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20年醫生:第一次見證神跡很蒙福

2021-02-22 大秦應許之地
文章來自公眾號:鹽城市基督教真道堂 

凱莉莎感謝神醫治了她的小女兒,除了神跡真的無法解釋。(圖/Youtube影片截圖)

他們被叫進了會診室,醫生對他們搖搖頭,開口說:「周五到星期一這中間,一定發生了甚麼,這麼大片的東西,就這麼消失了……」

珮斯莉是凱莉莎和馬修.哈特菲爾德(Carissa and Matthew Hatefield)的第三個孩子,對這個唯一的女兒,全家人呵護備至,凱莉莎覺得自己真的好幸福,她已擁有了一切。但是很快夫妻倆卻發現,珮斯莉的表情有點怪怪的,她笑起來只有一邊會動,而且左眼無法完全閉起來。一開始並沒有太擔心,先帶去給醫生看看,應該沒甚麼大礙。

 

但是這一反覆檢查,花了兩個月時間,原以為這是新生而普遍的情況,醫生說在出生過程中,可能因產鉗造成顏面神經暫時的輕微損傷,通常在兩個月之後就會恢復。但情況一直沒有進展,最後透過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那一大塊面積正壓迫眼窩、鼻竇和中耳,懷疑非常可能是腫瘤。

珮斯莉上面有兩位哥哥,右圖能看出她的臉部只有半邊有表情。(圖/Youtube影片截圖)

電腦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的報告上都顯示相同的結果,有塊如胡桃大小的組織。(圖/Youtube影片截圖)

醫生表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腫瘤取出,但是事後必有不少重建手術,需要很長的復原期,還有神經缺陷、統感缺陷…等風險。但最壞的情況是惡性腫瘤。

 

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聽到醫生這麼說,就像對這個才三個月大的女兒宣判一樣,凱莉莎的心沉了,馬修深怕失去小女兒,無助的他們只能轉向神求助,為女兒禱告。凱莉莎說:「我只能對神求助,求祂讓女兒好起來,不要帶走她。」馬修在禱告中得到神的安慰與力量,他也告訴凱莉莎,不管結果如何,他完全信靠神,全然聽候神的安排。

 

凱莉莎心中雖然明白,不管女兒結果如何,神都有祂的旨意,一定有神的目的。但身為一個母親,教她如何說得出口。

 

接著在星期天的主日,教會眾弟兄姊妹同心為他們一家並珮斯莉的醫治,迫切禱告。就在此時,凱莉莎湧出一線希望,她充滿信心,好像一切都會好起來,一切都會過去,內心感覺無比平靜安穩。她記得最後她終於說出:「神啊,不管如何,禰都是美善的。」

 

隔天一大早,11月23日星期一,他們接到醫院的電話,需要緊急為珮斯莉做活體組織切片手術,才能確認是否為惡性腫瘤、或是由自體免疫引起的所謂「組織球增生症」,但不管哪一種都是致命的。

 

看著才三個月的小女兒做手術,想到結果,夫妻倆憂心害怕,除了繼續為女兒禱告,只能等候。但這回是麻醉醫師為他們加油,麻醉醫師告訴他們,一早他跟神禱告的時候,神告訴他,珮斯莉會沒事的。凱莉莎充滿了信心,她知道神已掌權。

 

原定歷時 3小時的手術,沒想到才45分鐘,手術中斷,他們被叫進了會診室。他們一進去,看見醫生搖著頭說:「你們的禱告似乎見效了,因為那塊東西不見了。」夫妻兩人喜出望外,喜悅與感恩的眼淚奪眶而出,不住感謝神。

 

凱利醫生說:「周五到星期一這中間,一定發生了甚麼,這麼大片的東西,就這麼消失了。」他完全無法解釋。

 

有人對馬修說,應該是醫院檢查時的失誤。但電腦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的報告上都顯示相同的結果,該如何說明呢?馬修說,那塊東西真的不見了,憑空消失,這完全就是禱告的結果,要不還有誰有這種本事讓腫瘤消失?

