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廣槓子頭】井蓋貼紅紙,這是哪兒的「俗」?

2021-03-01 909fm

點擊左上角"909fm"關注我們

濟南經濟廣播fm90.9   章丘FM90.5  平陰FM101.5

也就是在今年雙節期間,小區的井蓋被貼上一張張粉紅色的紙。當時挺納悶,這是弄啥嘞?是在對井蓋做「人口」普查嗎?那天刷手機,看到一個帖子說:下水道井蓋貼紅紙,是濟南的結婚習俗。咦?來濟南二、三十年了,以前咋就沒見過?

查了查發現:濟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其它一些城市想像力更加豐富:有貼井蓋上的,有貼樹上的,有貼橋頭的,還有在墳頭壓紙的,垃圾桶、隔離墩、電線桿、牆拐角……,統統都能貼。

為什麼要在井蓋貼紅紙?老濟南人:「不知道!」新濟南人:「不清楚!」喜家:「朋友讓貼的!」專家:「是傳統民俗。」為什麼濟南以前沒有這樣的風俗呢?專家:「是外來人口帶入的。」外地人:「我也不知道!」這樣的風俗從哪兒來的?專家:最先是從東北興起的。滿族過去有個風俗,結婚路上遇到井、廟、墓要用紅氈遮住喜轎,稱為"避煞神"。婚慶公司從這個風俗出發,研發了貼紅紙這麼個環節。這一造,大江南北爭相效法。

結婚圖吉,無可厚非,但面對你貼我貼全都貼的這種態勢,我覺得有必要來論道論道。小區井蓋上的紅紙已經貼了20天了,每次看到那殘敗不堪的遺留之物,都覺得很煞風景。有網友也表示,「剛入住新小區就被貼的到處都是,看著都心煩。」「把這種東西叫做習俗實在不合適,這種東西表面風俗,實則低俗。」「什麼時候才能取締這種習俗,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潔淨舒服。」「迎親的喜慶了,環衛工人卻麻煩了。」確實,貼紅紙不僅影響環境,也給環衛工人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大部分紅紙都是用漿糊貼上的,處理起來非常麻煩,有的粘得非常牢固,撕都撕不下來,得用小鏟子一下下鏟很多次,據說難弄的一個井蓋要花十幾分鐘才能清理乾淨。

這些年,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五花八門的結婚習俗也多了起來。有些是習俗串門,有些是習俗變異,有些只是「現代產物」。對於這些現象,相關部門應該重視起來,該引導的引導,該制止的制止。

