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超過5億的印度人,藉助手機和廉價網費邁入網際網路時代,隨著印度各地人民的交流變得便利頻繁,沒有統一國語的煩惱也進一步放大。
一是讀不懂。在印度,The Daily Hunt(印度版「今日頭條」)支持12種印度當地語言,仍無法保證全部印度網民可以讀懂。因為語言太多,該國90%的出版物沒有網站。
二是寫不出。不說121種方言,僅印度22種官方語言,就需要22種鍵盤輸入法,許多印度網民無法用實體或觸屏鍵盤輸入熟悉方言的文字信息。
除了多語言障礙,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4年發布的報告,印度還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年人文盲人口達2.87億,這些人同樣不具備讀寫能力。
種種限制,造就了一個印度特色的網際網路。比如,印度網民更傾向於訪問視頻網站而非靜態網頁,因為打字、檢索和閱讀都會受到語言讀寫能力的限制,而滑動屏幕、使用語音和觀看視頻,就連文盲也可以照常使用。
數億印度網民的特殊需求,正在重塑網際網路的使用方式,包括谷歌業務的基石:搜索。
「在我們看來,語音識別是一項先進的技術,但在印度這樣的國家,似乎變成了一項基本需求。」出生於坦尚尼亞,並在印度班加羅爾長大的谷歌搜索負責人戈麥斯說,「發展中國家的許多語言,從未真正擁有過我們所常見的鍵盤——我學了10年印地語,但我至今不知道如何打字——所以語音比打字更容易使用。」
為了方便印度網民,Google Go開發了一項技術,能讓印度用戶以印地語、孟加拉語、馬拉亞拉姆語、馬拉地語和泰米爾語等28種方言聆聽網頁內容,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合成AI技術實現了網頁內容的語音化。
「由於多語言的原因,印度用戶更願意與網際網路語音對話,而不是點擊或打字,因此,印度的語音搜索查詢每年增長270%,這是驚人的。」谷歌印度副總裁Anandan說,「谷歌已經擁有視頻第一的網站,如果你問我,我會說我們將擁有世界上第一個語音第一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