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成立

2021-02-24 法治鐵嶺

    

     10月28日,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在鐵嶺市中級人民法院掛牌成立,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孟翔飛,市政協副主席白光達等領導同志共同為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揭牌。

     在隨後進行的會議上,市司法局局長李永貴,作為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成員單位代表進行了表態發言。

      李永貴局長強調,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是整合各類非訴訟服務資源、為民提供調解服務的有效載體,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的「一站式」窗口。我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的組建,對于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整合資源力量、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打造「楓橋經驗」鐵嶺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有效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公證、行政裁決、行政複議、仲裁等工作職能和資源力量,按照「分工負責、分類化解」原則,推動各行政機關、專門機構、行業組織依法設立非訴訟辦理平臺及網點。構建涵蓋各領域非訴訟糾紛解決平臺,加強平臺互聯互通、協同協作,建立聯動處置工作機制,形成多主體參與、多領域匯集、多鏈條驅動的非訴訟糾紛調處工作體系。下一步,依託各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在市、縣兩級非訴訟調解中心的指導下,各級司法行政單位將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全力建設鄉鎮(街道)非訴訟調解中心,指導鄉、村級人民調解組織,宣傳法律和政策,及時向上級匯報糾紛化解情況,全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孟翔飛就非訴訟糾紛調解重要意義、人民法院加強保障協調、各成員單位互通信息相互配合三方面對全市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提出具體意見。會議由市政法委副書記吳忠華主持,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特邀調解員、各相關調解組織代表等共計70餘人參加了會議。

