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 | 原料與環評文件不符,違法使用ODS,法人被判環境汙染罪有期徒刑10個月

2021-02-19 環評網際網路

近日,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禾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稱氟利昂)生產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2019年6-8月,生態環境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ODS專項執法行動,並派出11個工作組對ODS重點省市開展專項檢查。其中,浙江工作組在對明禾公司的突擊檢查中,發現企業臺帳的原料入庫單上有異常,並在部分手寫的生產配方便條上多次出現CFC-11記錄,而該公司2017年通過的環評審批文件上明確其主要利用聚醚多元醇、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發泡劑等原料生產並銷售組合聚醚

生態環境部執法局立即將明禾公司涉嫌違法採購CFC-11生產組合聚醚的線索轉交地方,並多次指導、協調地方辦理該案件。當地政府也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並啟動聯合辦案機制,公檢法環等部門緊密配合全力偵辦。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辦案人員克服重重困難,查清明禾公司近3年來違法採購並使用849.5噸CFC-11生產組合聚醚的犯罪事實,並先後趕赴江蘇、河南、山東等地將上遊CFC-11供應商韓某某等4人全部抓捕歸案。

目前,該案件由德清縣人民法院宣判。明禾公司因違法使用CFC-11生產組合聚醚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罰金70萬元,追繳違法所得140餘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該案也是迄今為止國內聚氨酯泡沫行業首起因違法使用ODS被判實刑的案件,充分體現了我國對涉ODS違法行為「零容忍」的堅決態度。

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國際環境公約履約工作,並把嚴格執法作為鞏固履約成果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持續開展了ODS專項執法行動,通過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施加高壓震懾,堅定維護了全球臭氧層保護成果。

