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開始了,貴陽晚報小記者們身著統一的小記者馬甲在報業大廈樓下集結,領到報紙後,小記者們變身小報童,手捧報紙,開始沿街吆喝。
記者注意到,不同於以往孩子們大多選擇十份報紙售賣。這一次參加活動的小記者顯得信心十足,絕大多數小記者嘗試20份起售,不少還挑戰30份甚至40份。
「賣報的錢會捐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您可不可以買一份報紙?」早晨的民生路人流量不小,小記者杜渝陽毫不膽怯,大方地走向一個又一個陌生人,不一會兒,他就賣出了兩份報紙。
小記者陳欣怡的速度更快,不到半個小時,就賣出了13份報紙。每賣出一份報紙就多了一份自信,興奮的她面對媽媽的鏡頭,激動得跳了起來。
有的小記者性格外向,有的則沉穩低調。同樣在民生路,上午剛剛變身小劍客的閆之晴,下午又當起了賣報郎。賣出報紙,收穫一元錢,她下意識地握緊了那張黃綠色的紙幣,衝著媽媽的鏡頭莞爾一笑。
表達清晰、大方健談的小記者,成為路上的一道獨特風景。小十字往文昌閣方向的中山東路上,小記者常佳悅甜美的吆喝聲就萌化了一旁的路人。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欣然停下腳步,饒有興致地聽這個小女孩說她賣報的用意。
「這個小姐姐口才好,我家孩子就不會講。」不光買了報紙,一位阿姨還對常佳悅讚許有加。
「沒有零錢沒關係,我們還可以掃碼。」賣報之前做好充分準備的小記者何詩蔓掏出了手中的二維碼。
水果攤、麵點坊、小賣部……小記者王迦樂鎖定的目標都是做買賣的生意人。
雖然小記者們都禮貌地說明來意,但也並非無往不利,被拒絕在所難免。「孩子嘗到了被拒絕的滋味,雖然不好受,但是他沒有片刻的沮喪,捧著報紙又出發了。」小記者杜渝陽的媽媽說。
「被拒絕了不要緊,再去尋找下一個目標,要抓緊時間。」小記者唐浩堬在賣完報紙的分享中表示,要想快速完成賣報任務,不戀戰、不氣餒是關鍵。
體會到了掙錢的不易,就讀貴陽市實驗小學的小記者胡智傑還獻出了他的愛心。他表示,賣報所得的53元錢,他要全部捐給生活困難的小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