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立冬:一路向寒,願君安好

2021-02-23 央視新聞

11月7日7時14分,迎「立冬」節氣。

此時節,水始冰,地漸凍,日照短,寒風勁。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時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將老,徐緩漸近,每日變化細微,殊難確察,日日累疊,終成嚴冬。因此,要具體地說出哪一天是冬天來臨之日,並非易事。」

英國身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入冬的進程是一種悄然潛行,是以陰雨漸多、氣溫微降的方式完成秋冬交替,所以人們幾乎難以察覺確切是哪一天入冬的。

而大陸性氣候的冬天,往往是轟然降臨的。我們的入冬方式通常是「以風鳴冬」,一輪凜冽的大風降溫,便強行地拉近了我們與西伯利亞的距離。「今宵寒較昨宵多」,怎麼會不知道哪一天入冬呢?!

全國平均而言,立冬,通常是一年中氣溫下降速度最快、最容易出現斷崖式暴跌的時段。當然,南方一些地區滯後,降溫最快的是小雪節氣。

立冬之後,便是北方初雪時節的降臨。但對南方而言,「(農曆)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暖氣團撤退之前,還可能會戀戀不捨地營造一番和暖的小陽春,一番感人的作別。這時的江南,「禾稼已登」,小陽春正好曬穀,讓人感覺這是秋天最美的時光。「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立冬之時,萬物終成,這是人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也是人們終於可以清閒,終於可以犒賞自己的時候,所以人們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平常吃得清淡、簡單,到了立冬,人們往往買上什麼四物、八珍、十全之類的藥材燉雞、燉骨。很多地方立冬吃餃子,有的還特地吃倭瓜(南瓜)餡兒的餃子。夏日裡收穫的南瓜經過「糖化」之後,冬日的味道變得濃鬱而香甜。

冬季的表象是冷峻而寡淡,但本質卻是平和與安寧。它特別能夠檢驗人們身心寧靜的能力,或許也是造就思想和思想家的季節。「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苦寒的歲月,過冬似乎是一場修行。

我們常說良辰美景,而修行便是能把看似不是美景的日子,過成良辰。 

冬天,大地卸去了盛裝,以素顏示人,讓人們體驗著繁華褪盡的安靜與簡約。與長冬無夏、長夏無冬或者四季如春的氣候相比,暑往寒來的全版本四季循環模式,使我們對於歲月滄桑有了更深刻的感觸。

《潛虛》:「日息於夜,月息於晦,鳥獸息於蟄,草木息於根。為此者,誰曰天地?天地猶有所息,而況於人乎?」

《皇極經世》:「冬至之後為呼,夏至之後為吸,此天地一歲之呼吸也。」

萬物的生長有播放鍵,有快進鍵,也需要有一個暫停鍵。冬天雖然寒冷,但讓萬物有一個蟄伏、止息的時間不好嗎?

人們也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從容地內斂、蓄勢、養生,讓機體和心神都順應著時令的節律。