點右上角的...轉發朋友圈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經廣槓子頭】---濟南有了HBT,那麼問題來了HBT到底是啥?
    > 濟南經濟廣播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馬鳴,今天的經廣槓子頭由我來說車況不錯,也挺方便,但是卻不能刷濟南公交卡,因此市民乘客投訴到12345,這才揭開了HBT的神秘面紗。從HBT的一系列舉動來看,山東交運集團對此一定是蓄謀已久,對此他們給出了一系列理由,但是於理通不等于于法通,這一舉動明顯違背了濟南市的客運管理規定。
  • 【經廣槓子頭】垃圾桶裡的雞爪子,會有人翻吃嗎?
    最近很多地方都在以各種方式來引導大家杜絕餐飲浪費。武漢出了個N-1,遼寧接著出了個N-2,現在大家都在猜哪個地方會出個N-3?但是像「稱重點餐」「N-m」這樣子的節約,用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的話說,是有些扯了。問幾個簡單的問題:「鐵鍋燉大鵝」到底該算幾個菜?如果一個人去吃飯,點菜該N-1還是N-2?胖子究竟該吃多少瘦子究竟該吃多少?別說這只是一些倡導,也別說是客人自願選擇,即便是客人自願採納,你們的引導就一定合理嗎?
  • 【經廣槓子頭】如此的正能量你接受嗎?
    在這段將近2分鐘的視頻裡,多名中老年人被砸蛋糕。雖然事後小夥解釋稱:用蛋糕砸人的初衷,是想讓大家在特殊時期保護好自己、戴好口罩,而且所有被扣蛋糕的都是專業演員,沒有隨機去扣路人。可即便如此還是給社會造成了諸多負面影響。
  • 【經廣槓子頭】「掀翻私家車」的山東大漢所帶來的思考
    拿聊城冠縣這新聞來說,靠人力挪車雖是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倡導發起的,可即使是避免了更大的火災隱患,依舊逃避不了你物業應當承擔的責任,如果不是你物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消防通道怎麼會停上私家車?如果你物業公司落實好了安全主體責任,哪還用得著上演「山東大漢掀翻汽車」這齣戲?所以,私家車侵佔消防通道,關鍵在於監管觸角的覆蓋率太低。
  • 新春話年俗|年初三老鼠娶親
    年初三老鼠娶親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根據傳說,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
  • 一場井蓋#變裝show# 正在廣蘭楓林上演~
    Hello 大家好正式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東華理工大學井蓋的「新衣」一場井蓋#變裝show#【動漫卡通】■ ■■■■「 網紅熊本熊真是在哪都能看到這隻呆萌的寶寶啊~」(因為小姐姐去找男朋友啦)
  • 【民生關注】不貼反光紙就不能進場車檢?
    車剛到技檢中心門口就被人攔下,並被強制重貼了反光紙。近日,市民陳先生進行車檢時,遇到了這件怪事。
  • 安慶一男子酒後欲蓋排水井蓋,沒想到栽入井中呼呼大睡
    10月19日凌晨3點半左右,在懷寧縣高河鎮上,一位年輕男子酒後回家途中發現路邊的排水井井蓋沒蓋好,於是準備下到井底做點好人好事,不料這人是下到井裡了
  • 去了這幾個城市,才知道日本的井蓋是一門藝術
    每一個熱愛這部動畫片的人都應該去一次靜岡市,在那個城市的街道氛圍裡依稀能找到一些動畫裡的影子。從JR清水站出來,處處都能看到小丸子主題的井蓋,這個井蓋也是由漫畫作者さくらももこ寄贈的,背景是當地有名的景觀富士山和駿河灣哦。
  • 玩井蓋上癮的日本人,搞了個秒變「路燈」的井蓋!不會被偷走麼?
    比如說,那些再普通不過的下水道井蓋~其實說到井蓋,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那些和風滿滿的日本井蓋~據統計,日本約95%的城市都採用了獨特的井蓋設計,已設計了超過6000種井蓋。作為歷史名城的大阪是賞櫻的熱門地,大阪的井蓋上描繪的就是櫻花怒放的盛況。日本人對下水道井蓋可謂情有獨鍾,每年9月10日是他們的「下水道之日」。
  • 大漠紅見證央廣購物華南商品中心成立
    央廣購物董事長兼CEO董鐵明先生在會上說道,珠三角是世界工廠,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為1.3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四大灣區第二位,僅次於紐約灣區,GDP增速達7.9%,為世界四大灣區之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央廣購物設華南商品中心,也是看中了這股不可擋的潛力。
  • 阿魯巴有幾種叫法清明做一個明媚的男紙[FUN來了]
    ~【FUN眼看世界】嗬,放假的味道,再多讓我聞一會兒吧~清明假期,你出門了嗎?這種行為的叫法算不算一種方言差異——磨蛋?開飛機?阿魯巴?【西安:學生抬老師樹上「磨蛋」 遭年級主任持鋼棒暴打】這種會造成人身人格傷害的活動要堅決抵制!哼!小編我從小就不參加這種低級活動!我從來都是被磨的那個……原來這遊戲到現在還沒過時……
  • 過年貼春聯
    小時候在彰武老家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貼對子。
  • 香港兇殘暴徒用井蓋砸傷清障男,被拒保釋!
    美酒收到後迫不及待打開,不喝酒的老婆竟喝了幾口,說這酒好喝,完全憑感覺的好評,讓我有續購的衝動。」看到戰友在小程序中如此評價很感動,10多年來,只有真正同行戰友才能懂得彼此。無論文章、書、定製酒,每個細節佔豪都是傾力做到極致,把控每個細節,唯恐辜負信任。所以,佔豪文章是在寫乾貨,電商也在賣性價比超高的乾貨,這就是佔豪的態度。
  • 為什麼在馬路邊的井蓋上,會有中國電信的標誌?
    說起井蓋大家自是不陌生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但如果仔細留意你會發現,井蓋並不只有圓形這一種樣式,而且它上面的標誌也各不相同,不僅有「雨水」「汙水」甚至還有某某電信、某某移動的標誌,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下水道不都是排汙水的嗎?怎麼還跟電信公司扯上關係了?
  • 關於新一中外掃碼付款停車、道路汙水井蓋損壞、新一中廣播太大聲等問題
    11月1日,市民反映夾江縣漹城鎮新車管所紅遠二手車市場旁邊的一個汙水井蓋損壞,望幫助。夾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回覆:接到市民反映後,住建局路燈部門工作人員賡即對車管所外所有井蓋進行排查,發現損壞的井蓋為路燈線路檢查井井蓋。目前已安排工作人員對損壞井蓋進行了更換。11月4日,市民反映夾江一小廣播聲音太大,影響周圍住戶休息。
  • 山東「最牛」女司機,玻璃上貼著一張A4紙,過往車輛紛紛避讓:這誰敢惹啊!
    山東「最牛」女司機,玻璃上貼著一張A4紙,網友:這誰敢惹啊。基本上來說,很多人即使是開了很多年的汽車,在買保險的時候依然會給自己的汽車買一個全險,尤其是一些駕駛技術不好或者是一些女司機在馬路上也是最恐怖的存在,而這個時候很多女司機為了防止交通事故發生,都會在自己的汽車上貼上一些標誌,
  • 550米77個井蓋異響,83個井蓋墊輪胎皮!
    這條大約550米的道路,路面窨井蓋密布,但很多井蓋存在缺陷,車輛經過時經常發出「咣當「」咣當」的異響,尤其夜間休息時,經常被吵得睡不著。同時,不少井蓋周邊墊著輪胎皮,放眼望去,整條沉洲路,如同一路打著」補丁「!沉洲路,很多井蓋周邊被塞上輪胎皮
  • 公 仔 紙
    小時候沒有電視,接觸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這一堆大小不一顏色鮮豔背面都是泛黃的公仔紙。也是最早接觸的「賭博」。
  • 沙田新城市廣場2014春節活動:「福聲紅紙」
    新城市廣場新春裝飾 「福聲紅紙」摯愛無價《福聲紅紙》錄音版利是禮盒  日期:2014 年1月11日至2014年2月16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  地址:新城市廣場一期三樓拱型玻璃天幕廣場今個沙田新城市廣場以「福聲紅紙」為主題,展出以祝福及聲音為主軸的新春裝置,並推出全港首創限量版的錄音利是封作換領。  商場三樓天幕廣場會放置桃花、牽牛花和牡丹花作新春裝飾,中間則有數棵巨型「傳聲牽牛花」,讓大家可以即場向摯愛傳遞新年祝福。同場更會播放著三段真人故事短片,提醒大家在愛的季節中,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