 

凱利醫生也說他執業了20年,這是他頭一次遇到這種事。他認為應該是神直接醫治了孩子,非常不可思議,但卻如此美妙,他也覺得自己很蒙福,非常開心能見證到這個神跡。

4個月之後,珮斯莉除了小許聽力受損,健康出院,如今也成為了家中的小姊姊了。(圖/Youtube影片截圖)

相關焦點

  • 《執業醫師法》要做重大修改,關係到每位醫生~
    1.明確醫師治療豁免權醫生治療豁免權:在通常情況下,醫生的一般權利服從於患者的權利,以實現患者對自己健康的自由、自治、共同參與的基本要求。但在搶救生命等極其特定的情況下,需要限制患者的自主權利,以完成醫生對患者應盡的生命支持和健康搶救等義務和對患者根本權益負責的目的,醫生的這種權利就稱為醫生治療豁免權。
  • 為緩解臨床部門醫生缺乏,香港醫管局為非本地醫生申請有限度執業註冊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向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遞交合共五名非本地培訓醫生的申請,以有限度執業註冊形式在公立醫院服務;其中兩人為新申請,另三人則是續期申請。醫管局發言人表示,面對多個臨床部門醫生人手缺乏及工作量沉重的問題,相關專科統籌委員會均支持為有需要的部門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有關決定已獲醫管局有限度註冊計劃專責小組支持及通過。
  • 鍾南山看多點執業:治標不治本
    導語從需要第一執業醫院審批,到只需同意,如今甚至只要「打個招呼」,醫生多點執業的口子,確實開得越來越大。
  • 注意 | 助理醫師的執業範圍?哪些不能做?
    執業助理醫師類別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和公共衛生四類。2、大多數執業助理醫師不能獨立執業,執業助理醫師應當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其執業類別執業。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治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
  • 執業醫師法將大修!新增保障醫師合法權益及待遇規定
    執業醫師法草案20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吸收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醫療網、澎湃新聞執業醫師法是我國第一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法律,1999年起施行以來,我國醫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支撐起了世界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醫改深入推進,醫師隊伍建設與管理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執業醫師法有必要進行修改。1月2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謙就修訂執業醫師法作了說明。
  • 你的執業醫師資格證,被別人偷去註冊賺錢了
    央視 315 曝光租借藥師證、醫師證後,丁香園後續發現:竟然還有醫生曾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人盜用執業資格證信息,用來註冊、賺錢。
  • 2017年醫護工資同工同酬丨執業醫師的機會來了
    目前很多助理醫師級別的醫生人員,他們還達不到開診所的要求,在是否加入基層醫療這方面很糾結,因為進入醫院是無編制的臨時工,收入極低,所以寧願到離家遠的縣級醫院,也不願意留在家鄉的衛生院。如果同工同酬的政策實施開了,那麼必將會為基層增加一批新鮮血液。
  • 【新聞】安祖蓮娜祖莉跪下禱告 執導電影期間經歷神跡
    基督郵報報導,沒有宗教信仰的安祖蓮娜•祖莉在澳洲執導最新電影《非凡生命歷》(Unbroken)期間,急需一個神跡以完成電影的最後一幕,從未試過禱告的她,在拍攝團隊的見證下,雙膝跪下祈禱,並即時親歷神蹟。
  • 2017年執業藥師與醫藥代表收入差距有多少?
    往年,執業藥師考試結束,一些人會選擇做醫藥代表。但是,2017年醫藥代表管理越來越嚴,離職率開始升高。這會不會影響執業藥師未來的走向?
  • 臺機場捷運修20年還未完工,大陸高鐵300公裡時速硬幣不倒
    機場捷運的奇葩神跡 機場捷運拖拉了20年,好像終於,可能,即將在不久的未來,通車了。這20年,大陸從沒有高鐵,到蓋了2萬公裡高鐵,到高鐵有技術輸出能力,全世界蓋高鐵。而全大陸的地鐵,更是光速連結。沒有必要吹捧大陸,但這一條奇葩捷運,已經成為個案研究的典範。世界各國對於臺灣的20年神跡,怎可不努力研習?
  • 好消息 ‖修水縣中醫院2017年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招錄工作開始啦!
