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記者節(一):1324位遇害記者多死於謀殺,即使在和平年代,仍有記者獻出了生命 | Data Insight

2021-02-22 數有範

想想那些因為深度報導而揚名的媒體,在《南方周末》下,餘劉文扳倒了背景深厚的昆明惡霸,趙世龍在洗腳城臥底三天揭發了湖南高考舞弊案,孫保羅揪出了貴州官場一串串庸官……調查記者曾經輝煌一時,《南方周末》前著名記者、現騰訊的副總裁陳菊紅說過:「那些金子一樣的日子,閃亮得讓人不敢相信。」現在,這些消失的調查記者都去哪裡了?

 

一方面,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興起,最初開始養育調查記者的傳統媒體受到巨大的衝擊,為了成本的考慮,這些媒體不得不裁減、撤銷深度報導的成本,甚至是部門。另一方面,敏感性社會問題的報導越來越受到行政控制。

 

數數這幾年,調查記者的多舛命途:

2016年,《蘭州晨報》、《蘭州晚報》、《西部商報》三名駐武威記者,因被當地部門視為發布「負面報導」而遭遇逮捕;

2013年,中國揭黑記者第一人王克勤,因發表了一篇重磅的調查報導,《經濟觀察報》調查部被解散,王克勤本人被迫離職;

2013年,《南島晚報》記者楊瓊文,因曝光某校長開房案,被迫離職;

2009年,《河北青年報》副總編輯樂倩,遭遇歹徒報復行兇;

2002年,《京華時報》記者楊威,因採訪物業糾紛問題而遭遇毆打,導致耳鼓膜穿孔……

 

儘管困難重重,但是記者們似乎都沒有放棄自己對社會的熱愛。張志安在調研中發現,從2010年至2017年,最吸引調查記者入行的原因依舊是「揭露社會問題、維護公平正義」。

