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忠告:虛情假意之人,最喜歡說這3句口頭禪,遇到一定注意

2021-02-13 心靈芳草地

所以,提前「看清」是必要的,也是聰明的選擇。只可惜,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他們身於複雜的環境,或許曾經純潔過,但是經歷過世間風雪後,早已物是人非。

老祖宗總結出一個方法,用來識別虛情假意之人,他們最喜歡說這3句口頭禪。

一、你放心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人們大多是願意相信別人的。現代人常說:人與人間的距離,被網際網路隔得越來越開。這番話只能當作預測,會不會發生?不好說。

事實上,因為網絡的普及,人們在網上聊天、交友愈發鄭重其事。很多姻緣也是在網絡上促成的,不要說網絡詐騙,假者有之,真者亦有之。

不過,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個人誠信問題。老闆交代給下屬一份工作,下屬答道:「你放心」。你可知「你放心」這三個字意味著什麼?

站在被說「你放心」者的角度,經常有人對你說:「請你放心,他一定會怎麼怎麼樣」?你是否會感到由衷的心安?大概是不會的。

因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去說你放心,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這份工作他都能做到最好,不需要說,也不屑於去說。

整日將「你放心」掛在嘴邊的,一來是為了寬慰旁人,二來是為自己打氣,因為自己心裡沒底。

二、求你了

「求你了」,帶有一種低三下四的哀求,更有甚者會說成「求求你了」。究竟遭遇了怎樣的困境,才會讓人說出這樣的話?

「灣仔碼頭」的創始人臧健和,被丈夫拋棄,帶著兩個女兒來到香港求存,每日打三份工,結果腰累壞了。

不能幹活,就無法生存。於是社會福利部門找上門來,表示可以提供社會福利金。

然而臧健和婉言拒絕了,她認為:「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白領錢我自己會失去鬥志,孩子也會受影響。」

曾國藩曾說:「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則難忘」。意思是:小人總是希望得到他人幫助,卻不知感恩;而君子通常不願意受他人恩惠,一旦受了,便湧泉相報,終生不忘。

三、你說得對

結束一個話題的最好方法,是對他說:你說的對。「你說的對」,看似是對他人的贊同,實則是對他人的不屑一顧與不尊敬。

不可否認,生活中我們需要贊同他人。正確的觀點,的確值得稱道,錯誤的觀點則不能苟同。只可惜這裡是生活,一個人性的「試煉場」。

趙高指鹿為馬,眾多大臣附議。那麼今天,難道就沒有「眾多大臣」了嗎?顯然是有的。

冤家宜解不宜結,你不贊同別人,就容易產生誤會,產生矛盾。但有些時候,是非對錯總是分明的,睜著眼說瞎話,不僅不會讓他人感到高興,反而會覺得反感。

是人都會犯錯,人非聖賢,在自己犯錯的時候,有人能及時拉你一把,這才是最大的幫助。可是這些只會恭維,凡事都說對的人,就會把你拉向深淵。

文明和偽善,虛情和假意,是矯揉造作產生的文化泡沫,是人性的使然,不可避免,畢竟這世上能夠保持初心的人是不多的。

大家都嚷嚷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是又有幾人能做到呢?捫心自問,我們需要反思,同時,我們也要警惕這些虛情假意之人。

各位看官,你遇到過喜歡說上面三句口頭禪的人嗎?

