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已過,當「剁手族」都在想著如何還花唄時,仁和鄉雙壩村村民王少清卻在等著收「現金」。
近日,廣州增城區幫扶雙壩村林下養雞項目在村會議室第一次分紅,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滿懷期待。相關人員對到場的村民確認後,一個個名字從雙壩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口中念出,聽到名字的村民們則依次走到前排,從負責人手中接過分紅並籤字認領,現場井然有序,其樂融融。
排隊分紅村民王少清笑呵呵地告訴記者,此次他分到了200元,雖然不多,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他很感謝這個項目。
合作社負責人陶澤洋說:「目前我們已經成功賣出了第一批雞,今天給老百姓發放的分紅金就是8000多。今後我們將擴大規模,提高養殖技術,爭取達到更高的效益。」
雙壩村的林下雞,白天在林地裡放養,青草、昆蟲等成為雞群的天然飼料,不僅降低了養雞成本,也降低雞群發病率。晚上收回飼餵配製的玉米糧,並由專人進行統一管理。散養雞不但長得快,而且營養豐富,肉質鮮美,也符合人們對綠色健康消費理念的追求,市場潛力巨大。此外,雞糞還可以作為有機肥料,用來種植綠色蔬菜等農作物。
據了解,雙壩村林下養雞項目是廣州增城區對口幫扶雙壩村的產業之一,成立於2018年,由村合作社負責生產、經營、管理、銷售,採取的是「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模式。村兩委負責宣傳發動,村勞務公司組織貧困戶務工,通過勞務分紅、收益分紅等方式,整合資源抱團發展,共覆蓋貧困戶42戶。其基地佔地約100畝,已分批次引進烏骨雞5000羽。
扶貧項目不僅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在增加貧困群眾經濟收入的同時,還拓寬了群眾發展養殖的思路,為脫貧致富夯實了基礎。
圖:汪沙
文:汪沙
編輯:肖玉潔
編審:丁學軍
監製: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