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在微信群中發現
有人在家裡洗麵粉竟然洗出「膠」...
到底什麼回事呢??
▲這則視頻裡
我們看到有人拿著和好的麵粉用水洗,
最後洗出粘乎乎一團
振振有詞地說是「膠」
還告誡親戚朋友不要再買麵粉!
什麼?又是「有圖有真相」
配駭人聽聞的話
嗯,套路還那麼熟
這很明顯就是一則謠言嘛~!
其實……
早在幾個月前,網上就已闢謠
「麵粉洗出膠」是假的、假的、假的!
不過既然這次麵粉竟然被壽陽人洗出「膠」了
闢謠是必不可少的
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這則謠言
順便也科普一些謠言知識
都很實用哦!
想收到此類文章請長按二維碼點識別二維碼關注
首先
我們先從食品本身說起
洗過麵粉之後
留下所謂的「膠」到底是什麼?
▲就是圖中
很多人愛吃的麵筋呀~~
1、麵粉水洗後得到的粘稠物是麵筋,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2、麵粉增筋的傳統工藝是加雞蛋、鹽、鹼。
3、麵粉裡不會加塑化劑,可能加增稠劑,比如黃原膠,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安全可靠。
4、麵粉添加魔芋粉也可增筋,原理與增稠劑一樣。
簡單總結就是:麵粉水洗後得到的粘稠物——麵筋是麵食的骨架,我們平時吃麵食感覺筋道,就是因為含有麵筋。
所以
喜歡吃麵筋的朋友們可以洗洗麵粉
不喜歡吃麵筋的朋友,
也別認為洗出來的東西是「膠」啦!
小麥麵粉及小麥麵粉製品如麵條、面片、餃子皮等,在用水洗時,澱粉和水溶性成分就會離開,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於水的東西就是麵筋。小麥麵粉等級越高,要求的麵筋含量也越高。(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河南工業大學陸啟玉教授、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譚斌研究員)
小麥麵粉通過和面、醒面、壓延、切面、乾燥、切割、包裝等工藝過程,製成掛麵後,麵粉的組成成分一般沒有發生變化,麵筋依然存在。一般來說,掛麵中的溼麵筋含量越高,應該是質量越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魏益民教授)
現在小編再跟大家說說
謠言「本身」
網際網路時代的食品謠言
是這樣傳播開的
以前
謠言都是靠所謂的有圖有真相騙人的
但是近幾年
有許多食品謠言通過小視頻的方式傳播
滿滿的都是套路啊!
所以
提醒大家
看到朋友圈瘋傳的小視頻時
一定要提高警惕
可以利用「微信闢謠助手」等方式
幫助自己識別謠言!
END
壽陽人點下面↓↓你需要的便民信息,這裡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