感謝寒與暖收放自如的四季,感謝秋收之後上蒼給予我們一個「帶薪休假」的時間。

相關焦點

  • 新的一天,願你,一切安好!
    願你,踏遍萬水千山,盡情體驗人間的冷暖。每一次流淚,都不孤單;每一次分手,還能再見!潮起潮落,淹沒了多少傳說;花謝花開,遙遠了多少故事。嫣然的回首裡,多少問候的飛信掠過驛站?多少雨中留下溫馨的紙傘?願你,以滄桑為飲,年華果腹,於百轉千回精疲力盡後,依然能經受住太多生活的千錘百鍊,讓那些苦難的火焰,點亮前行的路邊!
  • 天堂路遠,願君一路走好!
    願宗親家人們必須更加和諧。           李彪宗親南充人,生前任貴州李氏宗親會發起人之一,貴州省南充商會會長,貴州四川商會副會長,貴州省龍裡文旅協助會總會長,貴州省黔南州人大代表,貴州四川大酒店董事長,貴州創奇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龍裡艾菲爾酒店董事長,成龍大酒店董事長,貴州省金城房地產公司董事長等職。
  • 【立冬】立冬習俗有哪些?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1月7日7時14分將迎來「立冬」節氣。此時節,水始冰,地漸凍,日照短,寒風勁。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民間習慣上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 立冬一定要吃的2種湯,既祛寒又健康
    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冬季應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並且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 節氣 | 立冬吃什麼?這份養生食物攻略請收好!
    那麼立冬時節有哪些食物一定要吃呢?這份食物清單已經為你準備好啦!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的交換時間,而立冬是秋季和冬季的交換,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吃餃子成了一種共識。
  • 已證實,喬任梁死因非SM,願天堂安好!
    2013年,喬任梁與黃曉明、陳喬恩等主演年代電視劇《錦繡緣之華麗冒險》,喬任梁飾演痴情高富帥向英東。2013年參演導演陳銘章執導的都市情感劇《半步天涯》。2014年,主演電影《死亡郵件》。2015年,與劉亦菲、吳亦凡合作青春愛情電影《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裡》。2016年9月2日,主演的電影《我們的十年》上映。
  • 夜讀 | 只要心相近,愛就不會遠
    願我們看到的都是風景,聽到的都是好消息;願我們都能做喜歡的事情,活成想要的模樣。願掛念之人一切安好,相信一切美好都會與之相伴。只要心緊緊相連,愛就不會遙遠。(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下載新華社客戶端、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 立冬丨不只餃子!還有這些,既溫補又美味
    關注好豆君,自力更生做好菜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這一天,南方人民愛吃些雞鴨魚肉,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在北方,立冬是最愛吃餃子的。
  • 致2月:春節將至,願我掛念之人,一切安好
    「各自安好」要比「圍坐守歲」重要得多。感情不會因為距離遙遠,就變得稀薄。即使相隔天涯,我們也可以通過電話或視頻,來寄託相思,彌補心裡的缺憾。只要彼此心意相連,就是最好的慰藉。何況,換個角度來看,與其失落,不如享受。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 【有聲夜讀】瞧!走在路上的人,人人臉上都掛著急事
    投稿郵箱:             jxpeopleyedu@163.com聯繫電話:        0791-83959597        文章一經選用,將在人民網江西頻道官方微信《有聲夜讀》欄目刊發。
  • 立冬--2016年的第一場雪
    感謝作者「過期美女」的授權分享編輯整理:百科君
  • 立冬養生
    1、防鼻寒       立冬之後「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    2、防頸寒        秋冬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
  • 立冬養生 斂陰護陽是根本
  • 再見,陳翔六點半腿腿,願天堂沒有醉漢!願你一切安好!
    公分長的小摺疊刀將劉某、馬某刺傷,案件發生後五華公安分局昆醫附一院警務室警力聞訊後,快速趕到現場將嫌疑人制服並控制,同時接到110指令的大觀派出所民警也在第一時間趕到案發現場,並將嫌疑人帶回派出所,目前受傷人員正在救治中,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腿腿在六點半系列喜劇小視頻中為我們貢獻了太多的歡聲笑語如果不是這場意外倆人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腿腿一路走好
  • 焦點閱讀丨今日立冬:歸避寒冷,要麼「食療熱補」,要麼「裝暖氣,過暖冬」!
    立冬節氣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 立冬養生食譜
    走過一季歲月,秋風始老,我們一夜醒來,細雨未霜,今宵卻較昨宵寒,帶著一抹殘暖,冬天的第一個節氣到了。立冬養生1、睡眠:       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4、飲食:        立冬時節,養生應注意一個「藏」字,重在「收藏」與「保暖」。同時適當進補,輔以運動和精神調養。在飲食上要「溫補」,多吃溫性食物,少辛增酸,預防疾病。◆立冬養生飲食推薦  1、蘿蔔老鴨煲
  • 立冬吃什麼好 立冬養生進補有方
    立冬吃什麼好,立冬吃什麼進補?立冬吃什麼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按我國傳統民間習慣,「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
  • 立冬吃什麼好?立冬後該如何養生?
    立冬吃什麼好?南北方立冬都吃什麼?  南方多熱補: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
  • 夜讀丨打滿補丁的外套(深度好文)
    推薦閱讀 夜讀丨在最好的座位上昏睡(值得深思!)
  • 夜讀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各位讀者朋友們,晚上好,這裡是平安無錫夜讀。我是你們的主播賈鯤,今天要分享的故事主人公是梁溪公安分局警務保障室民警嶽徐仕。「一人幹兩人的活,一天幹兩天的事。」這就是我的人生哲學。「每天幹好一件事,全年乃至一輩子就能幹好許多事。」這就是我的人生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