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做出正確選擇,這次與中國聯手贏得太漂亮,美國急紅眼也沒用

2021-02-15 趣事奇聞精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經濟的增長促進了歐洲市場的復甦。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了2.3%。與此同時,歐洲市場也開始出現了增長。法蘭克福指數上漲0.4%,富時指數上漲0.4%,法國CAC40指數也上漲1%。可見,在歐盟衰退以及英國經濟因脫歐而下滑的背景下,歐洲市場終於看到了樂觀的前景。

報導稱,總體上看,歐洲股市目前正處於艱難時期。因為在英國脫歐後,人們不僅對歐盟市場抱有消極態度,而且歐盟目前的疫情形勢也令他們擔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歐盟至少有700萬人感染新冠,新冠死亡人數超過24萬。因疫情對經濟活動產生的負面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到2020年底歐元區的GDP將至少下降7%。許多專家還認為,跌幅甚至可用兩位數來表示。

報導還強調,由於歐洲央行的零利率政策對經濟復甦沒有太大效果,因此投資者對歐盟的股市並不持有樂觀態度。然而中國市場卻給了他們足夠的信心。2020年中國經濟是20國集團中唯一一個增長的國家,而且這一增長超出了預期。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5%,而這比危機前增速的還要快。截至年底中國經濟增長了2.3%。

值得一提的是,歐洲投資者此前曾表示,希望中國能夠成為歐盟經濟復甦的引擎,現在他們終於如願以償。據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中歐貿易總額約為6500億美元。此外,2020年12月,歷時7年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中國成為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此,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還曾表示,歐洲需要向中國學習。如果中國贏了,他們也就贏了。

事實上,歐盟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這也不是沒有理由。在疫情背景下,此前歐盟的親密合作夥伴美國的經濟陷入了74年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商業部1月首次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實際GDP萎縮了3.5%,創下了1946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這也是美國經濟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全年萎縮。

