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原料篩揀工序中,為避免影響美觀,一部分條索粗老、疏鬆的茶青會被挑選出來,也就是黃片。
有不了解情況的人說,老黃片是「病葉、枯葉」,這是不對的。
雖然被剩下,然而並不意味著黃片品質不好,因為那樣的葉子茶農是不會採的,原料收購時也是不會過關的。
老黃片的形成,一是採摘時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之外的第三葉,一般不會到第四葉;二是揉捻時沒有揉捻到位,條索比較疏鬆。
在這兩個情況下,殺青會造成葉片顏色發黃或綠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這部分茶菁揀出,那麼壓成型後條索的觀感就差了。
就像普洱茶原料等級劃分一樣,只有嫩度的區別,而這老黃片算是最不具備嫩度的原料等級,黃片的品質與所選原料的其它茶青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老黃片的品質由其原料所決定,跟其它茶青一樣,也受到產區、樹齡等因素的影響;
甚至有些黃片的品質是高於其它茶青的,只是外形不佳而已。雖不好看,卻有大批愛好者。
黃片香味獨特,而且不像嫩葉生茶那麼傷胃。所以,黃片無須陳放,在當年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喝,就我喝過的幾款不同年份的黃片來講,它也具有越陳越香醇的品質特徵。當然有個前題,必須是足夠樹齡的黃片。
老黃片好喝是因為甜度高,甜度高只要來源於茶多糖含量高,而茶葉原料越粗老,含量就越高。
一般情況等級較低的原料的含糖量都比等級高的含糖量多,而另一方面,咖啡鹼和茶多酚含量較低,所以口感少苦少澀,滋味柔和。
衝泡老黃片,有三個細節要特別注意,一個是投茶量,一個是水的溫度,再一個就是泡茶的時間。
泡黃片可以稍微增加一點投茶量,當然也是要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泡黃片的水一定要開,時間上一定要足夠。我們常說圍爐煮茶,據說老黃片適合煮來喝。
富含茶多糖的老黃片,能夠抗輻射傷害,保護血管功能,同時,茶多糖還能增強免疫系統,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壓。
可以說,每個山頭都能產生老黃片,但是老黃片並非被主動採摘下來,因此產量還是有限,加上價格不算高,因此大部分黃片其實是被茶農留下的。
黃片轉化快,絲爽綿滑,回甘迅速,聞香氣似有悠悠馥鬱蘭香。照這樣的轉化程度,竊喜自己手上幾款老樹黃片不久的將來一定有不俗的表現。
所以,如果遇到了,一定要好好品飲,畢竟像這種產量少、價格低、口感好的東西真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