    修水縣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三級乙等中醫醫院,是經國家批准的「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根據江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開展2017年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對象招錄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現就做好我院2017年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招錄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根據2017年度國家下達我省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計劃,修水縣中醫院本次招錄名額為10人。招生專業為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全科專科畢業生,培訓周期為 2 年。
  • 豐順這10名醫生被點名,有你認識的嗎?
    2019年「梅州好醫生」「梅州好村醫」獲表彰者名單 鍾漢清 五華縣轉水鎮黃龍村衛生站鄉村醫生溫其統 五華縣龍村鎮營田同友衛生站執業醫師楊廣猛 五華縣棉洋鎮群星村塘口衛生站執業醫師李仿宋 五華縣華城鎮黃埔村衛生站鄉村醫生曾文開 五華縣水寨鎮榕樹村衛生站鄉村醫生張利雄 五華縣轉水鎮下潭村衛生站鄉村醫生李文彩 五華縣橫陂鎮老樓村衛生站執業助理醫師
  • 患者1600萬醫生僅2萬多 社會歧視風險高精神科現「醫生荒」
    今天,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掛牌成為華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和第九臨床學院。揭牌儀式上,同濟醫學院校長陳建國透露,打算增設精神衛生系本科專業,培養和輸出更多的精神科醫生。精神病人20年翻了10倍市衛計委主任陳紅輝介紹,社會競爭加劇,生活工作壓力增大,我國精神障礙患病率上升十分明顯。
  • 大批醫生脫離公立醫院,診所火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後來,臺灣鼓勵引導醫生多點執業或者自由執業,慢慢地在外執業的醫師嘗到了甜頭,如今在民營醫院執業的醫師約佔七成。公立民營醫院比例反轉帶來的是臺灣醫療品質的上升,醫療資源的均衡化,病人看病的便利化。名醫離開大醫院自己開辦診所臺灣周正成小兒診所是臺灣的明星診所。
  • 【剛剛】衛健委:滿足兩個條件,專科醫生可轉崗全科
    在此背景下健全全科醫生體系,培養全科醫生、發揮好全科醫生的作用,有利於充分落實預防為主方針,使醫療衛生更好地服務人民健康。 按照國際上每萬名居民擁有5到6名全科醫生的標準計算,我國至少需要70萬名全科醫生,然而現在全國只有20.9萬名註冊全科醫生,缺口很大但也意味著發展空間巨大。
  • 觀點 | 執業藥師配備再迎「過渡期」,執業藥師路在何方?
    而本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的這一新政策,並非是在放鬆執業藥師的配備要求,通知明確要求:①堅持執業藥師配備政策,穩步提高配備水平。僅允許銷售乙類非處方藥品的零售企業,可以配備經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考核合格的業務人員。②細化落實執業藥師配備要求,強化監督檢查責任落實。
  • 【圍觀】執業藥師不在崗,也敢銷售處方藥?檢察建議出招「問診」
    在積極整改以外,為解決執業藥師缺口大的現實情況,並讓人民群眾能享受更好的基層醫療服務,區市場監督局在全市率先推行執業藥師遠程服務和電子處方服務。截至7月,全區已有380多家零售藥店安裝使用相關服務平臺,另有120多家籤訂了協議。  今後,全區零售藥店對外銷售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出具的處方,由執業藥師現場審核或者通過平臺上的執業藥師在線服務,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
  • 大型三甲醫院醫生開診所,未來十年將成主流!
    臺灣醫師在民營醫院執業的比例超過七成。臺北居民區的大街小巷診所林立,其中不乏公立大醫院醫生出來開辦的診所。周正成小兒診所就是其中一家。他又在診所看病,又在臺大醫院出門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後來,臺灣鼓勵引導醫生多點執業或者自由執業,慢慢地在外執業的醫師嘗到了甜頭,如今在民營醫院執業的醫師約佔七成。
  • 值得借鑑:臺灣大批醫生脫離公立醫院,診所火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後來,臺灣鼓勵引導醫生多點執業或者自由執業,慢慢地在外執業的醫師嘗到了甜頭,如今在民營醫院執業的醫師約佔七成。公立民營醫院比例反轉帶來的是臺灣醫療品質的上升,醫療資源的均衡化,病人看病的便利化。名醫離開大醫院自己開辦診所臺灣周正成小兒診所是臺灣的明星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