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在中華大地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數千年來,中華文明和漢字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很多都是通過一代代說書人完成。
機遇空間IPMALL再次呈現說書人的影響力,讓說書這樣的文化傳播形式再現對都市人群的聚合力。
水瓶座,90後。亦動亦靜,亦正亦邪,何以解憂,唯有閱讀。2019/10/24 19:00-21:00
活動地點
上海機遇中心·萬魔會客廳
上海市南京西路389號明天廣場裙樓2層
掃碼報名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拒絕別人
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拒絕別人呢?因為我們重視這段關係大於自己,因為我們把焦點放在對方的需要和情緒上面,而忽略了自己的情緒。當你使用「不拒絕」這個技能的時候,為了減低傷害(感覺很像是線上遊戲的比喻),連帶啟動「合理化」的 buff,告訴自己:
* 媳婦本來就應該聽婆婆的話
* 我才剛進公司,新人多做一點是應該的
* 不孝有叄,無後為大⋯⋯
如果從楊國樞(2005)本土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你登入遊戲選擇「華人」這個種族創立角色之後,我們這個種族的天賦就是:在意別人,尤其是那些和你很親近的人。
我們的文化裡面還有一個自帶技能,就是說反話。《情緒勒索》書裡面曾提到一個例子:「把孩子養這麼大,真是孝順,供他吃穿念名校,讓他不用擔心生活,結果這樣回報我們。」
當然,還有其他例子,如:「你最好啊、你最棒啊,你只要顧到自己不用顧到別人啊,對啦,自私的是我啊」、「跟你說,我真的一點都不在乎成績,我在乎的是你的態度⋯⋯」(成績表示:你還不是很在乎我?)
在情緒勒索的行為中通常有兩種角色,一種是勒索者,一種是被勒索者。勒索者通常拒絕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通過抓住被勒索者弱點方式,試圖控制對方順從自己的心意,達到目的。而被勒索者也不是完全無辜,他們通常不清楚自己的情緒界線,過度在乎他人感受,習慣性自我懷疑,同時又渴望他人肯定,以至於對勒索者說出的話、提出的要求總是無法拒絕。
其實無論是勒索者還是被勒索者都有著共同的問題: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低。只是勒索者善於投射情緒,而被勒索者習慣承接情緒,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其實正因為他們極度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才想要用威脅利誘的方式捆綁住彼此,可以說是既害怕失去愛,卻又在互相傷害。最終雙方的心力就在這樣的負面相處模式中被消耗殆盡。
- E N D -
報名&查看更多
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