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女士前往中國銀行海寧袁花支行向該行員工出示一條由「95566」發來的簡訊,諮詢其真假。該簡訊內容為「黃某通過中國銀行卡向劉某工商銀行卡轉帳1900元,但該簡訊不作為入帳憑證」,經判斷該簡訊確為中國銀行95566簡訊,為中行網銀「向收款人發送簡訊通知」的功能,但該簡訊不作為匯款到帳簡訊。
劉女士當下表示自己已上當受騙。經了解,劉女士經營一家淘寶店,黃某向劉女士購買貨物,但是黃某表示自己支付寶沒有足夠資金,讓其財務用中國銀行卡向劉女士的工商銀行卡轉帳,由劉女士轉入黃某支付寶來購買貨物。
當日黃某告知其已轉帳,但由於非工作日,款項會延期到帳,劉女士在收到95566的簡訊後,誤以為該簡訊就是入帳簡訊,就向黃某的支付寶轉帳。在連續上述行為三次後,劉女士產生疑慮,趕緊查看其工商銀行卡發現錢一直未到帳,並發現黃某支付寶帳上由劉女士匯的3000多元已全部被轉走。
經分析,因為黃某通過中國銀行網上銀行向劉女士匯款,但輸入的卡號非劉女士正確的工商銀行卡號,雖發出簡訊提示通知,但錢卻因為帳號、戶名不符未入帳而被重新退回黃某銀行卡上。
現在詐騙手段越來越多,中行提醒大家在匯款前更應該小心謹慎,平時注重對防詐騙知識方面的學習了解,杜絕此類案件的發生。 (楊晨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