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縣湯西鎮新興村: 紫心番薯「種」出甜日子

2021-02-16 識豐順

      豐順縣湯西鎮新興村,曾是一個零產業、零集體經濟收入的「後進村」。2017年以來,該村卻靠著推廣種植紫心番薯,走上了致富路。該村的番薯種植面積從以前的近十畝發展到如今的上百畝,年銷量從2萬斤猛增至20多萬斤,村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頭,就像地裡種出的紫心番薯一樣甜。

  保底收購

  激發村民種植熱情

  近日,記者駕車行駛在新興村村道上,看到連片的番薯田延伸到山腳下,一壟壟鮮綠的番薯藤長勢喜人,村民們或是扛著鋤頭忙碌穿行于田地間,或是彎下腰在採挖番薯。「現在村裡沒有一塊田地是閒置的,七月底水稻收割,八月就種下番薯苗,現在正是番薯成熟採挖的季節。」新興村黨支部書記黃練昌告訴記者,在2017年初,村民們種番薯的熱情可沒現在這麼高。

  新興村距豐順縣城16公裡、距湯西圩鎮9公裡,村裡的青年人普遍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都是婦孺老人。「種出的番薯只能靠摩託車、電動車載到圩鎮、縣城,產量不多,賣不出好價錢,村民也不樂意種。」黃練昌說。

  2016年以來,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道辦攜手梅州市直屬機關工委、花都區文廣局等單位,共同對新興村進行對口幫扶。「我們發現當地生態環境好,土壤肥沃,適合農作物生長,村民有種植番薯供自家食用的傳統,其中白皮紫心番薯粉糯香甜,市場前景廣闊。」花都區新雅街道駐村工作隊隊長徐志泳說。

  2017年初,新興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成立專業合作社,鼓勵村民和貧困戶種植紫心番薯。「第一年試種了20多畝,我們組織了種植技能培訓並向村民承諾:番薯若賣不出,合作社以每斤2元的價格保底收購。」黃練昌說,到了收穫季節,由於紫心番薯品質好,當年產出的4萬多斤番薯很快銷售一空。村民們嘗到了甜頭,全村500多戶村民紛紛加入了種植紫心番薯的隊伍。

  打通渠道

  建立長期供銷關係

  「去年收穫的20多萬斤番薯到年底一條不剩,一半在本地銷售,一半遠銷廣州市場。今年番薯還在地裡長著,訂單就接踵而至,訂單需求量已超過了10萬斤。」黃練昌欣喜地說,只有找準市場,打通銷售「最後一公裡」,才能解決困擾村民的老大難問題。

  新興村紫心番薯不僅在梅州本地打開了市場,還暢銷廣州、潮汕等地。徐志泳表示,目前,新興村已和廣州的大型電商企業、機關食堂、社會團體等建立了穩定長期供銷關係,通過發展訂單農業,進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

  「一畝地可產番薯2500斤至3000斤,合作社保底收購價為每斤2元,村民自行銷售市場價為每斤2.5元至3元,貧困戶中有幾個種植大戶,一年靠種植番薯就可增收2萬至3萬元。」黃練昌向記者算了一筆帳。

  「80後」脫貧戶黃曉蘭是新興村紫心番薯的年度「銷售冠軍」,熟悉網絡的她有一套「銷售經」。「我在微信朋友圈當微商,聯繫電商平臺做推廣,自家種的番薯不多,但我能幫鄉親們賣。」黃曉蘭坦言,日子是越過越甜了。這幾年,黃曉蘭家的危房改造了,病重的丈夫經過治療已能協助做家務,她還成了村裡公益崗位的「上班族」,並主動向黨組織靠攏,成了一名黨員。

