時,不要隨意配製香料,一定要有藥師指導,以免發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