相關焦點

  • 做人的學問:真正圓滑之人,往往懂得說這3句「口頭禪」
    其實,圓滑之人,非天生天長,因其遭受苦難挫折過多,不得已而為之,實屬生活所迫。有人曾鑽研過此類人,其實,並非人家有多深的造詣,是因其懂得說好這3句「口頭禪」。第1句:我個人覺得。在發表意見之前,有人總喜歡說這樣一句:我個人覺得如何如何。
  • 老祖宗忠告:「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指的是哪三種人?
    老祖宗留下這樣一句忠告:「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究竟指的是哪三種人?第一種:薄情寡義之人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看到別人有困難,即使沒有能力幫助,也會在心底表示同情他的遭遇,甚至儘可能施以援手。但是,總有那麼極少數人,不僅沒有同情心,甚至薄情寡義,哪怕是曾經有恩於他的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他卻裝作不知道,把自私自利詮釋到極致,簡直令人寒心。
  • 老祖宗忠告:「遇到這三種親戚,儘量避而遠之」,中年人需謹記
    時間的力量是偉大的,不知不覺人到五十,到了這個階段很多人開始傷春悲秋。前半生就這麼不知不覺的過來了,大部分人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家業,想著以後怎麼也是個安穩日子,卻不知還有更多的麻煩等著自己,尤其是關於親戚的事,應該學會看清人心。親戚是有共性的,在過往的時間長河中,老祖宗也總結了一些忠告,比如今天要告訴大家這三種親戚儘量避而遠之,當心福氣慢慢溜走。
  • 11月,最喜歡的10句文案!
    想起有時候媽媽會說:「真是沒人治得了你。」我們都是一身臭毛病的人,能遇到一個人成為自己的解藥,是多麼難得。本月最有毒的刷屏文案,京東電器為了雙11拍攝了30支腦洞清奇的廣告。每句文案都讓商品自帶社交貨幣。
  • 韓語口語:學幾句韓國年輕人的口頭禪
    相信所有人都不喜歡謊言,但有時又不得不用謊言來掩飾一些情況。當有人在你面前撒謊被你看穿的時候,就可以用「뻥치지마」,這比你用「거짓말 하지 마」更加fashion。但現在存在有人誤把「뽕치지마」或是「뿡치지마」當作「뻥치지마」,這點需要大家好好注意。가:너 어디 갔어?가:你去哪裡了?나:저,저 도서관에 갔어요.나:額,我去圖書館了。가:뻥치지마,분명히 술냄새 있거든.
  • 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啥意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終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不同的階段結識不同的人,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
  • 臺灣人的口頭禪
    【558】2016臺灣最催淚廣告沒有之一【175】開票需要納稅識別號微信幫你【940】有一個地方,每個人都很嚮往!x People2」上傳了一張圖片,圖中寫滿臺灣人的口頭禪,包括:「好哦」、「不好意思」、「啊不然勒」、「屁啦」、「你知道嗎」等等。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
  • 「懷孕後,才知道老公有愛滋」:這4個忠告,你一定要知道!
    據了解,《民法典》實施後,還賦予無過錯方主張損害賠償的權利,維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真讓人感到欣慰。隱瞞or坦誠?一念之差兩重天幫媽想起身邊一個朋友的故事。和案例中的男子,相同的是,他們都患有可傳染的疾病,不同的是,他收穫了幸福的婚姻。
  • 魚臺人的口頭禪:平翹舌不分,聽起來常常會讓人忍俊不住!
    有一位魚臺的老師上課非常有意思,說話喜歡帶口頭禪,他一句話之間要有一個停頓,加一句:白吱聲,我給我說哈,有時兩個字之間也會加一句:白吱聲,我給你說哈。   記得初中時,學過《分馬》之後,我有一個同學就學會了一句口頭禪:哪能呢。害得我給她糾正了一個學期才改過來。另一個同學喜歡說:恁個死憨熊,我日你奶奶。說得那叫一個快,不仔細聽,你根本不知道她說的是什麼意思。直到上中專時,和老師聊天,被老師狠狠批評一頓,才徹底改過來。
  • 埃及旅遊注意事項:來自導遊的忠告
    Timo是非常好的導遊,因為他對埃及文化很了解,而且有極強的自豪感和責任心。他跟我們分享所知的一切,除了埃及的歷史文化, 也不避諱伊斯蘭教一些有爭議的話題,希望能儘量消除我們的偏見,讓大家喜歡埃及。他還能跟我們聊東莞呢。看到有遊客被當地小販糾纏,Timo會主動上去幫忙解圍。看到其他導遊帶的遊客團不經意做了一些可能傷害神廟建築的事情(比如坐、靠),他會上去阻止。
  • 奇觀 巴斯光年口頭禪奪冠;「血腥」的巴黎
    巴斯光年口頭禪奪冠英國娛樂雜誌《Radio Time
  • 蘇老師: 我喜歡的英語勵志句子
    這次選的十條句子, 都是我喜歡的短小精悍型.英語的押韻, rhyme, 也遠不如漢語的優美. 更不用說工整和對仗了. 漢語在韻律和對仗上, 應該是全世界最美, 最迷人的語言.有些時候, 同樣的寓意, 英語與漢語的表達是如此的雷同.
  • 下半句更是少有人知
    這就牽扯到一句俗語:「寧可挨三刀,不與鷹鼻交」。顧名思義:寧可身上挨三刀,也不與長著鷹鉤鼻子的人交往。但問題是,為什麼「鷹鉤鼻」的人,就不能夠深交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從而找到一些答案。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知道老祖宗留下來的一句話「相由心生」。說的是,一個人心地善良與否,往往從他的面相上就能夠反映出來。心中有善,其面相也是慈眉善目;心中有惡,其面目一定猙獰。記得郭德綱說過一句話:人吶,是不是一個好人,其實從面相上是能夠看出來的。
  • 民間常說:「男抖窮,女抖賤」,後面還有6個字,更值得一看
    很多人坐著的時候都特別喜歡抖腿,這在外人的眼中看起來特別不雅觀,按照老人的說法就是坐沒坐相。
  • 老祖宗忠告:「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何意?為人父母多看看
    在中國古代有句老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就是說,不孝順的人有三種表現,而沒有後代就是最嚴重的一種情況了。
  • 好喜歡說到做到的人,他不會說了喜歡我,又偷偷喜歡別人
    1.好喜歡說到做到的人,他不會說了喜歡我,又偷偷喜歡別人。 2.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張國榮《阿飛正傳》
  • 哦夜: 說喜歡比談愛來的高級
    風格與樂隊Coldplay以及Keane類似,我相信很多人一聽前奏就已經找回了熟悉的感覺,少女認為這是一首柔軟的歌。我們談愛,父母之愛,夫妻之愛,朋友之愛,歸根到底愛都是一邊付出一邊索取的。我很少見一個人提到愛的時候不求回報的,都是越要越多。因為人這東西生性有多貪婪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對你不好到對你好,你會希望他更好。一個人給你感情你開始覺得甜,後來經歷中總會覺得有時苦。然而喜歡就不是。我喜歡權志龍,我從來不奢求權志龍每天能給我洗衣服做飯,也沒有因為他沒來做飯發微博at著他大罵一頓。
  • 當你遇到發傳單的一定注意,真相讓人心疼
    我說:不去。婆婆一把從我手中抓走傳單我覺得傳單可以得到的效果並不高,有很多其他的好的方式宣傳。很多傳單基本上出於禮貌接了但都會扔掉,感覺發傳單是一種很浪費不環保的行為。傳單都接,英語培訓機構及健身房除外,這倆的傳單能追我半個商城,氣得我直接丟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