相關焦點

  • 平遠縣八尺番薯幹曬出冬日「陽光味道」
    「快來嘗嘗我曬的番薯幹,保證很甜。」當冬日的暖陽透過雲層灑向大地,平遠縣八尺鎮鳳頭村葉畲村小組村民嚴月圓趁著晴好天氣,忙著晾曬番薯幹。她一會削皮,一會蒸,一會又把蒸熟的番薯切塊,忙得不亦樂乎……每年冬至前後,便是製作番薯幹的季節,趁著冬日暖陽,葉畲村民們都在忙著晾曬番薯幹。從鳳頭村到葉畲,還需要通過一條幾公裡的崎嶇小路翻越一座大山。
  • 關注 | 上舉鎮畲腦村:番薯幹曬出「一片金光」,傳統工藝制出好「錢」景
    在同村村民林秀梅家正在製作番薯幹。只見一筐筐冒著熱氣的新鮮番薯剛出鍋,林阿姨嫻熟地拿出菜刀切起來,金黃的番薯條散發出誘人的光澤,令人垂涎欲滴。上舉鎮畲腦村村民 林秀梅:種了二三十年了,我嫁過這裡以後種蕃薯到現在,每年都種,沒有間斷過。記者看到,跟以往用飯甑蒸煮不同的是,不少村民探索用更為便捷的工具進行蒸煮番薯幹,進一步提高了製作效率及成品質量。
  • 挖番薯:「四季香」品種
    番薯是我們的代名詞、我們的家鄉我們的草根精神和信仰李叔家裡種了一畝多,大約能收成五千斤▼這個番薯葉,還真第一次見到▼還記否,第一步除苗第二步在削減地壟兩側泥土讓番薯露出來以便挖掘時不傷及番薯▼喝好吃飽,兩位讀者大人扛一袋番薯給小編裝車▼
  • 石寨大榮村,大片香蕉被砍,路上種番薯!
    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放置雜草,芭蕉葉等各種障礙物外,這位「有才」的村民還在路中間翻了一塊地,種起了番薯!而在這塊番薯地不遠處,便是前幾日我們所報導過的障礙物了。原先只用一些磚塊和木頭攔路,現在不僅增加了不少障礙物,還把距離給拉長了,你說心塞不心塞。
  • 浴室牆壁長出7顆番薯!網一看發毛狂勸搬家...專家揭恐怖真相
    (示意圖/CFP)牆壁竟長出番薯?澳洲一名女子在自家浴室的牆壁上 ,發現7顆棕色橢圓形異物,外型酷似番薯,且這「番薯」還並排黏在牆上,讓她相當困惑的將照片PO上網。沒想到網友一見照片,嚇得建議她趕快搬家,更釣出專家留言解釋真相。
  • 食物:日式番薯幹與醪糟
    安妮雜記:一碗冬日的暖身湯 ~本期主角:日式番薯幹日式番薯幹,不像常吃的紅薯幹那麼硬。
  • 【驚訝】兩米高的番薯塔、7斤重的番薯...你見過未?龍口番薯節帶你見識一下
    番薯節主辦方在大觀園裡面堆積一個高兩米高的番薯塔,設置大型水霧造景提供給遊客拍照。番薯節活動時間一天,整天來兩千多名遊客們在大觀園的番薯地進行採挖番薯、煨番薯等親子活動。番薯節活動豐富多彩,除了採挖番薯外還進行了單條番薯組、單株番薯組稱重比拼角逐,網絡投票評選最俱形態番薯以及番薯大胃王比拼遊戲等項目。
  • 番薯芥菜湯:冬天最適合南方人的「清火靚湯」
    最重要的還是這個湯裡的主角,微甜不苦的芥菜和清潤的番薯。番薯:味甘、潤腸和中。鮮芥菜煮番薯,清火又通氣,通便秘「輕身」,有內外宣通之功,宣解了感冒表症,讓人全身上下都和暢、舒服起來。食材:挑選個大的番薯,最好是黃肉的甜番薯。
  • 水晶人告訴你:紫發晶超七的功效作用
    因為紫發晶的開採時間不長,上市時間不久,很多水晶愛好者對這個能量感超強的晶種還不了解,所以水晶人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紫發晶也就是超七的功效作用。
  • 贛南豐收季:紫山藥成就的「聚寶盆」
    這段時間,是安遠縣鳳山鄉東河村村民最為忙碌的時候,因為他們種植的紫山藥成熟了。接下來就跟隨記者一起到那裡去感受一下村民們的豐收喜悅。在村民許朝忠的指導下,記者也挖出了好幾個紫山藥。許朝忠告訴記者,他和母親一大早就來到田裡了,已經挖了不少紫山藥了。
  • 【薦讀】紫背天葵暗藏保健「玄機」
    若不是家庭主婦,紫背天葵這個名字對您來說可能稍顯陌生,其實它還有一些不那麼拗口的名字,如「紫背菜」「紅鳳菜」等。菜如其名,紫背天葵劍一般狹長的葉片背面呈現神秘的紫紅色,葉片邊緣布滿鋸齒,令其口感稍顯粗糙。雖是「菜罈新秀」,紫背天葵卻已經依靠其突出的保健功效被人們津津樂道,頻繁的出現在餐桌挑動你的味覺神經。
  • 【心研茶 x 利賓納】紫鑽石茶來了,限時半價!
    SEASTEA x RIBENA> > > > >   >「 第①杯紫鑽石茶 」利賓納 | 巨峰葡萄 | 利賓納軟糖一杯可以喝到果肉的利賓納②>「 袋裝檸檬利賓納 」還原小時候的味道今年最國潮的時尚icon心研茶要和利賓納聯名了!
  • 紫 穹|期待與你的相遇
    宣傳部是紫穹的門面,我們既能做推送、剪視頻,又會PS、畫畫板。紫穹的每一次活動都少不了我們的參與,運營微信公眾平臺,及時更新圖文快訊,編寫新聞稿,設計宣傳單,海報,製作視頻……我們不僅走在與志願者溝通的最前沿,負責答疑解惑,還活躍在紫穹各個活動的現場,記錄下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 臘鴨番薯…那吉鎮第二屆「大番薯遇上臘鴨節」就來了!今年將會更土更爽~
    剛種下10天的番薯 長勢十分喜人 除了番薯以外,小編再帶您看看「臘鴨」!!不,應該是小鴨才對!!!        村民     除了番薯和臘鴨兩大主打產品外,那吉鎮的農民朋友還為廣大遊客朋友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綠色健康產品。例如:
  • 【鄉土記憶】:挖魔芋木薯番薯濾澱粉
    挖魔芋木薯番薯濾
  • 中藥材:紫梢花
    紫梢花,乍聽以為是某種植物開著紫花,實則為脆針海綿的乾燥群體。秋冬季,在水落後的河邊、湖沼邊拾取,也可在水中撈取,去掉兩端植物枯杆及雜質曬乾。除去雜質,置紗布袋中洗淨,乾燥。呈不規則的塊狀或棒狀,形似蒲棒,大小不一,中央常附有水草或樹枝。表面灰綠色、灰白色或灰黃色。體輕,松泡,有多數小孔,呈海綿狀。
  • 醫生們發現另一種奇怪的新冠症狀:手部脫皮和指甲變紫
    現在,一份新報告解釋了另一種奇怪的新冠症狀,這種症狀可能會出現在Long COVID患者身上:一些人經歷了他們的手部脫皮和指甲的奇怪變紫。據ABC News報導,韋斯特切斯特醫療中心正在接受COVID-19後康復計劃的新患者,詳細介紹了幾例感染病毒後繼續出現症狀的患者。該醫院有100多名患者正在接受Long COVID的治療。