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為了防止大家錯過每天的文章,強烈建議大家把我們「設為星標」!(步驟:點擊本頁面右上角的三個點—> 選「查看公眾號」—>再點擊右上角的三個點—>選「設為星標」即可)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的成語故事啦!
三 紙 無 驢
寫了三張紙,還沒有見到一個"驢"字。 比喻行文囉嗦,廢話連篇,不得邊際。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不得要領。
近義詞:博士買驢、長篇累牘
反義詞:言簡意賅、一語中的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在《顏氏家訓》的《勉學》篇中,記載了一則博士買驢的笑話,這是他到鄴城去辦事時聽到的。
話說有個博士,熟讀四書五經,滿肚子都是經文。他非常欣賞自己,做什麼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頭驢子死了,就到市場上去買一頭。雙方講好價後,博士要賣驢的寫一份憑據。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馬上答應。
賣驢的當即借來筆墨紙硯,博士馬上書寫起來。他寫得非常認真,過了好長時間,三張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寫成。
賣驢的請博士念給他聽,博士乾咳了一聲,就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過路人都圍上來聽。
過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憑據。賣驢的聽後,不理解地問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麼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麼嘮嘮叨叨地寫這麼多呢?」
在旁觀看的人聽了,都鬨笑起來。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幾句諷刺性的諺語:「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後人們形容寫文章或講話不得要領,雖然寫了一大篇,說了一大堆,卻都離題很遠就叫「博士買驢」,或叫「三紙無驢」。
「三紙無驢」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做事為文,應該簡潔明了,讓人讀之即懂,聽之即明。尤其是機關開會下文,更應該言簡意賅、雷厲風行。
我們做一件事,能簡潔就簡潔,不要三紙無驢。
寫作文一定要做到中心明確、內容具體,千萬不可廢話連篇、三紙無驢。
寫文章不能學三紙無驢,不得要領。
老嫗能解
三緘其口
連中三元
洛陽紙貴
非驢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