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合作:Xiaofu_Lu
歐盟共同成立7500億歐元的復甦基金,這為歐債危機後歐洲走向財政一體化的一大進展,有利歐元匯率。
在艱難談判之後,歐盟領袖對成立穩定基金達成共識,歐盟財政團結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因此,無論如何吹捧這個重要意義,都不為過。
歐洲設立穩定基金消息之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立刻做出反應,美元匯率掉頭回落,美元指數跌至94.35,為2018年6月後的新低。
上周最具深遠意義的事件,其實不在於中美互相關閉大使館,儘管聲勢浩大,但是對於實際經濟影響不大,意義最大的事件在於歐盟。經過四天極其艱難甚至絕望的首腦間談判,歐盟27國達成共識,設立7500億歐元的穩定基金,其中半數為無償撥款、半數為有償借款。
這是歐盟成立之後最重要的政策性進展,既有利於穩定南歐各國的經濟,又穩定了當地的政治形勢。南歐各國仍未完全從2012-13 年的歐債危機中走出來,又蒙受新冠疫情的重創,之前,歐盟層面所給出的支持嚴重不足,很多疫情嚴重國家,例如西班牙和義大利,對於歐盟嚴重不滿,疑歐情緒高漲。
然而北歐五國,堅決拒絕用本國納稅者的錢,去資助」揮霍無度「的南歐國家,東歐國家也亟待資金救援經濟。首腦會議僵持毫無結果,法國總統馬克龍站起拍案、拂袖而去,歐盟面臨散夥的危險。
危機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德國總理默克爾意識到歐盟可能遇到不可逆轉危機,關鍵時候背後發功,極力勸說各個國家,以南歐國家的改革承諾,換取北歐幾國打開錢袋子。
南歐能否洗心革面,積極改革,只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大概率拿到錢了以後,就花掉了,因為每次危機中,歐盟都給錢,南歐國家也混過去了。
但是,最大意義在於,歐盟團結保住了,歐洲未來七年的1.07萬億預算案也邁出了一大步,南歐東歐的親歐黨派,應該得到選民的支持,有利於下次選舉,有利於歐盟大團結。
這是2010-2012年歐債危機後,利好歐元匯率,利好南歐各國的國債,歐洲走向財政一體化的又一大進展。
附: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點讚轉發,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