相關焦點

  • 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掛牌成立,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啟動會議召開
    10月28日,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在鐵嶺中院掛牌成立,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孟翔飛出席,並在隨後召開的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啟動會議上作重要講話。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孟翔飛對全市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要充分認識非訴訟糾紛調解的重要意義。
  • 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
    2016年3月,在新安縣委政法委主導下,新安縣訴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新安縣法院訴調對接中心成立。自成立以來,新安縣訴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堅持繼承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實現了新形勢下司法訴訟與人民調解的功能互補,與訴調對接中心實現「調」、「訴」無縫對接,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新途徑。
  • 我市三家商會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
    繼前一段時間成立了三家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後,在柳州市工商聯的指導和推動下,柳州市浙江商會、柳州市福建商會、柳州市桂平商會也掛牌成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
  • 河源首家公安調解工作室在東埔街道辦事處掛牌成立
    8月13日,源城區東埔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室、河源市公安局源城分局東埔派出所調解工作室投入使用,標誌著河源市首家公安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投入運作。這是源城公安分局繼「小區物業治安大聯防」之後在推進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強化社會治安防控源頭治理,積極探索打造「楓橋公安」的又一創新舉措。
  • 濮陽市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
    提高處理效率降低訴訟成本 打造濮陽品牌濮陽市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 近年來,隨著車輛、駕駛人迅猛增加
  • 槐南鎮老羅個人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
    今年以來,槐南鎮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預防和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秉承「小事不出西華、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則,紮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探索總結形成了一套「441」工作機制即:4級聯動化矛盾、4支隊伍助和諧、1
  • 南強街、昆明老街、桃園家具城三家人民調解工作室成立啦!
    此次以五華區繁華街區南強街和昆明老街、桃園家具城作為試點成立街區、商場調解工作室,正是瞄準三家街區、商場的特殊商業地位,成立街區、商場人民調解工作室,加強街區商戶矛盾糾紛排查,向廣大商戶及非公經濟人士宣傳商會人民調解工作的正向積極作用及「守法誠信經營、堅定發展信心」的理念,有助於加快推動五華區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為轄區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 小事不出企,大事不出鎮 | 稠江街道成立雲驛小鎮調解工作室
    人多、車多,隨之而來的社會治理問題也相應增多,各類勞務、勞資、裝運等矛盾糾紛上升明顯。去年,這裡糾紛數量佔全街道2/3。以往雲驛小鎮有矛盾糾紛時,當事人雙方需到街道參與調解,較為費時;或是當事人雙方受信息源限制,無從知悉去往何處調解。稠江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駐雲驛小鎮工作室的成立將服務延伸至基層一線,園區矛盾糾紛調整從此有了「高速通道」。
  • 高效調解兩刻鐘 解決紛爭「一站式」
    2020年12月1日,龍井市人民法院僅用了兩刻鐘,高效調解了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實現了矛盾糾紛「一站式」解決。
  • 桓臺縣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糾紛
    近日,桓臺縣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化解一起糾紛。受損方嶽某與肇事司機高某發生交通事故後,雙方就賠償事宜一直僵持不下,未能達成一致處理意見。2021年1月21日,嶽某與高某再次到桓臺縣交警大隊事故處理科協商事故賠償事宜時,想通過調解協調處理。雙方當事人來到桓臺縣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辦公室,就交通事故如何賠償問題向調解員進行諮詢。
  • 他退休後調解數百起糾紛!
    最近,鼓樓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劉子鈺工作室的外牆上
  • 汨羅市道路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暨委員會駐交警大隊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調解委員會由交警大隊、司法局、法院、維穩辦抽調人員組成,這標誌著汨羅首個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正式成立。副市長、公安局長劉四清出席揭牌儀式,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等主要負責人參加。隨著全市機動車輛的激增,道路交通事故也隨之激增,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越來越多,廣大群眾對事故處理的關注度和要求越來越高,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成為熱點。
  • 萬源市趙塘鄉:調解土地糾紛,為民排憂解難
    土地是農民的立身之本,土地糾紛也是農村大調解工作中經常碰見的疑難問題。
  • 鄰裡糾紛矛盾大 庭前調解目的達
    2020年5月27日下午,太和法院洪山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
  • 「老潘」調解工作室 「雞毛蒜皮」都搞定
    在港西鎮,也有個「柏萬青」,村民若遇到鄰裡矛盾、家庭財產糾紛等煩心事,都願找他來評評理,他就是潘永國。十幾年來,潘永國身處基層一線,調解了無數起群眾糾紛,今年5月初,港西鎮成立首個調解工作室——「老潘」調解工作室,潘永國從此成為專職調解員。  「老潘(崇明方言pian)老潘調解不偏」, 倘若你用崇明方言讀一遍,就能悟出其中「奧妙」。
  • 武山縣司法局山丹司法所發揮人民調解職能成功化解村民糾紛
    因為事前溝通不夠,當事人就損害賠償問題發生糾紛,雙方一度言行過激,差點引起更大的糾紛,當天下午,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對此糾紛進行調解但未成功。3月17日,馬某甲找到山丹司法所尋求幫助。受理此案後,司法所工作人員立即到村,通過現場查看,走訪群眾,調查核實事件相關情況和雙方當事人的態度,了解基本情況後,為避免矛盾再次激化,工作人員採取了背靠背的調解方式,耐心細緻地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告知馬某甲損壞他人果樹造成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也勸解馬某乙蘋果樹受損並非馬某甲有意為之,但因雙方就賠償數額差距較大,未能調解成功。
  • 金寨事丨民警前往龍馬村調解糾紛/查獲4人賭博!
    8月10日,金寨縣公安局燕子河派出所民警前往龍馬村村委會,為前期發生鄰裡糾紛的兩名當事人進行調解。在距村委會還有三公裡處時,因路途坎坷,車輛無法通行。民警冒著烈日,步行數公裡前往村委會。到達目的地後,民警已經是汗流浹背,顧不上擦去汗水,立即投入調解糾紛之中。兩名當事人看到民警汗流浹背的樣子,自己也都覺得不好意思,調解也十分順利,最終兩人握手言和,矛盾迎刃而解。
  • 預付卡消費惹糾紛 12315調解成功退費
    日前,祁門縣市場監管局成功調解一起預付卡退還糾紛,消費者拿到退款後,對我局工作人員的消費維權工作效能予以好評。
  • 第116期 重磅首發·陶凱元:司法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在2016年歐盟最高法院院長聯盟研討會上的發言
    中國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之中,已經基本形成以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商事調解、仲裁、行政複議、行政裁決、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配合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 十餘年來,中國法院在司法改革過程中,致力於將傳統「和合」文化融入現代法制建設,促進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有效銜接,積極推動調解、仲裁等解紛資源的發展與整合。
  • 《中國網》報導平和縣九峰鎮「公調對接」調解典型案例
    感人場面的背後,是九峰鎮公調對接辦公室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成功化解遺留數年的林地界限糾紛的故事。       林地界限不清引糾紛。原來,一起困擾村民曾某與楊某多年的臨界權屬糾紛終於在當日達成和解,雙方當事人紛紛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