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15時,蚌埠市淮上區法院執行局的幹警在申請執行人白某家中,現場清退價值數萬元的家具。至此,存放在申請人白某家中一年多的黑檀木家具終於搬走。
2019年5月,白某在蚌埠市某家具部訂購價格數萬元的名牌黑檀木家具1套,該家具部開具訂貨單註明「黑檀木」、「特價」等內容。家具交付後,白某認為貨物品牌不對、不是黑檀木材質,要退貨賠償。而家具部卻聲稱家具是黑檀,就是黑檀木,業內都是這麼叫,沒有以假充真,家具部認為白某本身就是做裝修的木工,明知真正的黑檀家具一套要二十多萬,卻故意低價買進,現在敲詐他們的錢。協商未果,白某起訴至淮上法院。
經過法院審理最終判定家具部退還家具款,並且賠償白某近十萬元,白某將家具退還給家具部。判決生效後以後的一年多時間內,雙方從言語過激到拳腳相加,矛盾日益激化,家具部遲遲沒有履行判決書給付款項。白某於2020年7月底向淮上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立案後,被執行人沒有足額的可執行財產,承辦人沒有一刀切的採取強制手段,而是採用背對背調解大法,一方面一針見血的指出家具部混水摸魚的心理,結合凍結銀行存款,支付寶、微信支付方式,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強制手段,再巧妙利用社會媒體對失信人員將影響子女讀書、就業的宣傳,打破被執行人的心理防線;另一方面和申請執行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雙方終於達成協議,同意分期給付。最後一步就是被執行人到申請人家中拉回全套家具,這是執行是否能真正到位的關鍵。
9月23日下午,案件承辦人帶領兩名法警來到申請人家中,現場全程錄像拍攝,每件家具的拆裝都由一名法警錄像,包括進出電梯,從一樓到六樓全程監督,防止因家具磕碰損傷產生矛盾。經過兩個小時,最終所有家具拆分搬運結束,雙方當事人在清退現場筆錄上簽字。
清退現場
當事人在清退現場筆錄上簽字
目前,被執行人的首筆款項已按期給付,所有家具也清退完畢。申請人看著騰空的房子感慨:一兩年了,終於把這些礙眼的家具搬走了。而被執行人也信服的對承辦法官說:心裡踏實了,從明天起要全力以赴好好做生意,平安渡過這個特殊時期。至此這場因真假「黑檀木」而起的風波終於平息。
▌來源:蚌埠淮上區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