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會說32種語言的翻譯在網上很火。
就是下面這位,歐盟委員會的專職翻譯Ioannis Ikonomou。他的視頻曾在社交媒體上被瘋狂轉發。
他有多厲害呢?
真是所有學語言學生的夢想啊。
然而,當問到「哪一門語言最難學」的時候,這位大神明顯激動了……
漢語最難學啦!!!!!!!!!!!
是啊,漢語實在是博大精深。
這個「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不光難壞了外國人,我們中國人回憶起貫穿學習生涯的修改病句題,也不禁瑟瑟發抖啊。
成分殘缺、用詞不當、重複累贅、謙辭誤用、次序顛倒.稍不注意,就成了病句。
沒個中文十級根本看不懂……
暈了暈了。
在2017年,漢語的難度得到了官方認證,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十大難學語言中,漢語名列榜首。
來看排名:
➀ 漢語(中國) Chinese(Mandarin) – China
➁ 希臘語(希臘) Greek- Greece
➂ 阿拉伯語(阿拉伯) Arabic - Arab
➃ 冰島語(冰島) Icelandic – Iceland
➄ 日語(日本) Japanese - Japan
➅ 芬蘭語(芬蘭) Finnish – Finland
➆ 德語(德國) German – Germany
➇ 挪威語(挪威) Norwegian - Norway
⑨ 丹麥語(丹麥) Danish – Denmark
⑩ 法語(法國) French – France
如果有一天,漢語成為了世界的通用語言,不同國家、膚色、種族的人寫中文、說中文,那該是什麼樣的情景呢?
估計外國朋友們應該會被難哭吧……
但最近,BBC Ideas 發布了一個名為《全世界的人都應該統一使用漢語寫作嗎?》(Should we all write in Chinese)的短視頻,並在視頻中指出,漢語很適合成為世界通用書寫語言。
點擊觀看↓↓↓
BBC短片中提到:
For centuries, people have tried to invent the perfect universal written language, and Chinese has actually been considered before.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想要發明一種完美的世界通用書寫語言,漢字一直被認為是其中可行的一種。
其實仔細想想,漢語其實是有這樣的潛力的。
中國方言一地一味,一個省從南到北方言可以多達十幾種。但是,我們的漢字可不會變來變去,同樣的字,哪裡的人都能看懂。
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的胡泊就表示:
There are many many small groups of dialects in China, but we all use this one written system which are the characters.
中國的方言有很多很多種,但是我們還是用漢字作為統一的書寫系統。
在國外學者看來,文字統一了中國文化(unified the Chinese cultures)。
在視頻中,BBC這樣解釋道:
Like emojis and hieroglyphs in ancient Egypt, Chinese doesn't use an alphabet based on sounds, but symbols denoting meaning.
漢字不基於使用聲音的字母表,而是使用表示意義的符號,使其變得像emoji表情符號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樣。
牛津大學語言學講師大衛·克拉姆(David Cram)引用了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話以說明漢語的優勢:
A language like Chinese and its writing system would be qualified because 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 and what it symbolised.
像漢字這樣的語言及書寫系統之所以合格,是因為這種符號和其所象徵的東西之間的特殊關係。
比如,漢語中高山的「山」字,看起來就像座山。
「山」就像是群山中間有個峰頭。
同樣非常象形的文字,還有火焰的「火」。
「火」就像是一些燃燒的木柴堆放在一起。
當「山「遇到「火」,就組成了「火山」。
Fire+Mountain=Volcano。
正如網友所說,看一個不認識的字,哪怕讀不出來但是也能大概意會出意思。
而將這一個個單字羅列起來,就能堆砌成一個個單詞或句子:
Each character represents a word or a concept, and you stack them together like Lego bricks to build more words.
每個字符代表一個單詞或一個概念,將它們像積木一樣堆疊在一起就能構建出更多的單詞。
這樣的交流方式既有效率又準確,BBC認為,這將是漢字風靡世界的原因之一!
BBC還說漢字是世界上書寫起來最簡明(concise)、最精確的語言。同樣的話寫在紙上,漢語是最省紙的。
Chinese is the most concise written language in the world, so we'd use less paper.
中文是世界上最簡明的書寫語言,可以更省紙。
而且漢字真的很美。一個字可以像一幅畫一樣,有韻味,有意境,氣度非凡。
王羲之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對於「BBC認為漢語有可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這一消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這只是「客套話」,聽聽就好。
有人很驚訝:漢語簡單易懂好學?我學的怕是假語文吧。
還有認為,雖然漢語現在不是世界通用語言,但其潛力和優勢是不可否認的。
翻譯技術、「混合語」的出現以及中國的發展,都是目前英語面對的真實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會變成現實麼?
歡迎在評論區表達看法。
編輯:殷若薇 李雪晴
參考:BBC 北美留學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