相關焦點

  • 【記者節】記者是啥?準格爾旗一位資深記者道出了「內幕」
    適逢第二十個中國記者節之際,一種懷舊的心情湧上心頭,作為一名老記者、老宣傳,我願以畢生的精力,抒寫新時代的美好篇章,謳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不辜負社會和人民對新聞工作者的深厚期待。25年來,我從電視臺普通記者到新聞部主任到電視臺副臺長再宣傳部副部長、講師團長。一幹就整整25年,其身,「忙碌」與我相伴。然而,我卻依然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因為這種「忙碌讓我的生活繽紛而多彩;因為這種「忙碌」讓我的人生充實而快樂;因為這種忙碌也給我帶來失落、淚水。曾記起,我們行走在鄉村田間、城區街巷,用心記錄準格爾的發展,傳遞社會真情與感動的正能量,哪裡有新聞,哪裡就有我們忙碌的身影。
  • 【FM91.8真相】你以為記者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的記者節這樣過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8日,我們將迎來新中國第15個記者節。
  • 記者節,曲靖媒體人們這樣嗨……
    11月8日是第21個中國記者節!
  • 沙特公布卡舒吉遇害細節,要處死5名涉案嫌犯!
    當地時間15日,沙特檢察機關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案的最新調查結果,認定卡舒吉死於謀殺。
  • 奧莉安娜·法拉奇——讓基辛格顫抖的記者
    她拒絕向任何人屈身,即使對方是伊朗的最高領導人。就是這樣,奧莉安娜·法拉奇在1979年成為了讓人尊敬的記者,不是因為她的美貌或是姣好的身材,而是她的膽量。法拉奇能夠採訪到那些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男人——或按她的叫法「那些決定我們生活的混蛋」。
  • 記者節:不忘初心 為夢想堅守
    「 圖文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17個中國記者節,在人們的印象中,記者是無冕之王,他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他們關注天下事,洞察社會民生,被萬眾矚目敬仰。他們在鏡頭前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稿件一念就是幾十頁,回家後他們已經沒有說話的欲望,只想安靜地呆會。
  • 這裡是練江,記者們有話說
    本報訊 (記者王開穎、林蓁、陳冬琪攝影報導)在第十九個記者節即將來臨之際,昨天,本報記者與中央、省駐汕新聞單位同行一起來到近年來多次聚焦的潮南區,通過參加該區慶祝第十九個記者節暨「我為練江奔跑」系列活動,親身感受練江流域綜合整治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變化,進一步激發為全面打贏練江整治攻堅戰鼓與呼的熱情。
  • 記者不如妓者
    如今,記者不如妓者。同樣是混口飯吃,記者東奔西跑,處處碰壁,一年掙不下幾個錢;妓者,站在街頭,深得寵幸,一晚上賺上百元。同樣接觸的不是官員,就是群眾,記者亮出身份,無人理睬;妓者露出身子,人人衝動。如今,記者不如妓者。同樣是晨昏顛倒, 記者加班加點,苦逼整稿,全靠一根筆;妓者抽菸喝酒,整夜逍遙,還有一張床。同樣是靠兩腿吃飯,關鍵時刻,記者跑斷腿,妓者叉開腿。同樣是高危行業,記者沒有安全感,妓者還有安全套。如今,記者不如妓者。記者正常撰稿,心裡有話,不敢報出來 ;妓者非法亂搞,身上有人,也敢喊出來。
  • 記者節特別呈現|每一個被敲下的字,都有它的來路
    11月8日記者節,是一個工作型節日。即便這天是周末,許多新聞工作者也依然忙碌,在現場奔波,在徹夜碼字,或在苦苦追尋線索。 總有聲音嘆惋專業調查報導黃金時代已去,然而它從未如此重要:人們與海量信息前所未有地貼近,對事實真相卻一如既往地渴求。各種「反轉」引發的焦慮和困惑,足以說明真新聞永遠是剛需。
  • 「記者撞電影」拍案 神馬樣的懸疑案新聞,被電影定格? 天使+魔鬼+記者!
    電影《天使面龐》導演: 麥可·溫特伯頓
  • 快來吐槽,畢節電視臺記者是醬紫工作滴~~~
    作為我國僅有的四個行業性節日之一記者節正式成立於2000年到2018年已經是第十九個記者節了
  • 美國之音記者「造反」
    根據全國廣播公司獲得的一封信,這些記者說,美國之音臺長羅伯特·萊利和副臺長伊莉莎白·羅賓斯的行為違反了該機構數十年來的章程。章程規定,這家美國政府資助的宣傳機構不能代表美國政府講話。萊利和羅賓斯都是最近被總統唐納·川普委派掌管美國之音上級機構美國國際媒體署的麥可·帕克任命的。
  • 沙特遇害記者絕筆:阿拉伯世界正面臨它自己的「鐵幕」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四(10月18日)報導,美國CNN今日爆出,華盛頓郵報已經將失蹤沙特的記者卡舒吉
  • 東方之珠反對派記者被法國警察「突圍彈炸傷」,可記者們認了
    東方之珠反對派得知這一情況,馬上派去了多名記者前往法國採訪,估計是想學習一下他們罷工的經驗和做法,也要通過報導給自家人鼓鼓勁兒。作為法國警察,這個時候他們要把罷工的勢頭壓下去。怎麼壓?法國警察用的是「突圍彈」。資料顯示, 「突圍彈」又稱「刺痛彈」,是在一些國家的警察使用的進攻性手榴彈,用來擊退示威者。
  • 記者節,小記者們賣報做公益;了解骨骼結構,遠離脊椎側彎
    早晨的民生路人流量不小,小記者杜渝陽毫不膽怯,大方地走向一個又一個陌生人,不一會兒,他就賣出了兩份報紙。小記者陳欣怡的速度更快,不到半個小時,就賣出了13份報紙。每賣出一份報紙就多了一份自信,興奮的她面對媽媽的鏡頭,激動得跳了起來。
  • 【記者調查】假雞蛋真有嗎?記者為您打探!(視頻)
    今天早上,市民李先生向《百姓熱線》打來電話說,過節期間親戚送來的一箱柴雞蛋,煮熟後蛋黃不僅有韌性,還能像桌球一樣彈跳。事情究竟怎麼回事?我臺記者羅燕到李先生家一探究竟。上午,記者在李先生家中見到了這枚會彈跳的雞蛋黃,這是早上李先生剛剛煮好的雞蛋中剝出來的,這個蛋黃比一般的蛋黃要大一些,光滑而深黃的外表猛一看倒像是個桌球,記者拿著這個蛋黃往桌子上一丟
  • 記者說丨零下10℃去摘橘子是什麼體驗?
    臺報集團融媒體實驗室出品訪談中,聽三位「記者說」。 雒溢凡/攝本月初的寒潮中,天台坦頭鎮果農邱小平家的百餘萬斤砂糖橘受凍,原本寬裕的採摘時間頓時變得十萬火急。在台州日報全媒體矩陣報導呼籲後,全市各部門、公益組織、企業和市民紛紛伸出援手,愛心助農。
  • 記者節 | 東方今報-節日裡的趙老屯尋香之旅
    2000年,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國記協《關於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
  • 沙特記者遇害,蘋果手錶錄音成物證,川普和西方震驚,沙特王儲被指幕後黑手
    【沙特記者遇害,蘋果手錶錄音成物證,川普和西方震驚,沙特王儲被指幕後黑手】歐洲時報沙烏地阿拉伯知名異議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進入沙特駐土耳其領事館後離奇失蹤,外界懷疑他可能慘遭毒手,而下令跨國追殺他的幕後黑手很可能是現年33歲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 記者臥底!鬥牛士餐廳被曝光
    說起吃牛排「鬥牛士牛排餐廳」也算是比較有名的但在315前夕,一位曾經在「鬥牛士牛排餐廳」工作的員工爆料,這家牛排餐廳為消費者提供的食品存在問題,衛生也很不講究,3月初,有記者以應聘後廚勤雜工的名義記者表示疑惑,怎麼會有爛的蔬菜在裡面,工作人員不以為然,表示送貨的就這樣。對於爛的比較多的蔬菜,廚師長叮囑他們一定要把爛的地方切掉,爛的葉子剝乾淨,裡面還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