今後,生態環境部還將一如既往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使用ODS行為,持續強化監督管理,對涉ODS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 聲明:本號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保持中立,目的僅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本公眾號後臺聯繫,我們將儘快刪除!已申明原創之作品,轉載需申請並獲本號授權!
| 投稿、授權、商務及其他請加微信號:eianet2016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違法使用ODS涉刑案件宣判
    近日,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
  • 違法使用CFC-11生產組合聚醚,全國首例ODS涉刑案件宣判
    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稱,近日,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禾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稱氟利昂)生產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 【新聞】涉縣首例環境汙染案件一審宣判 被告獲刑5年零6個月
    「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經合議廳合議判處郭某某有期徒刑5年零6個月,罰金10萬元」,隨著審判長審判,本案一審宣告終結。
  • 扶綏首例「汙染環境罪」宣判!排放廢物汙染環境將付出沉重代價!
    近日,扶綏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陳某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人民幣五萬五千元。       2018年11月起,被告人陳某在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辦有相關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租用扶綏縣岜盆鄉岜盆村卓越木炭厂部分廠房設施建設廢舊輪胎煉油加工設施及設備。2019年3月起投入試生產,生產產品為重油,並非法排放危險廢物。
  • 涉及危廢、環評、環境標準…11月5日環境部剛剛通過了這些文件!
    11月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制修訂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0年版)》、《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程序規定》、《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和《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
  • 非法處置有毒物質530噸汙染環境!鷹潭6人獲刑
    經查明,180噸混合醇為宜興市某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被告人徐某提供。該180噸混合醇大部分因質量原因無法生產防水材料,一直堆放在荒地而未處置。  2017年10月  沈某、朱某將該廠及堆積的原材料免費轉讓給同樣無相關資質的被告人金某。
  • 「無證照電鍍廠直排重金屬廢水「案一審判決 涉事人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
    被告胡某因環境違法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這是我市「環保警察」成立以來,首宗環保刑事案件。為排放汙水,三人在該廠西北角開挖土坑,將未經任何處理的汙水直接排放至內,對環境造成汙染。去年4月27日,我市環保部門在巡查過程中,發現該廠涉嫌存在環境違法行為,於是對該廠進行了調查取證。據監測認定,土坑的積水六價鉻濃度超標670倍、總鉻濃度超標156.4倍,總鉛濃度超標13.2倍。對此,「環保警察」迅速介入調查,並對胡某進行立案偵查,但胡某卻一直藏匿於各處。
  • 吉安一男子拆解三千餘噸廢舊電池 竟犯汙染環境罪被判5年!
    近日,江西省泰和縣人民法院對一起汙染環境案作出一審宣判,以汙染環境罪判處被告人許某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0萬元,對現場查獲的廢舊鉛蓄電池等予以沒收
  • 淄博首例!
    12月17日上午,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當庭公開宣判淄博市首例宣揚恐怖主義案。
  • 「土作坊」購買70噸油泥煉油 3人涉嫌汙染環境罪被公訴
    油泥屬於危險廢物,處置不慎會對環境會造成嚴重汙染,因此,買賣、處置都須有相關許可。這是在石油開採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廢物,通常為石油開採時的落地原油與土壤的混合物。在我國,油泥屬於危險廢物,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廢礦物油」一類,處置不慎會對環境會造成嚴重汙染。因此,對油泥的買賣、處置,國家有十分嚴格的規定,須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等相關手續,運輸油泥須有危險品運輸許可證等。
  • 淄博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市首例宣揚恐怖主義案公開宣判
    庭審現場12月17日上午,由淄博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市首例宣揚恐怖主義案在淄博市中級法院公開宣判。法院採納了檢察機關提出的精準化量刑建議,判處被告人劉某某犯宣揚恐怖主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犯傳播淫穢物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人劉某某當庭認罪認罰,表示服判不上訴,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上海金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環境違法被罰
    每經AI快訊,「A股綠色報告」項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上海機電(600835.SH)參股公司上海金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因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上海金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被責令改正並處罰款。該處罰信息於2020年11月25日被相關監管機構披露。
  • 未取得許可證賣菸絲和捲菸器違法?全國首例案件在池州宣判了!
    在沒有取得菸草專賣品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經營菸草專賣品捲菸器是否違法?
  • 深圳環評報告現35次「湛江」!如此「抄作業」,必須一查到底!
    這份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出具的深圳灣航道疏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出現了「湛江」字眼三十多次,存在嚴重抄襲造假行為。事件經過媒體曝光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啟動問責程序,項目建設被暫停,生態環境部也責成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嚴肅查處。
  • 央視新聞:環評材料弄虛作假可能被判刑?最嚴排汙管理來了
    環保部門將根據排汙單位的信用記錄等因素來合理確定對排汙單位的檢查頻次和方式,還要求將對企業違法行為的處罰決定納入國家信用管理信息系統,並向社會公開。第二,針對服務機構。《條例》規定,企業提出申請材料,環保部門可能要委託一些專門技術機構對專業化的申請材料作技術評估和審查。
  • 根據新《環評名錄》,以廢舊滌綸布料為原料生產再生滌綸短纖維項目的環評類別諮詢?
    主題:以廢舊滌綸布料為原料生產再生滌綸短纖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類別諮詢內容:您好!目前有一建設項目以廢舊滌綸布料(化學纖維廢料)為原料生產再生滌綸短纖維(二次原料),其生產工藝可分為前紡和後紡兩部分。前紡為將廢舊滌綸布料乾燥、熔融擠出得到半成品纖維,後紡是將半成品纖維經過牽伸、疊絲、捲曲、定型、切斷得到產品滌綸短纖維。
  • 身犯7宗罪,永春「羅公子」一審被判18年!林相文等15人涉黑案也公開宣判了
    永春「羅公子」網羅刑釋人員非法逼債強佔酒吧身犯7宗罪,一審被判18年!大肆網羅容留吸毒、開設賭場和網絡賭盤及放高利貸等違法犯罪活動,在永春聲名狼藉、綽號 「羅公子」的羅某,身犯7宗罪。10月31日,一審被晉江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8年。
  • 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安裝並使用自動監測設備並聯網、如實公開自動監測數據等基本管理,重點排汙企業重點關注
    環評手續繁瑣?請加微信eprens.特別急的,可以直接聯繫電話18268767761濟南公布2018年重點排汙單位名錄,涉及318家單位。重點排汙單位應履行一定的法律義務,還需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等將認定為「嚴重汙染環境」!
  • 中國重工旗下公司環境違法被罰38萬元
    每經AI快訊,「A股綠色報告」項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中國重工(601989.SH)旗下公司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因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本項目基於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權威環境監管數據,篩選監控上市公司及其旗下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表現,加以專業數據分析及深入解讀,每日智能寫作及時發布上市公司AI綠報,每周推出A股綠色周報,定期動態更新上市公司環境風險榜。
  • 關於嚴厲打擊製售使用假印章假公文假證件 違法犯罪行為的聯合通告
    為了進一步嚴厲打擊製售、使用假印章、假公文、假證件違法犯罪活動,規範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特通告如下:一、嚴禁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嚴禁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嚴禁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