相關焦點

  • 德國:"中國太大、經濟太強、科技太先進,制裁了也沒用"
    儘管美國已經就香港問題對中國實施所謂的制裁,但這次德國依舊不跟。
  • 印度轉身投靠歐盟,莫迪這次或要尷尬了...
    但印度的表現則出乎意料,它在過去一直被視為RCEP框架中的國家,但在最後時刻選擇退出未免令人感到遺憾。當然這份協議並非針對印度一國,所有成員都需要遵守其內容,說白了就是要承受得起外來商品與本土製造的競爭,顯然印度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們就是擔心萬一打開了國內市場,國外廉價產品大量進入會導致情況更加糟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保全國內脆弱的經濟只能這樣選擇。
  • 中國效率令我們略感羞愧!又一個大國總統服軟:歐盟不該親美抗中
    自輝瑞疫苗批准上市以來,歐盟把美國視作大救星,但最近,因為美國無法交付足量疫苗,讓接種進度本就落後的歐盟國家更看不到希望了。前幾天,匈牙利成為了第一個接種中國疫苗的歐洲國家。此後,多個歐盟國家都陸續向中俄拋出了橄欖枝。
  • 公然與拜登唱反調,馬克龍發出呼籲,「不與美國聯手抗中」引關注
    他說:「把自己置於依賴美國決定的境地,絕對不是我們的責任;即使歐盟與美國有相同的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也不應該與美國聯手起來對付中國。」。馬克龍接著,馬克龍說,如果歐洲及其合作夥伴奉行「共同反對中國的戰略」,將最有可能發生最高衝突的場景。並且只會使中國「增強其區域戰略」,減少在全球問題上的合作。
  • 歐盟統計局:首超美國,中國成為2020年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
    去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重要貿易夥伴。
  • 歐盟提議與美國建立新聯盟,以埋葬川普時代的緊張局勢,應對中國威脅
    歐盟將呼籲美國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組建新的全球聯盟,以埋葬川普時代的緊張局勢,並應對中國提出的「戰略挑戰」。
  • 美國人對「辱華」事件出手了 中國網友:幹得漂亮
    又有一名外國人因「辱華」被懲罰,但這次懲罰他的不是中國網友,而是美國人。美國著名遊戲軟體開發公司維爾福公司(V社)3日發布公告稱,禁止曾發表「辱華」言論的菲律賓選手Kuku參加即將於重慶舉行的《刀塔2》(DOTA2)特級錦標賽。對此,中外網友紛紛表示「幹得漂亮」。參考消息網報導,11月初,菲律賓TNC戰隊的選手Kuku被曝在遊戲中使用辱華詞彙「ching chong」。
  • 中國需要幫助的關鍵時刻,日本終於頂住美國壓力,做了次正確選擇
    但是隨著今年衛生事件的持續加重,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卻突然升溫,兩國在衛生事件之下的合作遠遠大於衝突,在中國需要幫助的關鍵時刻,日本甚至願意頂住美國的壓力,積極的為中國送來各種物資,這也被兩國媒體評為日本終於做了一次正確的選擇。
  • 普京發動「雷霆反擊」,當著歐盟外長的面,給了西方「一耳光」
    這次,普京終於要來硬的了。
  • 歐盟國家為何害怕和中國衝突?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7月13日發表題為《歐盟國家害怕和中國衝突》的報導,摘編如下:香港國安法從7月初起生效。
  • 【深度】如果歐盟解體:中國會成最大輸家?
    23日捷克總理索博特卡透露,若英國退出歐盟,那麼捷克也將就是否退出歐盟展開討論。索博特卡向捷克通訊社表示,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幾年內捷克也將就是否退出歐盟展開討論,並提醒應當警惕捷克退出歐盟對經濟和安全秩序造成的後果。如果英國、捷克,以及有退歐情結的希臘參與,歐盟解體就成為可能,屆時,將對全球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 歐盟對中國這個最新制裁,真的是蠢到家了!
    斯諾登曝光的稜鏡門,美國對歐盟國家的監聽都是證據確鑿,美國的監聽系統甚至都部署到了德國首相默克爾的官邸附近,美國甚至監聽盟友領導人的通話等細節,美國是監聽全球。美國是全球網絡攻擊最兇狠的國家,美軍最早建立了網絡部隊,網絡軍事化搞得最早。然而,美國政府豬八戒倒打一耙、賊喊捉賊的事一直在幹,歐盟應該是心知肚明的。中國呢?中國如果真的大量攻擊歐盟,歐盟能拿不出證據嗎?
  • 事關中國,日本終於做出選擇,外交部早已有言在先
    日本禁用中國無人機根據環球網的消息,上個月月底,日本方面傳來消息,禁止使用中國的無人機。根據日本政府與相關人士表示,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那是為了保護國家的敏感安全信息。目前,日本防衛省有數百架無人機,而這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我國。
  • 希臘駐華大使:歐盟不會選擇同中國對抗,世界應接受中國崛起
    以意識形態偏見為主導的競爭和對抗不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和發展利益,在疫情催生地緣政治格局動蕩之下,歐盟將對華關係的重要性再度提升了一個檔次,近日希臘駐華大使伊利奧普洛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對中歐關係提出了自己觀點:歐盟不會選擇同中國對抗,世界應接受中國崛起。
  • 普京剛做出表態,俄羅斯就給中國打來電話,中國這次出手又快又重!
    據央視新聞報導,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當中,大家關於"促進全球穩定、共同安全和創新增長"主題做出了討論。在這次會議上,普京剛做出表態,他表示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會已經和巴西、印度達成協議,很快將會開展衛星-V疫苗的臨床試驗。
  • 霸氣中國!禁止蓬佩奧入境!美國抗議也沒用,中:終於揚眉吐氣一回!
    據外媒10月29日報導,日前蓬佩奧正式啟動新一輪外事訪問,並計劃借道我方對蒙古國進行訪問,但我方卻果斷回絕了美國的過境申請,這意味著蓬佩奧將無法出訪蒙古,報導指出,目前蓬佩奧計劃暫時停留日本,在訪問受挫後只能乘機回國,對此有專家表示,「禁止蓬佩奧入境」很有必要,我方這次終於揚眉吐氣一回,對此美國抗議也沒用!
  • 印尼人:與美國合作是正確的,印尼可以成為對抗中國的東協領袖
    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等,仔細觀察這些被討論的國家,我們會發現這些國家先天在國土面積、人口等方面就佔據絕對性的優勢。而除此之外,也湧現出了一些並不具備先天優勢或者是只佔據其他次要優勢的,試圖擠進世界級大國行列的小國。圖為中國海軍而這樣的一些國家為了實現其野心,通常會選擇在世界熱點地區刷存在感來增強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 沒用的Hunter,太丟人了!
    美國前副總統的兒子Hunter,屬於那種能力很差,毛病很多的人。比如說,他一心想撈錢,跑去給某公司做顧問,每個月拿五萬美金諮詢費。小編真的挺鄙視這麼low的撈錢方式,格局不高,掙錢太少。那麼怎麼才是正確的撈錢姿勢呢?首先,Hunter應該到副總統辦公室當一個高級顧問,還是不拿工資的那種,最好說服親爹也別拿工資。
  • 「中國在塞爾維亞的表現觸動歐盟」
    香港《南華早報》2月8日文章,原題:與塞爾維亞的密切關係助力中國打入歐盟疫苗市場 在歐洲國家仍舊為新冠疫苗短缺而苦惱不已之際,中國已伸出援手向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供應疫苗,從而在歐洲大陸斬獲其軟實力外交戰略的政治利益。中國製造商國藥集團的100萬劑疫苗1月中旬運抵,大大加快塞爾維亞695萬人口的疫苗接種計劃。
  • 愛爾蘭IIP投資移民—跳板英國與歐盟最佳選擇
    愛爾蘭的核心地位:英國和歐盟的福都能享!歐盟國家愛爾蘭自1973年以來一直是歐盟的成員國。英國脫歐之後愛爾蘭是歐盟唯一英語國家。英國共同區域協定同時愛爾蘭和英國接壤,在兩國CTA共同旅遊區協定下,愛爾蘭公民可以像英國公民一樣在英國自由工作生活,也是最佳移居英國跳板,更可以拿到公民身份後自由選擇想落地的歐盟國家。經濟發達,高人均GDP愛爾蘭地處西歐,與英國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