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和微信朋友圈上熱傳一段麵條被水洗後出現一團「膠」的視頻,引起眾多市民的關注。麵條中真的含膠嗎?「這其實是麵筋!」專家表示,所謂「膠」其實就是麵筋。
昨天
食藥君給大米和粉絲「撐了腰」
它倆的小夥伴麵條不樂意了
麵條
用水洗我也就算了,還說洗完了剩下的一坨是「膠」!我很森氣哦~
先來回顧一下這則不靠譜的謠言
是如何誕生的
謠言視頻(註:這是假的!)
視頻中,洗出來所謂的一坨白色「膠」,其實就是麵筋!專家解讀:小麥麵粉等級越高,要求的麵筋含量也越高,掛麵中的溼麵筋含量越高,應該是質量越好。所以這個由這個視頻得出「麵條洗出膠」這一結論,完全是謠言!!
知識點提煉
1. 麵粉水洗後得到的粘稠物是麵筋,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2. 麵粉增筋的傳統工藝是加雞蛋、鹽、鹼。
3. 麵粉裡不會加塑化劑,可能加增稠劑,比如黃原膠,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安全可靠。
4. 麵粉添加魔芋粉也可增筋,原理與增稠劑一樣。
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闢謠視頻
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節目從新聞事實的角度進一步證實,日前網傳「麵條洗出膠不能吃」的消息純屬網絡謠言。所謂的「膠」其實就是麵筋,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營養豐富。
——小麥麵粉及小麥麵粉製品如麵條、面片、餃子皮等,在用水洗時,澱粉和水溶性成分就會離開,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於水的東西就是麵筋。小麥麵粉等級越高,要求的麵筋含量也越高。(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河南工業大學陸啟玉教授、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譚斌研究員)
——小麥麵粉通過和面、醒面、壓延、切面、乾燥、切割、包裝等工藝過程,製成掛麵後,麵粉的組成成分一般沒有發生變化,麵筋依然存在。一般來說,掛麵中的溼麵筋含量越高,應該是質量越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魏益民教授)
——著名北方小吃涼皮就是通過洗麵筋的方法製作出來,部分南方人以對麵粉成分缺乏了解,不知道麵筋是什麼東西,所以看到麵製品泡在水裡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不溶於水的膠狀物質,就誤以為是食用膠,其實這是謠言。(湖南省食品質量安全技術協會理事長楊代明)
關注四川食藥監微信
(公眾號搜索:sc_fda)
關注您的舌尖安全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醫療器械相關問題,請及時撥打「12331」進行投訴舉報。也闊以把具體情況發微信給我們哦~
來源 | 中國食事藥聞、湖南衛視
覺得不錯,在下方給小編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