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從新聞上看到辛巴威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貧窮國家,貨幣貶值嚴重,其實辛巴威曾經也是被人羨慕的存在。1960年前後,這個非洲東南部的內陸國家是非洲最富裕的國家,號稱「非洲的麵包房」,製造業,農業,礦業是辛巴威的「三輛馬車」與非洲的南非一樣成為非洲的榜樣國家。
不過一場經濟危機以後,辛巴威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辛巴威大不如前。政府對經濟救濟的方式讓這個「非洲的麵包房」變成了「印鈔機」一下子很多出現飢餓,而不是在獨立之初,就是有幾年大旱,辛巴威依然向15個非洲國家出口45萬噸玉米,更難能可貴的是,災荒第二年繼續雪中送炭出口糧食,而自己國民則衣食無憂。
落到如此地步的辛巴威,很多人會覺得貧窮是教育不好,其實辛巴威是非洲最聰明的國家之一,大約90%的人口受過教育。不過辛巴威有16種官方語言,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感覺交流起來還是有一定問題,而這樣的教育程度按理說經濟發展應該是有利的。可辛巴威卻沒有出現教育奇蹟。
對於人口紅利,辛巴威更是顯得尬尷,辛巴威是一個年輕的國家,1690萬人口,一半人口不到21歲。可以說未來勞動力充足,算很有潛力的國家。這個國家人的壽命卻很短,辛巴威是世界上預期壽命最低的國家,男性壽命略長於女性,分別為37歲和34歲。這也意味這些年輕人再到十多年就會去世,這個壽命難怪經濟很難發展起來。
儘管辛巴威很窮,不過巴布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鉑和鑽石儲量,這個鑽石價格很高,按理賣鑽石也能讓這個國家有錢,現在卻不是這樣,辛巴威是南部非洲的一個內陸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其中包括維多利亞瀑布,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卡裡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湖泊和水庫,位於辛巴威,毗鄰尚比亞邊境。旅遊業也是一個很好的產業,這些資源利用好辛巴威很容易脫貧,可30多年過去了,除了手中的貨幣面值在不斷增加,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時候,一個辛巴威人提著幾個億的貨幣卻買不到一塊麵包,因為一美元的價值能夠抵上一萬億的辛巴威貨幣。正是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所以品牌在辛巴威並不重要,每一種牙膏都叫「高露潔」,每一種軟飲料都叫「可樂」,人們並不關心這些。
辛巴威的經濟狀況如此不堪,為何政府還能平穩運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執政者掌握了軍隊。如果在辛巴威你發現有人能夠衣食無憂,80%可能是軍人,政府優先配給軍人糧食,以此保證軍隊的穩定和忠誠,這一點算得上是「明智之舉」,不過此舉似乎讓辛巴威的人民徹底被置在了暴力統治之下。
另外辛巴威人的觀念造成的。在他們看來,辛巴威從當年的「非洲麵包廠」變為今天的「印鈔廠」這種的處境全是拜西方人所致,辛巴威總統在公開場合也頻繁宣揚這樣的觀點,但是辛巴威又不是西方的對手,所以只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民眾才保持一種沉默!30多年來政府保持一個穩定狀態。
隨便說一下,這個國家還有許多有趣的習慣,比如:辛巴威可能會出現一到三天的隨機停電,出售帶有辛巴威國旗顏色的產品是非法的。在辛巴威,肚子大的男人被認為富有,胃大意味著一個人的經濟狀況是穩定的,而且每天都能吃得起肉。法律要求駕車者在下午5:30至05:30之間使用前燈,警察在路上扣押車輛是違法的,警方只允許檢查駕照。習俗婚姻可能是一夫多妻制,僅對辛巴威黑人是合法的,只能通過死亡而不是離婚才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