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早在2018年就發布
「塑戰速決」世界環境日主題
呼籲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對抗塑料汙染問題
星巴克、麥當勞等連鎖餐飲品牌
陸續宣布開始試點「去吸管」
全球連鎖咖啡巨頭星巴克宣布
將於2020年前在旗下28000家門店內
全面取締塑料吸管的使用
以響應抵制一次性塑料產品的行動
消息一出來,評論區熱鬧翻了
各種疑問,腦洞,以及槓精
其實很多人主要是關心
沒有了塑料吸管怎么喝?
不用擔心
或者「可以食用的吸管」了解一下
來自紐約帕森設計學院畢業的
兩位設計師
Chelsea Briganti與Leigh Ann Tucker
共同推出了一款
可以食用的生物可降解的海藻吸管Lolistraw
它是世界上首款
可食用、可堆肥、可海洋降解的一次性吸管
成功避免環境汙染問題
吸管成份不僅僅是瓊脂和有機糖精
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保質期更是長達2年
口味也有更多選擇柑橘、櫻桃、抹茶等口味
五顏六色,好看又好吃
美中不足的是
這種吸管出廠之後的保存期限只有兩年
但團隊的專利申請技術
使 Lolistraw 擁有極強的可堆肥能力
使用者可將它作為食物殘餘一起堆肥處理
60天內即可完全分解,真正做到零汙染
陸陸續續的其他國家
也都開始研發了可食用的吸管
就比如這個韓國企業研製的
表面光滑、結實有韌性的可食用吸管
成分包括70%的大米和30%的木薯
吃起來脆脆的,像鍋巴
在熱飲中浸泡2到3個小時完全沒問題
在冷飲中堅持的時間更長
目前單根價格約合人民幣9分錢
網友們直呼「很有創意!」
這個吸管在韓國已經開始量產了
目前單月產量已增至3億根左右
計劃為韓國的咖啡店和酒店供貨
在研發創新方面
怎麼能少了我們自己的泱泱大國呢
中國「吸管大王」樓仲平
也同樣研發出來了用大米、小麥
等天然農作物澱粉製成
經過高溫、高壓、熟化後
擠出、烘乾精製而成
更進步的是我們的不僅可以生吃
還可以煮著吃,味道幾乎媲美義大利麵
甚至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定製口味哦
南瓜味、菠菜味等等
此款吸管插入冷飲可以保持基本形態2小時
即使因為時間長導致吸管變形
也不會影響使用
同樣使用後的吸管可以回收
用來餵養牲畜
消除我們的白色汙染
為咱們自己的中國廠長點讚
其實呢
可以吃的吸管
只是其中一個種類!
為了治理塑料垃圾
全世界各國腦洞大開的牛人
早已經為環保行動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可以吃的勺子也一起了解一下
從事農業研究的印度人Narayana Peesapaty
製造可食用勺子來代替一次性食用餐具
這款可食用勺子
由高粱粉、大米粉和小麥粉煉製而成
吃起來口感嘎吱嘎吱脆
遇熱10到15分鐘才變軟
遇水20分鐘內也不會溼透
即使隨手扔掉,4到5天也會自動分解
更神奇的還有礦泉水球
倫敦三位工程師發明了一款
可食用礦泉水球
它能包裹住水,無需瓶子裝
被丟棄的薄膜在四到六周就會降解
印尼一公司推出可以吃的」海藻杯「
由天然材料製成
不含防腐劑和明膠
消滅塑料垃圾
是一場人類與環保之間的博弈
每一個微小的舉動
都能讓海洋汙染少一點
每一個普通人的參與
都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一些
小夥們,你們覺得呢
版權說明:本文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環球生活精選》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